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早在天幕讲到司马懿真的篡权政变的时候,不必曹操亲自动手,诸如许褚、曹洪、曹真等人就已经忍不住对司马懿拳脚相向,暴打了一顿。

司马懿又忍痛大喊辩解,政变不一定真的是篡权,或许真的是为了清君侧,后续可能会还政于大魏天子。

可天幕没过多久,便讲到了司马家当街杀害曹髦,又灭亡大魏建立晋朝的时候,曹操彻底爆发。

等不到按之前所说要让司马懿看着他的全族被处死了,直接拔剑对着蜷缩在地的司马懿一通挥砍泄愤。

并立即下令处死司马懿全族,尤其是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更是要额外拎出来千刀万剐。

全身溅了一身血的曹操,松脱手中的剑,闭眼为自己灭亡的大魏和被屠戮的曹家后人悲痛默哀。

曹丕在旁劝慰道:

“父王,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将来会是如何变化了,自然不会再重蹈覆辙,大魏必然不会亡!”

曹植也说道:“将来统一天下的必然是我大魏,既如此,父王不必为不会发生的惨事而痛心。”

曹操深深叹了口气。

“孤知晓,吴蜀两国必不是我大魏的对手,可同样知道历史经过的吴蜀两国,会再因为荆州悔弃盟约互相残杀吗?

统一天下将会变得更加困难,期间百姓又将从一千万死伤到只剩几何?

那被上苍都称之为黑暗悲惨的五胡乱华,会否因为中原人口损失过多而提前发生?”

曹魏群臣顿时没人能够拿主意了。

曹操摆了摆手,坐在台阶上:“容孤多想想,今后的天下究竟该何去何从……”

……

另一边的刘备和诸葛亮等人也是神色难明。

刘备:“三国互相厮杀争斗了这么多年,最后竟被区区一个司马家篡夺了天下,当真是叫人痛恨。”

此时的诸葛亮却是眉头紧锁,一脸忧虑。

刘备看出异样,想了想,问道:“军师可是在忧虑上苍所说的五胡乱华?”

诸葛亮微微点头:

“是啊,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乱,百姓们民不聊生,始终深陷苦难。

人口比之大汉尚且统一时少了太多太多了。

如今又有上苍预示未来,东吴与我蜀汉会克制不再内斗,三国之间实力更加趋于平衡,要想统一,将来的战事只怕会越来越惨烈。

若是人口真的少到连外族都无法抵御,那对整个中原大地,对后世千秋的危害可就太大了。”

刘备看着天幕,思绪也纷乱复杂起来。

“内斗和外族入侵根本不是一回事,外族残暴嗜杀,可不会管我汉人的传承,华夏若是亡了,那统一又何从谈起?

不行!华夏哪怕有一丝灭亡的风险,三国无论是谁都无法接受,我等会成为千古罪人!

那军师的意思是搁置内斗,三国和谈?各自发展民生兵力,先行解决周边所有外族?”

诸葛亮沉思许久,道:

“若论扩张,位处北方的曹魏自然更具优势,西可取西域,北可取草原匈奴,东北又可取广大的辽东。

而我蜀汉只有西南群山中,众多零散悍勇的蛮族,征讨起来可不容易,也注定耗时更久。

即便打下了领地也很难开垦出多少农田。

恐怕……只有出海,但又没有明确的舆图和势力、产出、人口分布……”

诸葛亮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此间大事事关千古,断不能轻易决定。

还是先看上苍陈述后续历史,并告知给我们更多兵器、农耕相关的技艺吧。

或许还能等到上苍透露给我们天下舆图,那时再看上苍希望三国如何自处。”

……

【晋朝统一天下初期,司马炎采取了众多怀柔政策恢复天下民生。

汉末三国历经多年的战乱,流民众多。

司马炎采取措施招抚流民,给他们提供土地、种子、农具等生产资料,帮助他们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

大力兴修水利,垦荒开地,劝课农桑。

并推行占田制,让16 至 60 岁的丁男可分得 70 亩田,丁女可领到 30 亩。

让农民可以依法获得私有田地,调动农民辟田开荒,从事生产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

并对税收进行了调整,规定了丁男、丁女以及次丁男等不同人群每年应该上交的绢、绵等物资的数量。

少数民族以及边郡的百姓也有相应的缴纳标准,规范税收制度,避免地方胡乱征收苛捐杂税。

政治方面采取汉朝的无为而治。

减少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除了盐铁官营,其它商品并不过多限制。

宽松的经商和政治环境激励了百姓快速恢复生产生活。

用人方面则尽量不计旧怨,启用某些原属于曹魏集团的官吏,还选用了一批原在蜀汉政府任职的人。

这为国家的治理提供了直接的人才支持。

并且司马炎还颁布了《泰始律》,这是史上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律令内容和条目大为精简,且减去了枭首、株连、族诛等残酷死刑。

