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不周不知疲倦地向前走着,时间仿佛凝固一般,然而前方依旧没有出现尽头的迹象。他停下脚步,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这条路究竟通向何方?为何如此漫长?”思索片刻后,他决定再次施展神通,将自己的神识尽可能地向外扩散开来。
只见李不周双目微闭,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他的眉心处喷涌而出,如同一股无形的洪流迅速向着四周蔓延而去。随着他不断加大力度,这股神识逐渐覆盖了更远、更宽广的范围。
过了一会儿,李不周缓缓睁开眼睛,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之色。原来通过这次更为深入的探索,他终于发现了这个洞道的秘密——它竟然是以一种 S 形状的路径螺旋形围绕着整座山体向下延伸!这种奇特的构造让他不禁感叹这鬼斧神工奇迹,绝对是某位先贤大能开辟的洞府,说不定又是一桩重大的机缘了。
又马不停蹄地向前行进了大约半个小时之久。此时,终于来到了这条道路的尽头。
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仅有两个平方米左右大小的平台。这个平台虽然面积不大,但却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平台之上,赫然矗立着三扇巨大的石门。这三扇石门不仅造型完全一致,而且从外表看上去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它们就那样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有缘之人前来开启。
面对这三扇一模一样的石门,人们不禁陷入了沉思:究竟哪一扇石门才是通往未知世界的真正入口呢?每一扇石门都散发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让人难以抉择。一时间,整个场面变得异常安静,只有洞顶上滴水落地的声音。而从洞道石壁上汇聚下来的流水却是从一处裂隙流去了不知处。
李不周暗暗思忖琢磨,也不敢轻易做出决定,生怕选错了门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和后果。
他皱了皱眉,深吸一口气后,再次将自己强大的神识如潮水般释放出去,试图对周围环境做更深入的探察。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汹涌澎湃的神识竟然如同撞上了一堵坚不可摧的墙壁一般,硬生生地被阻挡在了三扇神秘的石门之外!
“嗯?”他心头一惊,不禁喃喃自语道:“难道这里设有能够隔绝神识的阵法禁制不成?”想到此处,他的眼神变得愈发凝重起来。要知道,以他如今的修为和神识强度,普通的障碍根本不可能如此轻易地就挡住他的探测。可眼前这三扇看似平凡无奇的石门,居然能让他的神识无功而返,足见其中所蕴含的玄机绝对非同小可。
然而,此时此刻,无疑成为了一个能够充分展现自身实力与才能的绝佳时机!李不周心思暗想,想要亲眼见证这场激烈对决究竟鹿死谁手——到底是那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符阵宗传承更为强大呢?还是这笼罩四周、充满神秘色彩且令人望而生畏的禁制略胜一筹呢?此时的他也是心生紧张地注视着眼前即将展开的惊心动魄一幕。
只见李不周双目微闭,双手掐诀,口中念念有词,开始全力运转起自身所修炼的功法来。随着他体内灵力的不断涌动和汇聚,一股强大的力量逐渐凝聚在了他的掌心之中。
紧接着,李不周猛地睁开双眼,同时双掌向前推出,几道凌厉无比的劲力如闪电般激射而出,直直地轰向那被尘土覆盖着的石门。
只听“哗啦”一声巨响传来,那几道劲力竟然化作了数股水流,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刷而去。刹那间,尘土飞扬弥漫,但很快又被水流冲散开来,纷纷扬扬地洒落一地。
待尘埃落定之后,李不周定睛一看,这才惊讶地发现,原来那三扇看似普通的石门上面,居然布满了密密麻麻、犹如蛛网一般错综复杂的符文。这些符文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某种神秘而古老的力量。
他瞪大双眼,紧紧地盯着眼前那三扇巨大的石门。只见石门与门框之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各种奇异的符号和线条,这些符文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极其错综复杂的图案。
每一个符文都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拥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一般。它们相互连接、缠绕,构成了一个个神秘莫测的符阵。有的符文形如飞鸟,展翅欲飞;有的则宛如游龙,蜿蜒盘旋;还有一些像古老的图腾,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
仔细观察之下,他不禁心中暗惊。这石门上的阵法符文竟然如此复杂,即便是与闻名天下的符阵宗所擅长的那些精妙阵法相比,恐怕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要想破解这样一座石门上的阵法,绝非易事。
然而,要知道,所谓任何复杂的事物其实都只是相对而言罢了。就如同那句广为流传的俗语所讲:“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这意味着对于那些觉得困难重重、无从下手的人来说,面对复杂的情况往往感到束手无策;但相反地,对于那些精通其中门道、掌握了解决方法和技巧的人而言,再繁杂的事情也能迎刃而解,变得轻而易举。所以说,复杂与否并非取决于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而是更多地取决于我们自身对它的认知水平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高低。
李不周全神贯注地沉浸在符阵宗那浩如烟海的传承之中,他的双眼犹如两道闪电,快速而精准地扫视着每一页古老的典籍和秘传。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隐藏着关键线索的角落。
经过长时间的寻觅,终于让他发现了一些与眼前石门上符文呈现出相似规律的记载。他的心跳不禁加快了几分,仿佛已经触摸到了解开这神秘石门之谜的钥匙。
紧接着,李不周小心翼翼地将石门上的符文逐一与所找到的相似规律进行比对。这个过程需要极度的耐心和专注力,因为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整个推理走向错误的方向。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原本看似毫无头绪的符文逐渐在他的脑海中清晰起来。他成功地找出了其中诸多相同之处,并按照这些共同点将它们巧妙地归为一类。
完成这一步之后,李不周并未停歇,而是如法炮制,继续运用这种类似的方法对剩下的符文展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