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的使团很快又带着使命来到了大宋的都城东京城。
汴河两岸杨柳依依,河水清澈,游船穿梭其间,形成一幅“汴水春色”的美景。
街道上商铺林立,摊贩叫卖声不绝于耳。
完颜昌走在大街上,这一次没有百姓再次对着他们扔石头,自从知道这些金人是来求和割地的消息。
宋朝的百姓,对待他们也核善了很多,最起码表面是这样的。
很快,两边的使团在驿站见了面,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和沟通。
金人在还没有谈妥的情况下,已经赔了白银二十两,因为他们已经摔坏了五个茶盏。
按照市场价格的五倍价格进行了赔偿,自从掏了赔偿金以后,双方开始了互拍桌子的谈判方式。
搞得经过的东京百姓,以为驿站正在维修新的家具。
经过了三天,双方艰苦卓绝的谈判,终于拟出了草稿,等待大宋皇帝过目。
一是将幽州交还给宋朝,城中的百姓一并交还,不能北迁。
二是大宋册封西夏王,金人不得进攻西夏的国土。
三是金朝与宋朝停战,双方开通互市,互相贸易。
四是金人与宋人永不开战。
看到以上的条款,赵元不禁笑了笑,在一切的势力的面前,所有的条约都如同一张废纸。
但是这个条约对宋朝有利的时候,赵元倒是不介意签一份。
毕竟,他和完颜吴乞买都明白,这个永不开战就是痴人说梦。
双方都恨不得现在弄死对方,由于金人要平息朝内的各方派系,而宋朝则是要等待新式的火枪火炮,不断的改良和实验。
现在双方缺的都是时间,毕竟赵元的远洋的船队从遥远的南美洲回来也是需要时间。
在明州等几个地方的造船厂,造出战舰也是需要时间,估计金人打死也不会想到,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
很快,两国商量的条款,也回到了金国的上京,自从知道西夏发生兵变了以后,完颜吴乞买是更加的寝食难安。
并不是西夏能对金人造成什么的威胁,而是完颜吴乞买害怕,金朝的反对势力有样学样,给他也整这么一出。
现在金人的局势也不是很好,朝中内斗,在蒙古方面,各个部落完全没有像对待辽国一样,将他们最好的战马卖给金人。
反而在辽国败将的怂恿下,竟然还想与金人为敌。
高丽人则是不断的向他们求援,说是宋人在他们的土地上为非作歹,希望金人能多派兵支援。
完颜吴乞买以为,现在的大宋还不想吞掉高丽,就是不停的骚扰而已。
毕竟高丽人墙头草,两边倒的性格,金人要是十分的厌恶。
看着手中完颜昌从东京发回的条款,完颜吴乞买带着询问的目光看着身边的宇文虚中。
这里面最了解大宋的还是这些宋朝的降将和文臣。
“宇文大人,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禀陛下,既然我们是真的想跟宋人和谈,一个小小的幽州我们还是给的起的,原来的时候我们不是也曾经给过他们。”
完颜吴乞买点了点头,他也认为把幽州送给宋人,也不是什么很大的问题,毕竟原来的时候童贯就曾经花钱买过。
但是到了最后还不是被金人拿了回来。
而且幽州的百姓现在对宋人的归属感,并不是很强。
在童贯率领宋军攻打幽州的时候,当时他就对跟随他出征的将士说过。
幽州的百姓也是大宋的子民,只要我们去了,那些百姓就会欢迎我们。
我们只要坚守阵地,等待百姓迎接我们就行。
当时就有人提醒他,幽州的百姓已经归顺辽国已经百年有余,即便是汉人,现在对中原都是十分的陌生,更不用说归顺宋军了。
其实,曾经幽州的百姓对宋朝还是有很强的归属感,在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也率军攻打幽州。
在宋太宗到达幽州之后,有不少的百姓将溃败的辽人的战马献给宋军,并且给宋军提供情报,物资,或者直接作为向导参加战斗。
但是宋太宗在大好的形势下,兵败高粱河,成就了一代高粱车神的美名。
导致幽州的百姓回归中原的愿望落空。
经过年的忍耐和谋划,宋太宗又一次派军分三路,攻打幽州,结果东路的宋军惨败,导致全军功亏一篑。
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经过两次的迪拜,幽州的百姓就不再抱有强烈的期望。
虽然他们很想回到大宋的怀抱,但是奈何宋军太不争气。
在这以后,宋人就放弃了收复幽州的想法,到了最后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就是意味着宋朝承认了幽州归属于辽国。
而且辽人占领幽州以后,多次的减税,让幽州的百姓对辽国的认同感增强。
尽管宋人和幽州的百姓都是以汉人为主,而且一百年前还是一家,但是百姓们早就把辽国当成了他们的母国。
反而把大宋当成了敌人,于是出现了,童贯大军围城,派人去幽州城招降。
结果招降失败,自己率领的大军,反倒被人数少的辽国人,打的落花流水。
所以历朝历代都把割地作为最后的底线,无论是和亲还是称臣、岁币,从本质上说都是权宜之计。
以后要是反悔还来得及,但是割地不一样,送出去了,再拿回来非常的难,甚至可能永远都拿不回来。
而且故土的百姓,在经历三四代人以后,对母国的认同会越来越低。
所以完颜吴乞买并不担心将幽州还给宋人以后,不会出现上下同心的情况。
也就是说幽州就在那里,他们金人想什么时候拿回来,就什么时候拿回来。
而且金人的朝廷上下,大部分都是抱有这种看法,毕竟他们并没有觉得宋朝变的强了。
只是认为这几次的胜利,都是因为金人朝廷内部的事情,才导致这几次的失利。
而且虽然这几次在战略上失利了,如果比对伤亡人数,还是金人占有绝对的优势。
“宇文大人,咱们还是谈谈怎么与宋人开展贸易,拖垮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