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鬼谷子七十二术中有“养虎为患”这一计谋。
从字面意思理解,“养虎为患”是说如果纵容敌人,就如同养老虎一样,最后会给自己带来祸患。这一计谋主要是一种策略警示。
在实际运用场景中,它提醒人们对于潜在的威胁不能掉以轻心。比如在复杂的竞争环境或者军事对抗、商业竞争中,当面对有野心的对手时,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或者疏忽,而对其进行扶植或者放纵。如果对手是一个有巨大威胁的势力,过度的姑息或者帮助对方成长,最后会导致己方陷入绝境。就好像在一些历史故事中,有些国家在面对周边有野心的势力崛起时,没有及时遏制,反而给予其发展的机会,最后遭到对方的反噬。
历史上养虎为患的例子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1. 丁原与吕布:东汉末年,丁原是并州的骑都尉,他发现吕布勇猛异常,便将其留在身边作为主簿,对他非常亲近。然而,丁原只看到了吕布的勇猛,却忽视了他恶劣的品行。后来,董卓为了争夺权力,用一匹赤兔马和重金收买吕布,吕布毫不犹豫地背叛并杀掉了丁原,转而投靠董卓。
2. 韩馥与袁绍:东汉末年,凉州军阀董卓入主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封韩馥为冀州牧,袁绍因废帝问题与董卓决裂,逃往渤海,被董卓封为渤海太守,受韩馥节制。韩馥觉得袁绍来头大不好控制,但顾念自己曾是袁家的门生,不好对袁绍下手,结果养虎为患。袁绍写信给公孙瓒,让他攻打韩馥,韩馥在手下人的劝说下,竟然将冀州拱手让给了袁绍。
3. 唐玄宗与安禄山:安禄山本是北方胡人,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收为义子,靠贿赂李林甫等人,仕途一路平步青云,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唐玄宗李隆基后期逐渐怠慢朝政、重用奸臣,对安禄山十分宠信。在杨国忠的紧逼之下,安禄山决定提前发动叛乱。由于事发突然,唐朝几十年不见战争,叛军所到之处望风而降,一度占领了长安、洛阳,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使唐朝人口减半、版图减半、经济倒退,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4. 宋徽宗与郭药师:北宋末年,金国崛起后疯狂进攻辽国,辽将郭药师被迫降宋,宋徽宗赵佶给了他很高的待遇,让他知涿州诸军事,打算把他作为抵御金兵的屏障,还为他供应充足的粮草,使郭药师收揽败军达十万人以上,成为封疆大吏。然而,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郭药师降金,并作为金兵的先锋侵宋,由于他对宋朝非常了解,完美避开坚城直抵汴州城下,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5. 梁武帝与侯景:侯景起势于北魏六镇起义,投靠了尔朱荣,北魏一分为二之后又投靠了东魏丞相高欢。高澄嗣位之后决定夺取侯景的兵权,侯景干脆起兵谋反,西魏宇文泰不敢收留他,于是他投靠了南朝的南梁。梁武帝萧衍收留了侯景,并指望他对抗北朝。后来萧衍中了高澄的反间计,侯景再次谋反,叛军长驱直入包围了建康城。各路援军缺乏统一指挥隔岸观火,侯景最终攻破都城,饿死了萧衍,南梁也逐渐走向灭亡。
6. 李成梁与努尔哈赤:李成梁是明朝辽东总兵,治理辽东30多年,多次击败蒙古和女真。他在带兵剿灭女真首领王杲的儿子阿台时,意外杀掉了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此后,李成梁对努尔哈赤采取了扶植的态度,刻意帮助他壮大实力,以遏制更强大的海西女真。结果努尔哈赤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统一了建州五部。李成梁死后,努尔哈赤发布讨明檄文“七大恨”,正式对明朝宣战,最终敲响了大明王朝的丧钟。
7. 熊文灿与张献忠:崇祯帝在面对层出不穷的起义军时,好不容易把张献忠击败,将其逼入绝境,甚至一度差点杀了张献忠。但熊文灿一力主张招安张献忠,导致崇祯帝做出错误判断,让张献忠缓了过来。之后张献忠再次反叛,明朝军队越发陷入被动,最终难以扭转局面。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养虎为患”的计谋有以下几点启示:
人才管理方面
- 谨慎招聘与任用:企业在招聘和选拔人才时,要全面考察其品德、价值观和忠诚度。不能仅仅因为员工有突出的业务能力就忽视其潜在的道德风险。例如,对于关键岗位的人才,除了专业技能考核,还要进行背景调查和性格评估。若招聘到有不良动机的人,可能会泄露公司机密、破坏团队协作或者带走客户资源,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 合理激励与约束:当员工展现出较强的能力时,要合理地给予激励,如晋升、奖金等,但同时也要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比如,通过完善的合同条款、竞业禁止协议等,防止员工在掌握核心资源后,因外部利益诱惑而损害公司利益。
竞争与合作方面
- 关注竞争对手动态: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不能对竞争对手掉以轻心。如果企业在某一领域处于优势地位,不能盲目地帮助潜在竞争对手发展。例如,当有新兴企业进入市场时,不能轻易地分享核心技术或商业策略,否则可能会培养出一个强大的对手,威胁自身的市场份额。
- 谨慎对待合作伙伴:在企业合作过程中,即使双方目前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也要时刻警惕合作方的发展战略变化。如果合作方的发展方向可能对自己不利,要及时调整合作策略。比如,当合作伙伴开始涉足与自己核心业务冲突的领域,或者与自己的竞争对手建立紧密联系时,企业需要重新评估合作的风险。
企业内部管理方面
- 防范内部小团体:企业管理者要注意防止内部形成一些有不良企图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背道而驰,如同企业内部的“毒瘤”。管理者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同时加强内部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小团体的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