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天,在丁昌离开皇宫之后,赵光韵派人命大将军袁武入宫面圣。
但是大将军袁武却表现的有些犹豫,他现在还不知道皇帝已经拿到了先帝遗诏。
他犹豫是因为丁昌被放、黄达毙命、还有长乐宫太皇太后之事,毕竟这些事基本都是他在背后操控施行的。
而赵光韵此前又单独接见过丁昌,所以他很难不会联想到一些不好的事。
纠结了片刻,袁武还是打算入宫面圣,而令他感到欣喜的是,皇帝此次召见他,并非是要说这些,而是直言他已经拿到了先帝遗诏,并选择性的跟他提了里面的一些内容。
“大将军,你是朝廷柱石,先帝遗诏有云,氏族子弟结党营私,弄权乱政,犹如腐肉烂疮,当尽早铲除,大将军以为呢?”
思考了片刻过后,袁武拱手回应道
“启奏陛下,臣以为先帝所言不妥,现今陛下威望与日俱增,百官皆对陛下敬畏有加,若仅因先帝遗诏便大动干戈,实非明智之举。”
“ 况且,百官代陛下治理天下万民,若是仅凭一封遗诏便将这些世家官员罢黜,岂不使得百官人人自危?如此,这朝廷如何正常运转,天下士子又还有谁敢入朝为官?”
“此外,云州之事,云州百姓诚然困苦,然此乃是天灾与那逆贼伍远所致,与氏族并无关联。现今反贼伍远已被平定,又有张老将军镇守云州,人心稍得安宁,更不宜大动干戈,陛下只需派遣贤臣前往云州,致力于恢复民生,自然能化解云州百姓之困。”
赵光韵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
“大将军言之有理,若是仅仅凭借一封遗诏便大动干戈,确实会伤了百官与天下士子之心。”
袁武点了点头,接着拱手说道
“陛下,氏族之人亦是我大乾子民,氏族之官亦为陛下臣属,君君臣臣,他们深受皇恩,又怎会违抗陛下?”
“而且他们本就是通过正常途径入朝为官,犯错陛下自然可以依照我大乾律法责罚他们,甚至是杀了他们,但是必须得有个能令天下人信服的理由,又怎能凭借一封遗诏便将这些氏族子弟赶出朝廷呢?”
赵光韵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很同意袁武这些话,但是接着画风一转
“那依大将军所言,就是得有充沛的理由才能这么做?”
袁武沉默了,接着他拱手说道
“回陛下,若是官员有错,陛下自然可以依照大乾律法处置,氏族子弟亦是如此。”
赵光韵点了点头,接着朝站在殿内角落处的一位小太监吩咐道
“去唤御史大夫田棋然过来。”
那名小太监连忙应道
“诺!”
接着这名小太监就快速的走出了殿门,而大将军袁武也拱手朝着赵光韵说道
“陛下,那臣就先告退了。”
本以为赵光韵会让他留下来旁听,却没想到赵光韵很自然的点了点头,语气柔和的说道
“好,大将军辛苦了,那你先回去休息吧。”
袁武神情平淡,但是心底却是如同猫爪一般难受,但话都说出去了,只能无奈再次行了一礼后,转身离去。
御史大夫田棋然虽年事已高,却面色如丹,精神矍铄,其身上不见丝毫暮气,反倒流露出一股沉稳之气。
因为御史大夫日常就是呆在皇宫,所以田棋然没有让赵光韵等多久。
踏入大殿后,田棋然先是拍了拍身上的雪花,而后朝着赵光韵拱手行礼道
“臣田棋然,参见陛下。”
赵光韵脸上带着一抹淡笑,他抬手朝着田棋然示意道
“田爱卿起来吧。”
等田棋然再度站稳身子后,赵光韵脸上的笑容收敛,带着些许严肃的朝着田棋然询问道
“田爱卿,近日京都出了许多大事,田爱卿可知?”
田棋然面无表情的拱手回应道
“回陛下,老臣身为朝廷的御史大夫,有管理奏章、监察文武百官之责,又驻在皇宫,自然知晓一二。”
赵光韵点了点头,说道
“知晓就好,今日唤你来此,是有大事事相托。”
田棋然面无表情朝着赵光韵拱手,等待着赵光韵的下文。
赵光韵站起身子,背负着双手朝着田棋然说道
“先前卫尉江鸿朗暴毙家中,昨夜又有贼人夜闯长乐宫,惊扰了太皇太后,朕想将这两个案件交由你来办理。”
田棋然眉头一皱,朝赵光韵提醒说道
“陛下,卫尉一事,陛下不是已经让温玉堂详查过了吗?更何况,老夫是御史大夫,这追凶审讯一道老夫并不精通,陛下为何不让温玉堂来办?”
赵光韵眉头一皱,有些不满的朝着田棋然说道
“温玉堂另有要,此事除了你,别人办不得。”
田棋然拱手说道
“老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赵光韵沉默了片刻后,说道
“氏族子弟为官者繁多,需要削减一二,爱卿可明白了?”
这次轮到田棋然沉默了,他眼中闪过一丝无奈,而后拱手应下
“老臣明白了。”
赵光韵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朝他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田棋然拱了拱手,直接大步的离去,走出殿外后,他转身看着殿门重重的叹了口气,说道
“陛下啊,你以为此事是你可以一言而定的吗?”
“更何况,刮去了毛发,根还在那里,还是会再长的…”
“现在当务之急,应该是处理京都守备之事啊,现在哪里是处理氏族子弟的时机啊…”
田棋然对赵光韵感到有些无力,现在京都的守备被大将军袁武掌控,皇帝不处理这个,反而要处理氏族积蔽的问题。
他并非不愿提醒皇帝,而是皇帝对大将军过度信任倚重,对大将军掌控京都守备一事全然不以为意,即便劝谏,亦无由头可谏,若惹恼了赵光韵,他田棋然恐难脱牢狱之灾。
田棋然摇了摇头,将心底的杂念全部甩了出去,而后感慨的说道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
“陛下,此间的道理您为何就一点都没有领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