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岱威名震四方,实则纸虎空皮囊。外表威猛内中空,不堪一击如朽木。”
此诗一出,各方势力皆明晓马岱不过是徒有其表、中看不中用之人罢了。
这首诗巧妙地实施计策,成功将清廷的注意力引向别处,从而为彻底夺取川蜀之地奠定坚实根基。
再说那陇地,此时正遭受着瘟疫的肆虐,百姓苦不堪言。
杨岳斌所率军队内部亦因诸多问题产生严重分歧。
其一便是关乎生死存亡的粮食问题。
原来此地的甘军常年面临缺粮困境,说来令人唏嘘不已。
只因这一带叛乱已连续持续四五年之久,导致整个凉省大地无人敢安心种粮。
试想一下,即便辛辛苦苦种下粮食,到头来却不够本地的贼军与清军抢夺,如此一来,又何必费力去种植呢?
于是乎,无论是本地的起义军还是清军,都长期处于饥饿难耐、食不果腹的状态之中。
后来杨岳斌奉命调任至此,他带来了一万名英勇善战的湘军。
这些湘军倒是携带着充足的粮草,本应解燃眉之急。
可谁能想到,这群湘军竟是如此吝啬小气,竟然不肯分给甘军哪怕一星半点。
结果便是湘军们酒足饭饱后上阵杀敌,而可怜的甘军只能饿着肚皮冲锋陷阵。
同属清军阵营,这待遇之差简直天壤之别!
因此
............................................................................................................................................
话说这甘军之中有兵丁王占鏊等一十八人,他们心怀不轨,暗中聚集于城南二郎庙内。
在那昏暗的庙堂里,他们燃起烛光,面色凝重地围坐在一起。
只见其中一人取出一把匕首,刺破手指,让鲜血滴入酒碗之中。
其他人见状,纷纷效仿,一时间,十八个酒碗都被染成了红色。
这些人端起血酒,一饮而尽,然后开始密谋如何从湘军那里夺取粮食以解燃眉之急。
夜半时分,月黑风高,负责看守城门的士兵悄悄打开了城门,将城外潜伏已久的乱兵放进城中。
城内城外的乱兵瞬间合为一处,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向着目标奔腾而去。
不多时,这群乱兵便来到了协署门前。此时,湘军副将罗宏裕听到外面骚乱之声,赶忙走出署门查看情况。他一见眼前景象,顿时怒发冲冠,大声呵斥道:“尔等身为军人,竟敢如此胡作非为!速速归营,否则定以军法论处!”
然而,此时的乱兵们早已饿红了眼,哪里还听得进去?
尤其是那饿得两眼冒绿光的守备席光斗,更是带领着数十名手持刀矛的士兵,气势汹汹地朝着罗宏裕冲杀过去,看那架势,仿佛要将他剁成肉酱熬汤一般。
与此同时,另一群乱兵冲进了县衙,劫持了皋兰知县邓承伟,并逼迫他打开粮仓放粮。
而督标营官马福见势不妙,竟然也跟着哗变起来。
他率领手下兵马围住了督署,肆意杀戮,一时间,督署之内血流成河。
随后,这群乱兵又如同蝗虫过境一般,席卷了整个街市,将商铺洗劫一空。
在这场混乱当中,城中凡是说着湖南口音的湘勇无一幸免,全都惨遭屠戮。
布政使林之望见此惨状,吓得脸色苍白,连忙命人将仓库中所剩下的一些残面以及库房中的余钱全部拿出来分发给乱兵,并好言相劝,希望他们能够平息怒火。
好在这些乱兵在吃饱喝足之后,终于听从了劝告,乖乖地返回营地去了。
没过多久,杨岳斌将军率领着他那身经百战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回到了兰州城。
当他们刚刚踏入这座城市时,杨岳斌将军敏锐的目光迅速扫过四周,然后毫不犹豫地下达了一道严厉的命令——立即关闭四座城门!这个果断的决策旨在防止那些制造混乱的乱兵趁机逃脱,以免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随着城门缓缓关闭,发出沉重的闷响,一场惊心动魄的兵变至此暂时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然而,此时的兰州城内却呈现出一幅凄惨的景象:街道上四处散落着破碎的物品,房屋被烧毁得面目全非,空气中弥漫着烟尘与血腥的味道;而更令人痛心的则是无数百姓们的哀嚎声,他们失去了亲人和家园,生活瞬间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
就在这时,雷镇绾得到消息后急匆匆赶来,并据理力争道:“变兵祸首已经被捉拿归案并移交至监狱,等候行刑处置即可。其余之人皆是盲从者,应当网开一面。”
但杨岳斌将军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反而决定展开大规模搜捕行动,持续整整三天时间。在此期间,凡是参与此次甘军兵变的官兵,无论其罪责大小,一律格杀勿论。最终,马魁和马福二人侥幸逃出城外。
与此同时,这条惊人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到了马岱的耳中。
马岱听闻此事后,不禁咧开大嘴哈哈大笑起来,兴奋地喊道:“好啊!这可是天赐良机啊!”
站在一旁的纳老三也连忙附和道:“元首所言极是!如今兰州城内局势动荡,正是我们一举拿下兰州和定西的大好时机啊!”
马岱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当即下令道:“传我命令,让任老六率领大军分别从天水和北地两个方向同时进军,务必以最快速度夺取定西以及兰州两地!”
纳老三重重点头应道:“是!属下遵命!”随后,他转身匆匆离去,传达这一重要指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