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五年四月中,骄阳似火,咸阳宫中的大殿内却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息。
秦皇嬴安高坐在龙椅上,他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嬴安看着下方的朝臣们,缓缓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去年我大秦诸事繁杂,闽越叛乱、高原征战、哀牢内附、河西沙暴皆耗费了大量的钱粮,如今国库空虚,度支吃紧。今日朝会,便是想与你们一同商议,如何增加今年的度支收益?”
话音刚落,朝臣们便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片刻之后,文臣江革从队列中站了出来,他恭敬地向嬴安行了一礼,说道:
“陛下,微臣以为可从商业税赋入手。如今我大秦商业繁荣,商贾往来频繁。我们可适当提高商业税赋,尤其是针对那些大富大贾。这样既能增加国库收入,又不会给普通百姓带来太大的负担……
而且,我们可以在大秦各主要商道增设关卡,加强对货物的查验和征税,杜绝偷税漏税的行为。”
秦皇嬴安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爱卿所言有理,提高商业税赋确实是一个可行之法。但需把握好度,不可因征税过重而影响商业的发展。”
这时,文臣龙方等也站了出来。他说道:“陛下,微臣认为还可开发新的矿产。我大秦幅员辽阔,有许多未被开发的矿脉。比如在一些偏远地区,说不定有丰富的矿产。我们可派遣专人前去勘探和开采,定能带来可观的收益。
同时,我们可以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对于开垦荒地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和税收优惠,这样既利于朝廷和百姓,又能增加税收。”
秦皇嬴安听了,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说道:“龙爱卿的想法颇具新意。开采矿产和鼓励垦荒确实是长远之计……”
嬴安坐在龙椅上,听着江革、龙方等的建议,他心中不断权衡利弊。
秦皇嬴安的目光坚定而深邃,他扫视着下方的朝臣们,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案。最终,他威严地说道:“朕已下定决心,为增加今年度支收益,充实大秦国库,特颁布以下诏令。”
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所有朝臣都屏住呼吸,专注地聆听着秦皇的诏令。
嬴安声音洪亮,一字一句地说道:“其一,略微增加商税。自今日起,大秦境内各商埠、关卡对商贾所征之税,可在原有基础上适当上浮,但务必把握尺度,不可过重。”
文臣江革微微点头,心中暗自赞许秦皇的决策。他深知,在如今大秦国库空虚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商税是一种必要的举措。这样既能充实国库,又不至于对大秦商贾造成太大的冲击。
嬴安接着说道:“其二,发布开矿许可。凡我大秦子民,只要缴纳一定费用,便可获得开矿许可。持有许可者可自行探矿,若有所发现,开采所得收益与朝廷五五分成。
若发现者缺乏本钱进行开采,可向朝廷借贷资金,或者直接让朝廷参与其中,但相应地,其手中的采矿收益份额将会减少。”
文臣龙方等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的建议得到了秦皇的采纳。他明白,开发矿产对于大秦的度支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此举既能吸引民间投入,又能为朝廷带来丰厚的收入……
嬴安提高音量,说道:“其三,发布拓荒令。鼓励民间百姓开垦荒地,凡新开垦荒地者,朝廷免其三年税收,并给予一定的扶持。
朝廷可提供农具、种子等物资,助力百姓开垦。地方官员要积极引导,做好统计与监管工作,确保拓荒之事顺利推进。”
诏令宣读完毕,朝臣们纷纷跪地,高呼:“陛下圣明!”
嬴安的目光扫视着跪地高呼的朝臣们,他微微抬手示意众卿平身,朗声道:“此三项举措,关乎我大秦之兴衰,望诸位爱卿齐心协力,将诏令落实到位。”
朝臣们纷纷领命,眼神中透露出对新政的期待与决心。
未几,诏令便以最快的速度传至大秦的各个角落。咸阳城的城门下,一群百姓围在一起,听着一位小吏高声宣读诏书内容。
“商税略增,亦是为我大秦之昌盛,还望诸位商贾理解。”小吏念到增加商税部分时,人群中响起一阵低语。
一位中年商贾皱着眉头,不满地嘟囔道:“这税赋又要涨了,生意越发难做咯!”
中年商贾身旁一位老者却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话不能这么说,如今大秦诸事耗费巨大,朝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要涨幅合理,咱们也该为大秦出份力。”
中年商贾听了,虽仍有些不悦,但也不再言语。
当小吏念到开矿许可部分时,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
“能自己探矿?这可是个好机会啊!”一个年轻小伙子兴奋地叫道。
“是啊,我要是能发现新矿脉,那可就发大财了!”另一个人附和道。
人群中顿时充满了对开矿致富的憧憬。有几个胆大的年轻人当场就表示要去申请开矿许可。
而拓荒令的宣布,更是让许多贫苦百姓看到了希望。
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农眼中闪烁着光芒,激动地说道:“开拓荒地者,朝廷免三年税,还提供扶持,这是给咱穷人活路啊!我回去就和家人商量,去开垦荒地。”
周围的百姓们也纷纷点头,心中燃起了对未来的新希望。
秦皇嬴安颁布的新政诏令如春风化雨,逐渐在大秦的土地上显现出成效。咸阳城作为大秦的都城,更是最先感受到了这股新政带来的活力。
在热闹的集市上,商人们虽然嘴里抱怨着商税略微增加,但实际的生意却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因为大秦整体的稳定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客商往来,人们的需求依然旺盛……
一家绸缎庄的老板,一边熟练地招呼着客人,一边笑着对旁边的同行说道:“虽说税是涨了点,但这生意反倒是比以前还好做了。你看这来来往往的客人,比以前多了不少呢!”
另一位卖瓷器的商人也点头附和道:“是啊,而且朝廷也没涨太多,这积少成多的税,倘若用到我们头上,我们以后的日子肯定会更好过。”
探矿许可与拓荒令的颁布,更是让大秦的百姓们如同一潭死水被投入了巨石,开始流动起来。
在一些偏远地区,原本冷清的山林中,多了许多手持工具的百姓身影。他们怀揣着对财富的渴望,四处探寻可能存在的矿脉。
一群年轻人在一座山林中仔细地搜寻着,其中一个年轻小伙突然喊道:“快看,这里好像有矿石的痕迹!”
其他人立刻围了过来,眼中满是兴奋。“说不定咱们运气好,真能发现大矿呢!到时候和朝廷五五分,咱们也能过上好日子了!”另一个小伙激动地说道。
在广袤的田野上,原本荒芜的土地被拓荒百姓们开垦出来。他们在朝廷提供的农具和种子的帮助下,辛勤地劳作着。
一位老农站在自己新开垦的土地上,望着那一片片整齐的田垄,感慨地说道:“多亏了朝廷的拓荒令,让我们这些没地的人有了盼头。免三年税赋,我可以给儿子攒娶妻钱了……”
大秦的民间开始火热,度支开始变好。这就是大秦历史上有名的武进新政。武进新政出现于大秦复兴二十五年后。它的出现,遏制了大秦的度支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