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城内,两支扰乱敌人的队伍提前半个时辰出发,此时已经行军五里。
五里外,就是出了邓州城的外围防御体系,周围是一眼望不到边界的田野。
此时田野已经长满杂草,和荒地没有什么区别。
周围没有什么村落和箭塔作为防护依托,在这环境遇到敌人,那就只有面对面的硬干。
而往南而去的这一支南明朝廷军队,刚刚出到五里地时,马上遇到镇南军骑兵队伍。
虽然镇南军没有进攻邓州城,但周围的眼线可是留有不少。
所以,附近游走的百人骑兵队伍在发现这支明晃晃在野外行军的南明军队,马上过来在一旁保驾护航。
虽然看上去是一个好心的行为,但这却是让南明军队心惊胆战,双方只隔着两百米距离。
这个距离可以说十分危险,加上周围没有什么屏障。
如果是后金队伍,现在说不定已经发起冲锋。
南明军队的指挥参将让队伍停下来,旁边有一支骑兵队伍,根本就无法让人安心行军。
没过多久,从远处又有一支骑兵队伍靠拢过来,一下就是两支百人队骑兵在附近保驾护航。
“许参将,要不我们还是回城吧!”一个身材略显肥胖的千户劝说道。
南明朝廷的许参将当即呵斥道:“这如何能行,北贼来的更好,我们出来就是为了吸引这些人过来的。所有人准备作战,防止北贼骑兵突袭。”
很快,南明朝廷军队摆开战斗形态,其实就是给火器装填火药之类的事情。
袁崇焕十分致力于使用火器,所以军队溃败下来的时候还是带有很多的火器。
“砰砰砰——”
一阵阵火枪的声音在旷野上响起,两百米的距离,别说火绳枪,就是此时镇南军中使用的后膛步枪都需要密集射击,才有一定几率射中敌人。
因为两百米的距离,弹道会出现明显的改变,只要枪抬高一点,可能就会射到天空上去。
低一点就会射到地面上去,并不是枪能射多远,就能打中多远的人。
所以南明军队这一边打的噼里啪啦的热闹,但对骑兵队伍并没有造成丝毫的伤亡。
“下马!”骑兵百总命令骑兵下马,准备射击。
骑在马上射击虽然轻松灵活,但准头却是没有站在地面上好。
很快,五十骑兵下马排成两队,枪摆正,“砰砰——”接连不断的射击枪响在旷野回荡。
有几个倒霉的南明步兵被射中,直接倒在地面上。
就算镇南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但两百米射击命中率还不是很好。
可能是马枪短了点,让射出的子弹变得不稳定起来。
步枪枪管长一点,弹道也更加稳定一点。
这个距离,考虑的已经不是枪性能的问题,而是射手训练程度和技术问题。
百总手上都是配备有望远镜,也是看到自己这边的火枪并没有给对面造成什么伤害。
所以直接下令道:“往前五十米。”
原本下马的火枪手转身开始上马,而在后面候命的骑兵则是向南明军队靠近。
战场上自然是不可能带着卷尺什么的东西,量双方距离有多远。
骑兵到底前靠近多近距离,全都是领兵百总感觉。
不过这些军官都是经过训练,骑马大致跑多少米,心中还是有数。
很快,骑兵在南明军队一百五十米上下位置下马,这个距离,对面人变大不少。
“砰砰砰——”
突然,从南明朝廷队伍中来火炮射击的声音,这是南明军队随军带的虎蹲炮。
这东西真打到人群中,也是能给敌人制造两三人的伤亡。
不过命中率也是很迷糊,除非打出的是散弹珠子,但要是打出的是散弹珠子,威力又不足以突破马军身上铠甲。
“下马!列队。”镇南军百总高声下达命令。
而此时,在另一边的百人骑兵队伍也是靠近上来。
没过多久,骑兵队伍这边就展开了反击。
随着一阵火枪声响起,南明军队不断出现伤亡,一百五十米和两百米有明显的差距,命中率呈直线上升。
另一支骑兵队伍更是大胆,直接靠近南明军队百米距离。
百米射击,都不太需要瞄准,只要将枪端正来,就能命中百米外的密集人群。
南明军队不断遭受伤害,军队士气慢慢瓦解。
都不用领队的参将指挥就开始往后退。
对此,领队的许参将并没有说什么,因为许参将早就带领家丁跑了。
前后交战不到半小时,上千的人马就被击毙一百多人,这种伤亡让南明军队无法承受。
不过这次领军的将领已经算很优秀,历史上吴三桂的老爹吴镶在看到后金人马的时候就开始逃跑。
看到南明军队逃跑,骑兵很快上马追上去,人还是没有马跑得快。
南明朝廷的军队很快被追上来。
最后只有一小部分的溃军跑进三里外的一处小镇上,躲避镇南军骑兵。
镇南军的骑兵也没有进入镇子,而是带着几百俘虏就离开。
另一边,前方新野城的一支千人南明军队遭遇同样的情况。
两支千人队败退的消息,很快就传回邓州城内。
此时,五千准备前往瓦店的南明军队还在准备出城的事情。
外出的两支军队这么快败北回来,让卢象升也没有想到,这让他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好。
两支外出的军队不但没有拖住四散在周围的骑兵,反而让驻扎在附近的北朝军队变得警戒起来。
卢象升在城门头上来回踱步。
就在这时候,只见一探子快速靠近过来,探子急匆匆的禀报道:“巡抚,北面发现三支骑兵在活动,军队出城可能会被碰到。”
听到这,卢象升只能下令:“军队暂停出城。”
就这样,卢象升的计划还没开始执行,就胎死腹中。
这证明一件事情,有时候好的计划,也是配合相应的军队才有机会成功。
卢象升这边没出城就失败,另一边韩六的两万大军已经全面占领樊城。
此时在汉江边上,就能看到对面襄阳城。
江河还是挺宽的,就算现在是秋季枯水期,也一定要有船才能过到对面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