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男宝宝哦。”
妙萱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眼神。
“我……算出来的,一定是。”
于是开始琢磨名字。
最后选定了“伯明”
。
解释道,“伯有才华多艺的意思,明则代表光明正直、聪明能干”
。
不过李文博略感担心这个名字会让孩子被人误解,于是建议另一个选择——“知新”
,语出温故而知新。
这得到了妙萱的喜爱,她同意说:“好,就知新吧”
。
夜色渐浓,他们讨论未来生活规划直至深夜,特别是关于孩子在哪里出生的问题,让两人都思考良久。
李文博希望在当地生孩子并送医到佳木斯市较好的医院。
至于以后上学的问题,时间还长不需要着急考虑那么多。
新年钟声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响声划破宁静的冬夜,饺子端上了桌。
李文博对着祭台上的兄弟们的牌位敬了一杯酒。
新的一年开始了,希望未来的日子一切顺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第二天清晨,开门看到三只爱犬在外面雪地中等,温度计显示户外温度仍然保持零下三十多度,尽管这样冷,它们还是忍不住想要出去玩耍。
带着这些狗去散步一圈回来后,发现锅里的饭菜正好做好。
给鸡舍添了新的饲料,并确保所有地方供暖良好,打了个口哨招呼三个家伙一起向远处的枪谷跑去。
今天它们终于能够尽情地跑跳嬉闹。
尤其是那段时间,简直就是疯狂的日子。
而小十五在后面跟得紧巴巴的。
这情景让常山不由得想起了老辈人说的一句话:这就是爱情。
各种 ** ,从 ** 到 ** ,再到冲锋枪,常山都玩得很熟练。
有时候他也会想,要是没退伍就好了,或许还能驻守边境呢。
最后一次测试是在一千五百米的距离上,打了五【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 第208章 新生
“好了,你先去那边坐着,不要在这儿来回走动了。”
王大妈直接让李青山到了一边。
林妙雪已经进了产房,别的产妇都会喊叫连连,而她这里却是异常安静。
若不是李青山时不时地用精神感知一下产房内的情形,他可能会更加担心。
王大妈在一旁催促道:“青山,厨房那边交代炖的鸡汤弄好了吗?”
“干妈,我们没让厨房做,这鸡汤是我们在家里一大早起来煮好的,保温桶带着来的,本来是想给林妙雪当午饭的,正好用得上。”
“行吧,还有鲫鱼和豆腐也要准备好,这可是催奶的最佳搭配。”
“干妈放心,都已经买好了。”
王大妈拉着李青山叮嘱了一遍又一遍,甚至连准备了几块尿布都要仔细问过。
虽然孩子在里面已经呆了一个多小时,时间一分一秒接近午时十二点半,外面的焦急情绪越发浓厚。
医护人员也在外面焦急等待着。
终于,产房里传来了响亮的婴儿哭声。
“儿子!妙雪生了,小孩出来啦!”
李青山和王大妈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两名护士抱着婴儿走出来,其中一个笑着说:“恭喜,是个男孩,7斤2两呢。”
“哎呦,我的大孙子。”
王大妈开心得不行,急忙问道,“护士,我儿媳什么时候能出来?”
“等清理完就可以出来,您稍等。”
护士说完再次进入房间,不一会儿将母子俩推了出来,通过专用车道送进了VIp病房。
婴儿放在母亲身边,显得已经睡得香甜。
李青山拿出了几个布包分发给每位医生护士,里面装满了零食和食品。
一个稍大的布包交给了护士,托咐帮忙分给这些天帮助的每一个人。
无论其他人是否接受礼物,这是领导送的心意,大家自然不会拒绝,这也是为了尊重王大妈。
下午一点,林妙雪醒来,仅休息了一小时左右。
“青山哥,干妈。”
“嗯,饿了吗?怎么站这儿不动?快把汤端过来。”
“好嘞。”
李青山应了一声,转身从旁边的桌上拿了一个温热的保温桶,倒出一大碗鸡汤,还将另一碗肉也分给了王大妈,并递给她两个刚出笼的小馒头,在干妈的碗里放了少许盐,在林妙雪的那碗没有加。
“来,让我帮你喂汤。”
“青山哥,我自己还能喝。
你看孩子一出生耗费了好多精气。”
说来也怪,在生育的过程中所耗费的能量,一半留在孩子体内,慢慢滋养着他,这样的呵护使得这孩子从小就会非常聪明。
林妙雪拿起勺子,慢慢自己吃完了鸡汤,恢复了些力气。
随后孩子在三点多钟时醒了过来,小嘴张开大声哭泣。
王大妈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立即检查换尿布。
原来,宝宝不仅是拉了便便,还在尿布里尿湿了,于是她赶紧指挥李青山端水来。
王大妈试过水温合适后小心翼翼为孩子清洁屁股,并细致地涂上了痱子粉。
一切收拾停当后,才教二人该如何包被。
待到这些事情做完后,干妈才示意林妙雪给孩子 ** ,并把李青山赶了出去——看这个有什么好看的?
半个小时后,林妙雪面带羞涩的笑容,空气中充满甜美的奶香味。
孩子再度入睡了。
过了大约一个小时,她红着脸看着屋内的气氛。
林妙雪住院四天后出院回家。
实际上第一天晚上林妙雪就已经能够活动自如了,要不是干妈按捺不住让她卧床休养几天。
第四天那天中午李青山看着林妙雪可怜的样子向医院提出可以出院了。
干妈一直看着她,即使食欲恢复的妙雪也都不敢随便大口吃饭。
出院费用总共花了五元三角钱。
李青山给她们母子包裹得很好就上车回家。
那时天气正是5月末,气温二十度左右非常适合产后调理。
干妈则继续留在家中陪护,直到月底不得不离开了,并且嘱托了七月孩子们会提前通知来探望他们。
临走之前干妈还收下了许多行李带上飞机,起先是不愿意带走太多东西,但在看过山上的冰库储存后,她这才安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