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里是福利院,其实就是一所包吃包住的学校,所以在孩子的挑选上面,我也有一些要求。一是残疾儿童我不要,抚养残疾儿童是组织的事情,我不会参与。二是年龄太小的我不要,年龄太大的我不要,年龄就限定到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岁数上。
我们招收的宗旨是烈士子女优先、女孩子优先。这不是我想专门招收女孩子,是女孩子被遗弃的比较多,被人收养的还少,我这也算是给组织解决困难了。
人数也不可能太多,按照房屋的建筑规模来算,我觉得也就能容纳个三百左右名孩子。
在教职工上,我就不负责招聘了,还是由区里负责吧,工作关系也落到区里吧,我们这里毕竟是农村户口,估计有很多人会不愿意来这里工作,工作关系落到了区里的话,就比较容易招聘一些。
当然,工资钱肯定是由我来出的。”
李阳这么做其实有自己的考虑,现在的工人可是终身制,即便是退休了,退休工资也要由原单位发放,现在还好说,大家都是这么做。
真要是等到改开了,别人随便花点钱,就可以把工厂、公司的给买了,然后把退休工人、年龄大的工人顺便也就辞退了。
自己这边还要跟国有企业一样,承担着那么多的社会责任,根本就竞争不过那些私营企业。要是工人的工作关系落到区里的话,将来工人退休了,也是归区里负责发放养老金。福利院这里只要不再进新人,就完全没有负担了。
等到有一天不再安置孤儿,福利院破产清算,李阳作为福利院的唯一产权拥有人,这些土地自然就划归到了李阳名下。
“想好福利院叫什么名字了吗,还要抓紧时间去民政那里跟福利院注册名称。”
“叫十八子福利院如何,也是李家福利院的意思。”
李阳还真的考虑了福利院叫什么名字。叫李家福利院,名字不但土,还容易引起误会。
反而叫十八子福利院,不但不容易引起误会,而且一旦有一天,李阳凑齐了十七个或者十八个媳妇,就说是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也不知道丫头们会高兴还是会生气。
确定了福利院的名称,李阳和李芳又聊了一会,从车里拿了一条五花肉、几袋奶粉和一些水果,扔给了李芳以后就走了。
看着放在李芳自行车上的五花肉,李阳也想吃了,今天回去就做红烧肉吃。
回到家的李阳,先去看了看几个孩子。几个孩子跟着王奶奶和李婶在蔬菜大棚里面忙乎,一会拔根杂草,一会摘一个黄瓜。
“都过来排好队,爸爸给你们发糖了。”八个孩子,四个儿子四个女儿,男孩一对女孩一对。
李阳先从女孩开始发放,抱一下孩子给两块奶糖,等发完了,对着李玉峰和李茹莹说到:“玉峰、茹莹,你们两个照顾好弟弟妹妹们,爸爸去做饭了。”
“爸爸去吧,我会看好弟弟(妹妹),今天要给我们做肉吃。”
“吃肉。”
“吃肉肉。”
“吃大虾。”
孩子们七嘴八舌开始要好吃的了。
“行,今天爸爸给你们做一顿丰盛的晚餐,让你们一起吃个够。”
李阳进了厨房,把要用到的食材从空间里拿了出来,想了想,拿起菜刀,切了两条五花肉,每条也就一斤左右,拎着来到了大棚。
“王奶奶、李婶子,给你们两家一家一条五花肉,没多少,你俩也别嫌弃。”
“李阳,这可使不得,现在的猪肉,在黑市都要九块多钱一斤了,你这一条得有一斤多,太贵重了,婶子可不敢收。”李婶子连忙摆手拒绝,现在的猪肉太珍贵了,别说这种上好的五花肉,就是瘦肉也要九块多一斤。
“李阳,快拿回去给孩子们吃,现在买点肉可不容易。听我孙子说,连门市部那边,几天也进不了一回猪肉。”王奶奶也摆手拒绝了。不是不想要,是真的不好意思,太贵重了。黑市上一块大洋都买不来一斤猪肉。
“王奶奶、李婶子,拿着吧,我家不缺这些,而且猪肉也会很快就恢复供应,价格也会很快就下来,”既然不用再靠着食品还账,市场上恢复猪肉供应也是早晚的事。
即便这三年的粮食收成不好,粮食和副食品的供应会有所下降,也不会到了上一世那样,猪肉要卖十五块钱一斤的程度了。
“李阳,你说的是真的。粮食要恢复原来的定额了。”
“是我猜测的,不过也八九不离十,即便恢复不到全定额的状态,也会恢复到原来的八九成以上。”
“那敢情好,每个月才给原来七成的粮食定额,家里是真的不够吃,看见孩子们饿得哭,我这心里也不好受。”
“是呀,大家的心理都不好受,慢慢熬吧,日子会好起来的。”李阳能帮的也就这些了,现在这样还不能把经济搞起来,李阳也不再相信这帮人搞经济的能力了。
上一世,李阳也是通过网络来了解的这个时代。看到的都是一些人的言论。比如说有些人只会搞斗争,不会搞经济,而李阳现在看到的,是一些所谓会搞经济的人,排名都在前排的位置。
而自己经历过的八九十年代,经济也没能好到哪去。八八的物价闯关失败、九十年代严重的通货膨胀、九九的南馆被炸连个屁都不敢放。五千万工人成了自由职业者,这些都在李阳的脑海里记忆犹新。
八零的时候,东风快递已经能飞八千公里了,到了九九,已经是二十年过去了,还是才飞八千公里。
还有那混乱的社会秩序和大量的贪官污吏。想想都是泪。
李阳把两条肉硬塞给了王奶奶和李婶子,自己回去做饭了。
晚饭的时间,王奶奶一家人围坐在餐桌边,吃着盆子里的土豆炖肉,一家人你推我让,还不停的说着感谢的话。
炖猪肉的香味,飘出了门窗,来到了隔壁聋老太太家。正在喝着糊糊的聋老太太不由得放下了碗筷,鼻翼不停的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