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武皋城关,巨石砌垒,墙厚池深。

门楼高大,随风招展的纛旗下,刀枪林立人影重重,三百名身着黑色铁甲的士兵,矗立在城楼四周。

踏踏,沉重的脚步声响起,一群将领簇拥着李信走上望台,远眺城外鲜卑大营。

午时日烈,城外风景正好,一望无际的荒原上,是密密麻麻的白色鼓包点缀其上,东西绵延数十里。

值此午时日中,城外大营炊烟阵阵,成百上千的白色烟柱冲天而起,直接遮蔽了北方的天空。

单是从帐篷规模,与那滚滚的灶火浓烟来看,此刻聚集在武皋关外的鲜卑人至少有四十万众,甚至还可能更多。

看到这里,李信心中不由一阵沉重:“鲜卑人的军事底蕴,比我们预估的还要深厚!”

“想要将和连打发走,恐怕要废上一些功夫...”

要知道夏军只有不到十六万的正规军,而并州现在能动员的战兵编制,不足十万人。

可以说单是中部慕容威,便足够李信喝一壶的,更何况鲜卑人后续正在源源不断的增兵...

李信对鲜卑人的忌惮,不是没有道理的…

其他散落在大漠的小种不算,单是东西中三部与弹汗山王庭,随便拉个出来,都是北方一雄...

并州幽州乃至河套,这三地东西绵延上千里,本来是纵深优势。

但此时北方第一道防线直接崩溃,而冀州尚在朝廷和黄巾手中,夏军的燕赵战略尚未完成。

幽州就像是单独向东伸展出来的臂膀,鲜卑人从北方来攻,空有千里之纵而没有千里之深。

这种情况下李信治下地盘就是四处漏风,鲜卑人可以从高阙、武皋、雁门、代郡、代郡上谷、渔阳、乃至右北各个地方发起进攻,夏军只能疲于应对在战略上直接处于被动。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长城各段要塞,对北方的重要性,若是长城防线不崩,夏军自然可以从容调兵北上。

围绕着几处关键节点作战,但是如今兵力不及地理优势不在,可谓是处境极其不妙。

除非李信愿意放弃幽州,或者以弱势兵力主动出击,若不然就只能被动挨打。

想到这里,他不由将目光转向四周:“鲜卑势大,此番大举来犯,不好对付!”

“今又屯重兵于关外,僵持对峙图耗日久,诸位以为该如何退敌…”

“这!”众将呐呐无言,若是以前他们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来一句,干他酿的。

但是经过王修事件之后,军中气氛便开始有些沉闷了,就连狗头军师逢纪都心中惴惴,不敢出声。

城楼上气氛闷然,臧霸、伊礼、孙观、吴郭、韩忠、石勒等武将沉默不言,外围的王雄梁习等长城旧部更加没有资格出言。

眼见众人无言,李信只好将目光转向首席谋士:“文和,汝可有退敌之策!”

即被点名,贾诩也不再沉默,他微不可察的扫了眼周围沉默的众将。

然后出列道:“主公,鲜卑人突然南下目的不明,但以诩之见其所图者无非是女人、奴隶、财物…”

“如今北方延县之地,大都被其劫掠一空,所得女人财货颇丰,我军只需严守不出,僵持日久,胡人自退…”

根据以往的百年经验来看,胡人南下打草谷大多都是抢掠一番,如今长城延边的财物人口皆被霍霍而空。

再加上夏军主力已经北上武皋,鲜卑人破城无望,自然会知难而退。

只不过李信对此不是很满意,他也不想在北方与鲜卑人耗下去,因为对方能折腾,夏军却耗不起。

中原局是瞬息万变,黄巾已经是强弩之末,覆灭只在早晚之间。

这个是时候李信只想攻城掠地增强实力,而不是与鲜卑人耗在在北方。

他目光幽幽:“若要早日快退敌,如何?”

贾诩早有预料:“主公若想早日退敌,当主动出击,或割肉喂狼!”

李信再问道:“主动出击,若何?”

