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妍和姜玉跟着姜薇、姜军去了学校。家里就剩下了姜奶奶和姜二伯母两人。
吃完早饭,姜奶奶就撵姜二伯母回屋里躺着休息去啦。这会儿没有孩子捣乱,姜奶奶开始在家忙活开啦。
姜奶奶看着姜二伯家并没有腌的咸菜,这怎么行,没有咸菜平时用什么下饭,不能顿顿做菜吃呀!最重要的冬天吃什么?大冬天要是买菜吃,那得花多少钱?姜奶奶愁坏啦,这两个不会过日子的。
随即,姜奶奶准备趁着这阵子正是蔬菜下来的时候,多给俩人备上些冬天的菜。顺便腌一些咸菜,留着慢慢吃。
姜奶奶见厨房有一筐子萝卜,拿起萝卜,清洗干净上面的泥,然后切成萝卜条,在晒到阳光照的到的地方,准备晒干一些做萝卜干。
姜奶奶准备出去打听打听,哪里买菜便宜,多买一些回来,做咸菜的做咸菜,晒干的晒干。
这么想着,姜奶奶想起昨天的打算,准备今天去钱嫂子家串串门,钱家嫂子娘家是这附近的,肯定有门路。
这么想着,收拾好家里的东西,姜奶奶拿了一些从自家带来的山货,准备去钱嫂子家。
姜奶奶敲了敲姜二伯母的门,“老二家的,醒着呢吗?”
“娘,醒着呢,你直接进来就是。”
姜奶奶推门进了姜二伯母的卧室。姜二伯母正倚着床头在看书。
“娘,您来这坐。”姜二伯母拍了拍身边的位置。
“娘不坐啦!”姜奶奶端着一杯凉凉的白开水,给姜二伯母放在了床头。
“娘,您是有什么事吗?”
“清月,娘准备去找原来咱家隔壁你钱嫂子说会儿话去,你自己在家能行不?”
“娘,没事的,平时姜薇姜军上学,黎明去上班,也是我自己一个人在家。我自己在家可以的,如果有事的话左右邻里都有人,我喊一声就成。”
说完又想到这什么,试探地开口询问,“娘,你自己出门可以吗?要不等黎明下班了,带您去钱嫂子家认认门?”
“不用,娘自己去就成。你跟娘说说,你钱嫂子家在五楼第几家,怎么走?娘自己去就成。”
听自家婆婆挺有主见的,姜二伯母也没有再劝,反正这也是家属院,不会有什么坏人,最多自家婆婆张嘴问问人。而且钱嫂子家就住这栋的五楼,也不远。
“娘,钱嫂子家就在这栋的五楼,你再往上走两层就成。钱嫂子家在走廊尽头西侧,往过数第三家就是。钱嫂子家门口放了几个缸,还有碗柜架子什么的。”
说完补充到,“娘,你要是找不到问问就成。大伙都知道钱嫂子一家。”
“成,那你在家好好休息吧。娘一会儿就回来。”
姜奶奶又交代了几句,然后拿着给钱嫂子准备的山货出了门。
姜奶奶根本没用跟人打听。上了五楼,正往里走呢,就看到了在水房洗洗涮涮的钱嫂子。
打量了几眼确定是钱嫂子,姜奶奶试探地开口叫人。
“秀菊?”
听到有人喊名字,钱嫂子抬起头,上下打量了一会儿,钱婶子才猛然想起姜奶奶来。
“蒋大娘?”“哎呦!蒋大娘!居然是你!好些年没见啦!没想到你还是这么年轻。”
说着手搁身上的围裙擦了擦,就挽起姜奶奶的胳膊。“走!家去!上我家咱们好好唠一会。”
姜奶奶笑着跟着 钱婶子一边走一边唠嗑。
“可不有些年头了嘛。上次见面还是我们家老二媳妇生姜薇那会儿,我来伺候老二媳妇月子。现在姜薇都十多岁啦。那会儿还是在平房呢。”
钱婶子搭着话茬,“还真是,这么一算真有十多年啦。没想到蒋大娘你还记得呢。蒋大娘你这次来是要住上一阵子?”
