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月光如水,洒在大明古城的青石街道上,似乎为这古老的城池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轻纱。街道两旁的店铺早已关门,只有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打破了夜的宁静。此时,一道黑影悄然掠过,正是那名声在外的包拯。他长身而行,身披黑袍,面容微肃,目光如鹰,散发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就在不远处,南侠展昭和他们的好友、公孙述也在围绕着一桩离奇的冤案而紧张讨论。近日,城中民众议论纷纷,听说一位名叫柳如烟的绝艳女子在一次月下独行时,被人杀害于青楼之外,口吐鲜血,奄奄一息,告诉路人:“我冤啊,我冤!”话音未落,便香消玉殒,令警方束手无策,真相扑朔迷离。
展昭的眉头紧锁,“包大人此行定有深意,想来此案不简单。”
公孙述点头,“可怜的柳如烟,生得貌美如花,皮肤如凝脂,若不是被谣言所害,她又怎会遭此狠手?她在世时,有几位公子在此城中眉来眼去,令人怀疑。”
包拯冷冷一笑,“人心之险,不可不防。岂能凭外表判断?她的死,必有隐情。”
王朝和马汉也是一路伪装成街头百姓,悄然跟随在后。他们心中都已暗自想着:若能查出这冤屈背后的真相,必能为那个可怜的女子复仇。
当夜,包拯一行人来到柳如烟死时的青楼,四周一片寂静,窗外月光透过枝叶,洒在地上,显得幽深而静谧。包拯环顾四周,目光如炬,仿佛一手可揭开这一层层迷雾。
“且听这楼中回忆。”展昭低声说道,抚摸着墙角的一块青石,“这青楼虽为娼馆,却也藏了我们所需的秘密。”
包拯点头,示意众人小心行事。此时,忽然一阵细微的低语传来,四人皆屏息静听。原来是青楼的姑娘们正在低声讨论,窃谈着柳如烟临死前最后的言语。
“据说她与城中四公子有染,其中一人更对她爱之深切。”姑娘之一窘迫地说,脸上尽是扭捏之态。另一人则接着道:“但谁知在她身边的青禾,早已与柳的其中一位爱人交往,听说那人早已心生怨恨。”
展昭心中一凛,“看来,这案情复杂,绝非如此简单。”
包拯俯下身,细细打量地面,突然发现一个细小的金属物体,伸手轻轻捡起,细看之下,这竟是一枚刻有特殊花纹的戒指。他的脸上闪过一丝异样的光彩,“此物似乎为赵公子的定情信物,难道他与此案有关?”
展昭和公孙述相视一眼,随即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急忙转身前往赵公子的住所,想要查个明白。而正当他们路过一户人家时,徽声鼓鸣,厅中传来急促的争吵声。
“你明明知晓我的心意,为何对她情意绵绵!”赵公子愤怒的声音从厅内传出,隐约可见一名窈窕的女子正坐于华台之上,眉如柳,眼似星,容貌绝色、肌肤白皙,正是青禾。
“我并未故意。”青禾微微颤抖辩解,声音如同清泉流淌,甜美而忧伤,“但你为何不想想,柳如烟身世多艰,自幼为奴,我只不过是她的朋友,难道真要伤彼此心么?”
包拯微微一愣,心中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自幼熟知人情世故,如今听闻,柳如烟之死并非单纯的仇恨,其间更有错综复杂的男女情感纠葛。
经过一番问询,赵公子务必坚持自己与柳如烟之间并无仇怨。就在这时,包拯突然瞥见青禾手腕上的一条黑色丝带,心思微微一动,思量着如何将此物与柳如烟的死相联系。
“姑娘,能否将这丝带放于案情之下,加以查探?”包拯面色严肃地道,眼神透出坚定与认真。
青禾见状不禁微微颤抖,她知道这丝带乃是柳如烟生前托付给她防身用的,心中百转千回,却也明白,在此情此景下,她唯有坦诚以对。
“我曾将此丝带与柳如烟共用,她的逝去令我悔恨不已,但我绝无杀意,包大人可查证。”
闻言,包拯微微皱眉,这黑色丝带的真相似乎更为隐秘。他心中一震,只觉再细想下去,便能够将这一切与柳如烟的死结合起来,究竟是谁策划了一切,如何一步步将她推向绝境?