“若主动出击,则调徐晃军团北上,在令高阙驻军出关,打一场大战硬仗,如此鲜卑人得不到好处自然知难而退…”

“嗯!”李信轻哼一声,不置可否。

若夏军全力出击与鲜卑人正面大战交锋,先不说谁谁胜谁负,但战事肯定惨烈血腥…

到时候双方损兵折将,两败俱伤,这种情况下都讨不了好。

正面战场厮杀争锋,拼的就是流血与牺牲,任你百般计谋,最后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当初平原决战的惨烈犹在眼前,而今北地双方都不是善茬,鲜卑人骁勇善战,夏军同样军纪森严,大战起来就只能是血流漂橹伏尸原野。

鲜卑人得不到好处,又损伤惨重,正常情况下肯定会知难而退!

只不过李信并不想与鲜卑人正面交锋,也不想与对方死磕僵持。

所以他并没有立即决定,而是复问道:“割肉喂狼,若何?”

贾诩微不可察的扫了一眼四周诸将,而后幽幽对着身后一名文士道:“德容,汝所言喂狼之策,试言之…”

“军师!”与此同时,一名身着藏青色长袍的青年文士,猛然出列。

他叫张既,原属逢纪麾下三贱客之一,生的不说玉树临风,也有些随意。

高瘦的身材衬出五官的生硬,黑亮眸子中隐约有光,他知道如何在北侯面前留下深刻的印象就看这一次表现了。

想到这里,便不敢怠慢,急忙上前拱手见礼:“小的张既,见过侯爷!”

“见过诸位将军…”

“张济?”闻言李信眸目一眯,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一青年:“汝有何策,可尽管道来!”

面对李信这种心思复杂,态度难测的屠夫,张既心中不自觉的有些冒汗。

他深吸一口气,理了理心中思绪,而后道:“吾所言割肉喂狼,便是谴一能言善辩之士,携美姬重礼至鲜卑大营,求见胡人单于!”

“向其言明厉害,然后道歉服软,再贿以财物、赂以美人、割地称臣以求和平...”

“嗯!”听此言,李信眉头一凝,看向眼前干瘦的青年:“此策是汝想出来的!”

闻言,张既精神一震:“北侯,此策确实是吾所想,祭酒大人曾言是一快速退敌之法...”

其实割肉喂狼还真是张既自己想出来的,只不过那是在贾诩提点下逐渐完善的,对于其中得失张既自然清楚不过。

但那又如何,他既然依附于祭酒大人,那就要有为大人分忧的心,这是作为心腹手下的觉悟。

更以贾大人的智慧,所提点的策略必然有其可取之处,若北侯果真重视采纳,他张既青云直上指日可待。

事实上割肉之策不失为迅速退敌的好谋略,李信心中虽然不喜,但作为一名合格的统帅,必须要学会权衡其中利弊。

第一策依托各地坚城固守僵持,这点被直接被他排除在外,更不想拖延。

想要短时间内退敌,只有主动出击或割地贿赂两点可选,当然或许有更多选择,但贾诩只给了三策。

除了三策,李信又想不出来其他方法,这个时候自然有些踌躇。

主动出击与鲜卑人拼伤亡,士兵损失惨重又得不到好处,正常情况下有大概率会撤军。

割地贿赂同样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因为长城边地,乃大汉疆土,本来就不在李信掌控范围。

这种情况下,慷他人之慨自然没了顾虑,最多只是损失点财物罢了。

若送些美人,赔点款割点地,就能换来和平,几乎是最实惠的办法…

且历代中原王朝,面对游牧民族的骚扰,也多行此策。

如今张既出言,只不过是旧事重提,把前人成功的经验,与道路,重新走一遍罢了…

想到这里,李信眉头舒展,心中已经有了些许领悟...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大秦:我杀敌就能变强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断绝关系后,偏心王府悔不当初沧桑百年第一部尘途雕弓落流氓县令:抢个女帝回家过年一觉醒来变赘婿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赘婿重生,我以棋子弈苍生最后一个道士Ⅱ战国野心家迪迦之重生怪兽春秋鲁国风云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为嬴政打穿蓬莱,打造仙秦帝国兵锋王座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秦昊是什么小说夜君太子镇西王:天下霸业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曲速引擎爆炸,称霸地球副本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大唐扫把星牧纨修仙者降临,我开启了仙秦重工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千金令,魔王的小俏妻重生范进,我要做状元他能气死周瑜,你管这叫莽夫?游行在古代我是大明瓦罐鸡从唐开始的克苏鲁三国突将扼元汉末少帝钢刀连皇权王座神医傻妃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谍云重重大唐闲散王爷枪械主宰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皇明朱慈炲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道光一统寰宇快穿之教主难追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