“是嘞,这次来会住上一阵子。等老二媳妇身子好一些,我再走。”
“蒋大娘,要我说,你直接留在这得啦!要是惦记家里,把我姜大爷也接来。平时帮着你家老二看看孩子,遛遛弯,在这养老算啦!”
这种情况在家属院还是挺多的,父母跟着随军,帮忙照顾孩子,照顾家里。
钱嫂子帮忙出这主意。主要是考虑姜二伯和姜二伯母身边也没个帮衬的,俩人还都有工作,平时都得上班,姜二伯和姜二伯母又要上班又要顾家里,有些时候还挺难的。
平时俩人都是尽量相互配合,偶尔需要身边的邻里帮一些忙。但总有急事的时候,就不得不抽出一个人请假才行。
不过俩人的工作都特殊,假也不是那么好请的。除非是特殊情况。为此姜二伯和姜二伯母攒了不少假。
不过这也有好处,像是这次姜二伯母身子出了问题。正好有假期在,才能好好休息一阵子。这次手续也挺麻烦的,医院给开了证明,单位才给了一阵子假。姜二伯母准备好一些后,再去上班。
进了屋,钱婶子忙招呼姜奶奶坐下,又沏了壶热茶。两人先是聊了些家常,回忆往昔岁月。随后姜奶奶拿出带来的山货,便说起了来意,感谢钱婶子平时帮忙帮衬姜二伯和姜二伯母一家。
钱婶子和姜奶奶两人就这山货的话茬说了起来。姜奶奶借此说出了自己担忧,说姜二伯一家冬天没菜吃的事。暗暗提了提,想买便宜菜腌制咸菜的事儿。
钱婶子一听乐了,但还是警惕地四周看了看,然后悄声跟姜奶奶咬耳朵。
“蒋大娘,您也不是外人,我也不跟您外道。这事你问我算是问对人了。俺娘家村里家家户户都种菜,那菜新鲜长的也好。都是一个村子的,到时候还不好说?咱明天就能去,我也好久没回去看看了。”
然后跟姜奶奶使了使眼色,姜奶奶也立刻明白了钱婶子的暗示。虽然不让随意买卖,但换点什么还是允许的。更别提还有钱婶子这关系在。怎么交易还是双方说的算。
姜奶奶脸上满是笑意,连声道谢。接着钱婶子又拉着姜奶奶说着附近的八卦。姜奶奶听得认真,不时点头附和几句。
时间过得很快,眼看快中午了,姜奶奶起身告辞,钱婶子挽留不住,便送姜奶奶到了门口,并叮嘱道:“蒋大娘,明儿一早我就来找您,咱一块儿去村里。”
姜奶奶应下后,就带着满心欢喜回了家。到家后,姜奶奶把消息告诉了姜二伯母,姜二伯母也高兴不已,直说这钱婶子人真好。
对于自家婆婆想着买菜储冬菜,那就去做呗!这事又不是坏事。姜二伯母举双手双脚赞成。
在姜二伯母看来,姜奶奶能找到事做是好事,甭管干啥,只要老太太能日常有消遣的事就是好事,这样老太太就能留下来,不着急回家啦。
姜二伯母可太喜欢姜奶奶来了之后的日子。
自家婆婆来了后,感觉轻松多啦!有人帮忙收拾家里,照顾俩孩子,还帮忙做饭,家里大事小事完全不用操心!这一切真是太好啦!
然后就跟姜奶奶吐槽冬天菜不好买,贵不说还不好,往年冬天都是对付着吃,今年有姜奶奶帮忙操心,能过一个极好的冬天。
随后姜二伯母开始逮着姜奶奶一通好夸。将姜奶奶里里外外夸了好一通。说姜奶奶事情想的周到。
“娘,还得是您。这会正是菜多便宜的时候,弄着菜储存好,冬天就不缺菜吃啦!能省不少钱呢!”
姜奶奶听了姜二伯母的话,心里很是受用。上扬地嘴角压都压不住。高高兴兴地弄饭去啦。
哄走了姜奶奶,姜二伯母的好心情也一直持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