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的阳光,热烈而慷慨,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然而,在这蓬勃发展的景象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小小的,却又至关重要的难题——刀剪不足。
这可不是小事。做饭,要切菜切肉;缝衣,要剪线裁布;开荒,要砍柴割草……
这刀剪,简直就是南泥湾军民的“左右手”啊!
可现实是残酷的。带来的刀剪早就用得不成样子了,有的缺了口,有的卷了刃,有的甚至连个囫囵个儿都没有。想买新的?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又地处偏远,有钱都没地儿买去!
“这菜刀钝得,跟石头似的!”炊事班老王,挥舞着一把缺了口的菜刀,跟一根硬邦邦的萝卜较劲,“这要是有把好刀,哪用得着这么费劲!”
“我的剪刀也早就坏了,这衣服破了个洞,都没法补!”缝纫组的李大婶,拿着一把锈迹斑斑、几乎合不拢的剪刀,一脸无奈。
“这地里的杂草长得比庄稼还快,可没有一把好镰刀,咋除草啊?”老乡蹲在地头,望着疯长的杂草,愁得直叹气。
吴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没有趁手的工具,生产效率怎么提高?生活质量怎么改善?这可不行,必须得想个法子!
“刀剪……刀剪……”吴龙一边在窑洞里踱步,一边喃喃自语。
他知道,这刀剪是铁做的,可南泥湾缺铁啊!这可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突然,吴龙的目光落在了墙角的一堆破烂上。那是战士们从战场上捡回来的,有敌人的破头盔、烂枪管,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铁疙瘩。
“这些……能不能用来打刀剪?”吴龙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希望。
他立刻找来李位和赵连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用这些废铁打刀剪?这……能行吗?”李位看着那堆锈迹斑斑的破烂,有些迟疑。
“试试吧,总比没有强!”吴龙斩钉截铁地说,“咱们南泥湾,啥时候缺过办法?没有条件,咱们就创造条件!”
赵连长一拍大腿:“对!吴教员说得对!咱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说干就干,一场轰轰烈烈的“废铁回收大行动”在南泥湾展开了。
战士们和老乡们,就像一群勤劳的蜜蜂,在战场上、在田野里、在窑洞周围,四处搜寻着一切可以利用的废旧钢铁。
他们把敌人丢弃的破头盔、烂枪管,还有那些不知道从哪儿来的铁疙瘩,都一一捡了回来。
他们还把那些已经无法使用的破旧农具,比如断了的犁铧、缺了口的锄头,也都收集起来。
甚至,连那些散落在地上的铁钉子、马蹄铁,也被他们小心翼翼地捡了起来。
“这些可都是宝贝啊!”一位老乡乐呵呵地说,“别看它们现在不起眼,等咱们把它变成刀剪,那可就派上大用场了!”
在收集废旧钢铁的同时,吴龙开始着手解决锻造的问题。这可是个技术活儿,没有专业的设备和工具,根本没法进行。
“咱们这儿,谁会打铁?”吴龙问。
“我会!”人群中,一个头发花白、身材精瘦的老汉站了出来,“我叫王建,以前在老家就是个铁匠。”
吴龙大喜过望,连忙把王建请了出来。
“王师傅,您可真是咱们的‘及时雨’啊!”吴龙紧紧握着王建的手,激动地说,“咱们南泥湾能不能造出刀剪,可就全靠您了!”
王建笑了笑:“吴教员,您放心,我这把老骨头,还能使上点劲儿!不过,这打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没有铁匠炉,没有鼓风机,这铁可烧不红啊!”
“这……”吴龙也犯了难,这铁匠炉和鼓风机,可不是说有就有的。
“不过,咱们可以自己动手,搭一个土炉子!”王建说道,“我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就见过这种土炉子,虽然简陋了点,但也能用。”
“好!就这么办!”吴龙当机立断,“咱们立刻动手,搭炉子!”
在王建的指导下,战士们和老乡们一起动手,用泥土和砖块,在空地上搭起了一个简易的土炉子。他们还找来一些破旧的皮口袋,改造成了简易的鼓风机。
这土炉子虽然简陋,但只要火烧得旺,也能把铁烧红!
一切准备就绪,锻造就开始了!
王建把废旧钢铁放进土炉子里,然后让几个身强力壮的战士轮流拉动鼓风机。
“呼哧……呼哧……”
在鼓风机的作用下,土炉子里的火苗越烧越旺,把废旧钢铁烧得通红通红的。
王建用铁钳夹住烧红的铁块,放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然后抡起大锤,用力锻打起来。
“当!当!当!”
锤声震天,火星四溅,场面蔚为壮观。
王建一边锻打,一边讲解着锻造的要领:
“这打铁啊,可不是光有力气就行,还得掌握好火候和力道。火候不够,铁打不透;火候过了,铁就容易烧坏。这力道也得均匀,要一锤一锤地打,才能把铁打出咱们想要的形状。”
在王建的指导下,战士们也纷纷拿起锤子,跟着他一起锻打起来。
经过反复的锻打,原本形状各异的废旧钢铁,逐渐变成了刀坯和剪刀坯。
“这刀坯和剪刀坯打好了,接下来就是淬火了!这淬火可是个关键步骤,能让刀剪更坚硬、更锋利!”
王建把打好的刀坯和剪刀坯再次放进土炉子里烧红,然后迅速夹出来,放进冷水里。
“嗤——”
一阵白烟升腾而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铁腥味。
这淬火的次数和时间也要掌握好,不然刀剪就容易变脆。
淬火完成后,就是打磨和开刃了。战士们和老乡们找来各种各样的石头,开始给刀剪打磨和开刃。
“这打磨和开刃,可是个细致活儿,要有耐心。”王建说道,“要一点一点地磨,才能把刀刃磨得锋利。”
经过一番精心的打磨和开刃,一把把“南泥湾牌”刀剪终于诞生了!
这些刀剪,虽然看起来有些粗糙,甚至有些笨拙,但它们却凝聚着南泥湾军民的心血和汗水,也寄托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哈哈,咱们的刀剪终于造出来了!”战士们和老乡们举着自己亲手打造的刀剪,欢呼雀跃。
“这刀剪虽然丑了点,但肯定比那些破烂货强多了!”
“就是,这可是咱们自己造的,用起来肯定顺手!”
“这下咱们的‘南泥湾铁匠铺’可算是开张了!”
大伙儿迫不及待地试用了起来。
炊事班的战士们用上了新菜刀,切菜的速度快多了,做饭的效率也提高了。
缝纫组的大婶们用上了新剪刀,缝补衣服的速度也快多了,做出来的衣服也更精细了。
农民们用上了新镰刀,除草、收割庄稼更得心应手,丰收更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