“万事皆需证据,如今无凭无据必难以深入查探。”包拯冷静思索,口中不断回味那闷闷不乐的男子声音,是否隐含着恐怖的暗示。
当他继续调查时,却见王朝与马汉又添了新的线索,竟是在柳如烟曾与赵公子一起出现过的青楼之旁发现死者的衣襟,衣襟上沾有一抹鲜红的血迹,仿佛是蓄意留下的把迹。
“这可怪了,却不知是谁故意安排?”王朝一脸狐疑,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此时,展昭却在旁悄然冷笑,似乎早有准备。“查清楚衣上的血谁人所有,再一样一件偷天之趁,事情必就明了。包大人,可看这件贼藏于何处?”
“速去向青禾打听。”包拯指令道。
就在此时,一阵骚动突袭而来,青禾因知晓自己可能成为嫌疑犯,便向包拯说明:自己的未婚夫,恰是在那夜与柳如烟相约,而她若无法提供真相,必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这可非无心之举,包大人万望治此冤屈!”青禾此时目泛泪光,苦恼无奈的神情令人心生怜悯。
包拯默然片刻,他知道此案虽从人心所动,但热血情义浑然已化为泥土。她无辜的身世使他愈加坚定了心中的决意,并非简单的情感纠葛,背后隐匿的更为复杂,恐怕除了柳如烟的仇恨,或还有那些自以为是的嫉妒与阴谋。
“余音绕耳,言语之中,必有精明之处。我们还需向刚刚见过柳如烟的其他商贩打听。”通过提问,包拯心中不断设想情节,依稀明白案中真相渐渐浮现。
最后,他们终于得知了柳如烟生前曾向一位神婆咨询过,称其心中有不安之事。敌人也渐渐显露出狰狞的真面目。
再见青禾时,包拯紧跟在她身后,注意到她的衣衫间已无任何丝带,此时似乎已豁然开朗。随着线索的指引,包拯决定揭开身份的谜团,此外,经过细微斟酌,青禾的内心既有回忆也有惧怕,终究难以忘怀。
“青禾姑娘,这几天在我兜里随手带着丝带无意听言,能否再述一遍那夜与柳如烟相约的经过?”包拯道。
青禾神色慌张,却也逐渐反应过来,心中挣扎,当包拯一再问询,最后还是吐露心声。“我见过她调侃赵公子,恨不得他将所有收入抛掷在她身上,但那夜,我也见过另一个身影,他被晾在绿窗之后,而他拿着这些东西却显得恐慌无比。”
“那个人是谁?”包拯心中已经迫切想要知道。
她愧疚地道:“如果没有我,柳如烟定会避开这一切的,那个身影也无关紧要。但随即红尘之中,俱在是无情无义。”
包拯冷静自若,联想到了某个面孔,那张久经风霜的脸展开在眼前渐渐清晰,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丝弦音。
“柳之死却是这藏匿已久的真相,而凭这件事恐怕各方潜搅,继续深入挖掘,一定会在鲜血之下找到我们需要的答案!”
此后,包拯几经周旋走访,终于将柳如烟杀意背后的真凶查明,发现她的死与多位情仇缠绵有关,甚至于赵公子、青禾再经过深切的调和,终于使每个人的更深层反省浮现出来。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包拯与展昭成功将攻击他们的头目绳之以法,随之真相也遂为众人揭开。
事情已经完整,包拯站于刑场,微微叹息,顶天立地的责任在他肩头如山般沉重。世间冤屈纵然皆由人心险恶交织而成,但冰封的心间,尚有真义与信仰在早已淹没于阴影之中,他必需扞卫这份气节。
望着远方,大明古城灯火通明,这一夜终究将成为历史中的风车,带走任何令人愤怒或悲伤的记忆,日出日落间,唯有公道与正义的声音响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