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三大营的主力,本就是从诸多将士中精挑细选而出的精兵劲旅,各个身姿矫健、眼神坚毅,透着一股能征善战的虎狼之气。经过了整整三个月严格的操练与磨合,此时的他们更是如同一把把磨砺已久、寒光闪闪的利刃,只待出鞘饮血。
三镇总兵满心欢喜且踌躇满志地向朱由榔禀报,那声音洪亮且透着自信:”陛下,如今我等三营主力已然训练有素,士气高昂,足可出师北伐,直取徐州啦!”
与此同时,严起恒在各地精心操持的军屯事宜也进行得十分顺利,成效斐然。
就拿应天和杭州这两处来说,第一年那军屯便是一片丰收的喜人景象。
广袤的田野里,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在向世人展示着它们饱满的身姿。
收割后,堆积如山的粮食经过仔细称量,竟收获了多达一千二百万斤之巨。
除去给军屯所百姓的饷银(粮食),朝廷竟然还能剩得九百多万斤。
虽说朱由榔手头现银不算充裕,可有着这足够的粮食作为坚实后盾,心里也算有了底。
他寻思着,即便暂无充裕银钱,也可暂且用粮食来抵充军饷,以解燃眉之急,确保大军能够顺利开拔。
此刻对于大明而言,发动一场针对徐州的进攻,似乎已然万事俱备,就只差朱由榔那一声令下,便能即刻挥师北上,剑指徐州城了。
尤其在这关键时刻,远在武昌的湖广总督堵胤锡又送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李过同意在忠贞营中增设侍中、参军和司马这三个职务。
更让朱由榔振奋的消息是远在长沙的郝摇旗听闻朝廷在李过的人马中设立了这三个职务后,心里那叫一个眼热。
他当下便毫不犹豫地派人快马加鞭赶到堵胤锡处,言辞恳切地请求,希望也能在他的军中设立这同样的三个职务。
朱由榔得知此事后,当机立断,一道圣旨犹如流星般发往长沙。
圣旨中明确将郝摇旗的人马整编为大明新后营,那总兵之位自然是由郝摇旗担当。
广西巡抚瞿式耜才学兼备、威望颇高,兼任侍中一职,负责军中诸多事务的统筹协调;卢鼎出任参军,焦琏出任司马。
圣旨中还清晰明言,郝摇旗暂且兼领广西提督之职,其新后营人马的总额设定为五万之众。
至于粮草军饷方面,由湖南、广西两省共同供给,以确保这支队伍能够无后顾之忧。
并且明确规定,其营人马负责湖南、广西两省的防务,守护这一方水土的安宁。
此时孙可望正盘踞在贵州。
虽说眼下正在商谈他归顺朝廷之事,可这事儿还没个定准儿呢。
万一要是谈得不好,他极有可能不顾道义,挥师东进,没有郝摇旗在湖南、广西坐镇,那可就麻烦大了。
所以在这个关键的地方,不得不派遣一个强有力的军事将领前去镇守,以防万一。
同时,朱由榔将给郝摇旗当亲兵的于元烨调回应天。
至于调回做什么,圣旨中只字未提。
就当下的形势来看,大明若是全面北伐,虽说不敢说有必胜的把握,但若是仅仅只是拿下徐州这一座城池,凭借着现有的兵力和准备,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然而,朱由榔却依旧迟迟没有下令出师。
他眉头紧锁,心中满是顾虑。
首先,据王进朝所言,清军的主力竟然都驻扎在太原。
朱由榔听闻这个消息后,不禁暗自思忖:清军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他们为何要将主力部队驻扎在太原这个地方呢?
难道是要放弃中原这片广袤的土地吗?
这怎么想都觉得不合常理呀,中原之地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放弃这里,实在是说不过去啊。
其次,最让朱由榔头疼的还是孙可望。
如今朱由榔心里清楚,必须得等杨畏知再来一次应天之后,了解孙可望的态度,不说孙可望马上归顺,至少不会乘火打劫之后,他才敢放心地出师北伐。
毕竟,要是现在就贸然出师,万一孙可望不讲武德,突然挥师东进,那可如何是好?
孙可望的十多万人马都是久战精兵,郝摇旗的人马就算扩编到了五万,大部都是新兵,能挡住孙可望那如狼似虎的进攻吗?
而且,孙可望挥师东进的目的,未见得就是要彻底灭了大明,哪怕只是给大明增加一些压力,好让他在和朝廷谈判桌上多增添点筹码,那也会让朱由榔觉得心里膈应得很。
朱由榔还有第三个顾虑,那就是如果自己此刻出师攻打徐州,姜镶在大同反正了怎么办?
要知道,如今明军的实力还尚未达到全面北伐的程度,姜镶若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行动,那岂不是等于是把姜镶给卖了吗?
这让朱由榔如何对得起那些有心反正的义士呢?
面对这诸多纷繁复杂的情况,朱由榔不得不好好地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
只可惜呀,朱由榔的身边如今没有一个能像郭嘉、贾诩那样足智多谋、能洞悉人心、看透局势的谋士。
若是有这样的谋士在旁,或许就能轻而易举地看破清军将主力驻扎在太原的目的了。
朱由榔不禁又暗自叹息:要是洪承畴没有自杀也好啊。他毕竟在清廷中待过一段时间,对清廷的行事风格和战略布局或许能有所了解,说不定就能窥破其中的玄机,从而为自己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来。
哎……朱由榔心中满是无奈,不禁仰天轻叹:
“我大明的郭嘉、贾诩,你们到底在哪里啊?我大明要是有你们,老子也不至于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