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瑶不准备掺和到陈飞与肖梅的事儿中去。
这两个人之间的心结是否能解开,主要还得是看他们二人到底怎么想,这事儿任何人也帮不上忙。
所以沈玉瑶很快就主动岔开了话题。
肖梅是一听说沈玉瑶生了立马就过来了。
主要是她也想到了沈玉瑶和程立言没长辈,很多风俗大概都不明白,所以就想着过来跟她说一声。
虽然现在一切都以革命为主,很多风俗都被当做封建迷信的糟粕给否定了。
可实际上,该走的礼大家私下里还在走,特别是这种添丁进口的喜事儿。
肖梅想着,别人先不说,以程立言与叶师长他们的关系,这几个长辈家总得先去报个喜,送几个鸡蛋吧?
这与其说是规矩,不如说是礼节。
所以肖梅今天过来别的没拿,就拿了她事先就托人帮忙买好的五十个鸡蛋过来了。
听肖梅细细的说了一遍,沈玉瑶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的规矩。
“我知道程处肯定想不到这个,鸡蛋和红纸我都带来了。男孩儿一般送双数,领导家里你让程处送六个,关系不错的送四个,关系再一般一点的送两个就足够了。
五十个虽然不多,但应付院里的人大概也够用。我等一下就去给你们煮上,然后用红纸擦一擦,等程处回来趁热就可以送了。”肖梅道。
“行,那谢谢你了。”沈玉瑶也没跟肖梅客气。
肖梅对他们家很熟悉,锅碗搁在哪儿她也清楚,沈玉瑶觉得这事儿交给肖梅她放心。
就在沈玉瑶两口子忙着给亲朋们送红鸡蛋的时候,无双国的沈丞相被皇上宣到了皇宫。
之前向春云让人传出去的那些话以飞一般的速度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让皇上大为震撼!
特别是那句“杀戮之气”更是让他心神有点不宁。
不把老丞相叫过来问个清楚,皇上觉得自己今天晚上是要睡不着觉了。
沈丞相当初让儿媳往外传这样的话时其实就已经有了思想准备。
此时被皇上宣召也没感到惊讶。
听到皇上问到此时,他不急不慌的将自己事先都已经想好了的一番话说了出来。
那话说起来也简单。
无非是老妻昨晚梦到了女儿,女儿说感受到了一股不详的杀戮之气,恐对国家不利,所以让母亲诵经三千卷以减轻这股子戾气。
皇上听了这话更加的不安了,不由得问老丞相除此劳烦老夫人之外,自己这边是不是也要再做些什么?
沈丞相自然由此就提出了要减少征战,并对出征死伤军士家属做出补偿的事了。
无双国以往大型的战事不多。
边境虽然常年不安静,但引发的战争都是小范围的,并且因为多为拉锯战,双方死伤人数都不会太多。
唯独去年的那场战争,可以说是无双国近二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了。
虽然胜利了,可所耗财力以及军士死伤人数也是历年最高。
而偏偏这场大捷给了皇上无上的勇气,激发了他的雄心,让他开始起了扩张之意。
沈丞相是不愿意增兵扩张的。
他认为与其去对外征战还不如老老实实地搞好民政,使民众的生活水准提高,使得国泰民安这才是正理。
可多年官海沉浮,沈丞相知道这时候给皇上泼冷水根本就没有用处,没准儿还会让他起了逆反之心。
就在沈丞相为此伤神,想不出好计策的时候,老妻穿越了……
这让他瞬间就想到了这个主意。
皇上虽然不愿听丞相说这些老生常谈的话,可那杀戮之气确实让他心生忌惮。
再加上他非常清楚,老丞相家里确实有神通,而那位神女也是确实存在的。
于是他道:“丞相所说这些我会考虑,不过除此之外我还是觉得得做些什么,好向神女表示尊重。不如再做三天道场?”
沈丞相这回没有立刻反对,而是说夫人为了静心,已经闭门谢客,连他都不允许出入了。
他出宫后会去一趟玄通观,通过玄灵道长问问神女的意思。
回家后沈丞相先将今天与皇上的对话细细的写了一封信给沈玉瑶送了过去,让她和女婿商量一下,看看用什么方式打消皇上的疑虑比较合适。
沈丞相其实此时也很头疼。
主要是他弟弟入了道教,如今在玄通观做道长。
之前他就是借着弟弟的名义表现出了女儿的神通。
可偏偏,除了二弟他一家子都信佛。
特别是老妻,更是在后院建了小佛堂,家里女眷几乎也都在院里供奉着菩萨。
他没法一边借女儿之口说让老妻诵经三千卷,一边又让皇上去玄通观做道场!
这让沈丞相自己都觉得不尴不尬,更别说要说服外人了。
程立言带着丈母娘在外面转了一大圈,还将她介绍给了韩大姐以及其他几个关系比较近的熟人。
然后就带着她回来了。
他回来的时候肖梅已经离开了。
沈玉瑶先说了红鸡蛋的事儿,然后将父亲的信拿给了程立言看。
程立言看后几乎没做思考就回答道:“皇上要是有钱没事干的话,也别做什么道场了,花钱办点实事儿。
先让他办点让利于民的事儿,再有钱就让他建个英雄纪念碑。
以后每年都亲自或者派人去祭奠一次,形成成例。
这样既凝聚了军心民心,也加强了人民对国家的自豪感。
凝我军心,振我国威嘛。
这不比花钱去求神拜佛要强?”
沈玉瑶是知道英雄纪念碑是什么的。
她在单位每年都会搞好几次爱国主义教育。
其中一项就是清明节去烈士陵园献花。
沈玉瑶都去过两次了。
所以丈夫一提起这个她立马就明白了,而且还极为赞同。
老夫人虽然听了那句“比求神拜佛强”,多少有点不悦。
但她也不是个不听人劝的人。
她让女儿跟她细细的讲解了一番后,顿时也对这个主意表示了赞成。
还说回去后会亲自搞一个游园会,召集各家夫人共同商议筹建一个养育院,专门接收战死沙场军士们的遗孤。
也为女儿,女婿的提议做一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