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枫走进山洞,眼神在血泊中的两截尸身上扫过,脸上没有丝毫波澜。
只见他轻轻抬起手,指尖上缓缓现出一个赤色的小火团。
小火团带着滚滚热浪与灼人的气势,“嗖”地一下朝着谭勇的尸身飞去。
小火团瞬间爆裂开来,火团急剧变大将其覆盖了个严严实实。
赤色火团一接触到尸身,便“噼里啪啦”地剧烈燃烧起来。
数个呼吸,地上尸身与血渍便燃烧殆尽。
而此刻的青衣少年,双手紧紧地扶着石桌,眼神中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
他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看似醉醺醺的大哥哥。
竟有着如此恐怖的实力,举手投足间便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就在这时,洞口光线一暗,灰袍老者轻盈地飞入洞中。
当他的目光扫过山洞,看到仍在石桌旁悠然饮酒的褚枫时,脸上露出喜色。
他快步走到褚枫面前,深深地施了一礼。
“冯景舟多谢道友援手之恩!若不是道友及时出手,我和三皇子今日怕是在劫难逃。”
褚枫见状,连忙放下手中的酒坛子,站起身来,双手抱拳还礼:“吃了道友这么多酒,又和这位小兄弟如此投缘,有我在,自然不能让那恶人伤到他分毫。”
“爷爷,这前来寻仇的和您有何过节,那黑袍人怎么称呼我为三皇子?”
青衣少年此刻快步上前,摇着冯景舟的胳膊小声地问道,眼神中透露出浓浓的好奇与不安。
冯景舟听到青衣少年的询问,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与无奈来。
“属下冯景舟拜见皇子殿下。”
说着,他忙撩起衣袍,双膝重重地跪在地上。
“爷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您快起来!”
青衣少年见平时又敬又怕的爷爷竟然给自己跪下,心中顿时慌乱起来。
他一边呼喊着,一边奋力地把老者拉起。
“看来小兄弟有很多话要问冯道友,褚枫刚才多有叨扰,就此别过喽。”
褚枫见此情景,知道冯景舟接下来要和少年讲述一些隐秘之事,忙起身告辞。
冯景舟见褚枫要走,心中一急。
他下意识地一把拉着青衣少年,“扑通”一声双双跪在了当场。
他们的举动让褚枫微微一愣,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
“冯道友,你……你这又是为何?”
“皇子殿下,快给大哥哥磕头,求他救你一命。”
冯景舟焦急地说道,眼中满是恳切的神情,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青衣少年虽然一脸懵懂,不明白爷爷为何突然如此。
但还是听从了冯景舟的话,“嘭、嘭、嘭”地磕起头来。
“冯道友和小兄弟快快请起,有什么事坐下来说,无须行如此大礼。”
褚枫见状,心中一紧,快步上前,双手搀起两人。
“皇子殿下,你真实的身份其实是青丘国的三皇子,当今皇上是你的亲三叔。十三年前,先皇在平定南方叛乱时受了重伤,在班师回朝途中不幸驾崩。先皇驾崩的消息还未传到京都,便有内奸把皇帝驾崩的消息禀告给驻守京都的三王爷裘天则。向来野心勃勃的裘天则趁机包围了皇宫,当时,我和谭勇负责守卫皇宫,没想到那谭勇早就被三王爷收买。他打开宫门,放裘天则进到皇宫,御林军哪里是驻守京都卫队的对手。在快要攻进内宫的危急时刻,陈皇后把最疼爱的小儿子裘少羽托付给我……”
说到这里,冯景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紧紧地抱住裘少羽,身体不停地颤抖着,泪水夺眶而出。
“褚道友,他们这次追到此处,想必是我和三皇子的行踪已然泄露。”
冯景舟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担忧。
“刚才道友举手投足间便灭杀谭勇那恶贼,惊人的实力吓跑了赵大成和李秀林两人。可他们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想必还有人接应他们,两人定然会搬来援兵。若是那国师颜真赶来,我和三皇子将插翅难逃。”
他顿了顿,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恳切,“若有道友相助,我们还有一线生机。”
一旁的裘少羽也微微仰起头,眼中满是祈求之色,紧紧地盯着褚枫,仿佛此刻的褚枫就是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
看着冯景舟和裘少羽那充满期待的眼神,褚枫轻叹一声,缓缓开口问道:“那颜真是何修为?”
“元婴后期巅峰。”
冯景舟语气中带着一丝忌惮,仿佛提及这个名字就让他感到恐惧。
“哦……”
褚枫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褚枫冲两人点了点头,说道:“看在我们相识一场的份上,我就尽力护送两位到达一处安全之地,如何?”
“太好了!”
冯景舟的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再次拉起裘少羽,冲褚枫再次深施一礼。
“褚道友,前方就是岳王山,此处是紫霞国的地盘,相对安全了一些。”
冯景舟坐在褚枫身后,兴奋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他激动地指着前方高耸入云的山峰,向褚枫介绍道。
“冯道友为何不早些来投奔金剑门,却躲在剑南山上这么多年。”
褚枫一边操控着天玑御行盘,一边不解地问道。
“其实这金剑门只是紫霞国的一个三流小宗门。”
冯景舟叹了口气,解释道:“门主陈近南和陈皇后同是九幽帝国陈家的后人,可门主陈近南的修为仅仅是结丹后期境界。若被裘天则获知我和三皇子藏身于金剑门,我们不但不能得到金剑门的庇护,还将会给金剑门带来灭门之灾。这次来金剑门也只是想向陈门主借一件信物,得到那信物后,我们前往九幽帝国投奔陈家才是最终去处!”
说话间,褚枫驾驭着天玑御行盘,已经靠近了岳王山。
岳王山巍峨耸立,气势磅礴,云雾缭绕在山间,宛如仙境一般。
山巅上耸立着一座古朴的宫殿,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庄严肃穆。
宫殿的建筑风格独特,飞檐斗拱,雕梁画栋。
其中有一偏殿中灯火通明,一名身穿浅紫袍的老者正秉烛夜读。
老者面容清瘦,眼神专注地盯着手中的书籍。
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轻轻点头,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