还有如墨刑(脸上刺字)、劓刑(割去鼻子)、剕刑(砍掉双足或单足)、宫刑(男子去势,女子捶打腹部使子宫脱落)等致人残疾的刑罚被大幅取消。

对于女性罪犯也开始有了特定案例的人性化从轻处理。

立法者考虑到,经过演变后的儒家思想(即男尊女卑),让女性可能长期受到不公平对待,在家庭纠纷中因为受到欺压才会冲动式犯罪。

于是立法者通过立法,让这类在生活中得不到公正的女性罪犯,可以在法律上得到宽容处理。

也是从这部法典可以看出,晋朝对于儒家礼法被妖魔化和过分强调男尊女卑的反对态度。

但是遗憾这种程度的维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华夏上千年的男女人权问题。

但《泰始律》仍然是中国古代立法史由繁入简,并向人性化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经过司马炎一系列的仁政措施,中原重新迎来了一段安定和平的时期,百姓们可以安稳生产繁衍人口,在三国时期大量隐居山林的人口也得以重新记录在册。

从公元280年全国统一时的1600万人口,到公元300年初期。

只用了二十余年,晋朝人口便爆发式增长到了3500万左右。

(晋朝统一时人口记载可能不全面,很多百姓为躲避战乱并没有记录在册。)

但是这样的繁荣司马家并不觉得保险。

司马炎吸取曹魏宗室被防范限制,导致权臣篡位时曹魏皇帝孤立无援,认为这是导致亡国的重大隐患。

于是司马炎复辟分封制。

大肆分封司马氏子弟为同姓王。

从爷爷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那一辈开始算起,到同辈司马孚的孙子司马楙为止,一口气册封了二十七王。

后又陆续增加,司马炎在位期间共计封了五十七个王。

虽然此举快速稳固了司马政权。

可大量土地和人口分封到了同姓王的手中,且拥有自行任用封国中的文武官员,收取封国赋税,甚至设立自己的军队等等巨大权力。

天下似又回到了汉朝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的时代。

如此违背历史规律的复辟,那么汉朝发生过的七王之乱,晋朝自然也不会例外。

有如此严重的前车之鉴,晋朝仍然分毫不差地学了个十成。

这也为晋朝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祸根。

八王之乱的诸侯王们为了争夺中央政权,不管不顾地疯狂相互攻伐,严重消耗了西晋的国力和人口。

这是导致西晋灭亡和后来五胡乱华的关键原因。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历史从来不只是单纯地记录过往方便后世人查看,更是要让后世人从过往的惨痛和成功中吸收经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这句话从来不是空谈。】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镇国小公爷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沧桑百年第一部尘途雕弓落流氓县令:抢个女帝回家过年一觉醒来变赘婿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最后一个道士Ⅱ战国野心家迪迦之重生怪兽春秋鲁国风云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为嬴政打穿蓬莱,打造仙秦帝国兵锋王座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秦昊是什么小说夜君太子镇西王:天下霸业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曲速引擎爆炸,称霸地球副本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大唐扫把星牧纨修仙者降临,我开启了仙秦重工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千金令,魔王的小俏妻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他能气死周瑜,你管这叫莽夫?游行在古代我是大明瓦罐鸡从唐开始的克苏鲁三国突将扼元汉末少帝钢刀连皇权王座神医傻妃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谍云重重大唐闲散王爷枪械主宰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嫡女为谋,绝宠炎王妃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我没有,你胡说,拿证据出来啊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北宋群英录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远东新纪元1630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殖民大明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穿越成为大乾五皇子曹操请登基,皇帝我不当了大秦:开局祖龙先祖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兵临城下之大汉再起!家父是康熙从穿越开始特工生涯尘雾中的特工我的谍战日记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矛盾难以调和大秦二世公子华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穿越之生存指南东朝英雄传明渣的逆袭玄幻长生:从质子到无敌至尊大唐齐王对外族太残暴了荒野种地,把自己种成了护国将军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三国曹髦灭晋兴魏荣耀鹰旗飘扬大秦帝国之降生嬴氏宗族大乾世子爷军阀,抗战:纨绔子弟的崛起回到原始搞科研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宋宫十八朝演义沈氏红颜破晓之征晨曦白话红楼梦:精编三国从成为唐周开始建立太平天国重生我无敌坐断满江红魂穿古代,特种兵太子逆袭异域使命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并汉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