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平在得知锦衣卫截获的密报后,脸色阴沉地坐在书房内。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冷声道:“看来沈正华与赵青云等人背后确有隐秘动作,不只是朝堂争论,而是已经威胁到了我的根基。”
他转头对站在一旁的刘坤说道:“沈正华之流不过一群迂腐书生,但赵青云,这个新晋进士,却似乎是一颗暗棋。我怀疑,他就是当年李景荣的余孽,必须尽快除掉。”
刘坤一凛,拱手应道:“大人放心,我会安排人手,密切监视赵青云的一举一动,伺机而动。若他露出破绽,立刻将其抓捕。”
张维平点点头,目光闪过一丝狠厉:“不仅如此,边疆那边的局势也要尽快处理干净。薛逸风送出的证据虽然被截下,但他们显然还掌握了其他线索。派人去边疆,传令刘世安,清除一切隐患。”
与此同时,张维平意识到朝堂之上的形势正在悄然转变,太子的动向尤其引起他的注意。他对身边心腹文士陆敬南说道:“太子那边,你要多加留意。他似乎正在与沈正华等人接触,这对我们来说不是好兆头。”
陆敬南轻声道:“太子的想法早已显露,若不加以引导,恐怕会威胁到大人的布局。”
张维平冷笑道:“太子不过是一个书生心性,尚不足惧。我们可以暗中推动几件事,让他卷入一些无关紧要的争斗,削弱他的威望。”
陆敬南低声问道:“是否需要让陛下知晓太子的不满?”
张维平摇头:“皇帝心中自有权衡,若太子失去信任,对我们未必有利。现在的关键是让太子失去民间的支持,同时将沈正华那一派孤立。”
次日,京城传出一条消息,某地工部负责的河堤工程出现重大问题,导致洪灾泛滥,数百百姓流离失所。张维平借机在朝堂之上大做文章,言辞犀利地质问沈正华。
“沈大人,你口口声声以民为本,但为何你工部治下的工程屡屡出现问题?今日的洪灾,百姓如何自处?”
沈正华冷静回击:“张大人,此事尚在调查之中,请勿轻下断言。若有官员渎职,本官绝不姑息,但若有人借机抹黑清流,本官也会严查到底。”
赵青云站在堂下,眉头微皱。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场洪灾或许并非偶然,而是张维平一手策划的陷阱,用以转移视线并削弱沈正华的声望。
朝堂争论不休,皇帝最终裁决,命沈正华查明河堤工程的问题,同时责令张维平协调赈灾事务。
赵青云下朝后,立即找到许文端,与他低声商议:“这次的洪灾,我怀疑是张维平的手笔。工部历来管理严格,怎么会突然出现这样的疏漏?”
许文端点头:“张党如今势大,为了扳倒我们一派,必定会不择手段。但我们若能找到洪灾背后的证据,或许可以将此事反转,削弱张党的威势。”
赵青云沉声道:“我会从民间入手,收集更多线索。许兄,你在朝中留意动向,必要时通知沈大人。”
两人分头行动,一场围绕洪灾的真相与政治斗争的较量再次拉开帷幕。
翌日,朝堂之上,张维平神情自若,丝毫未显昨日密议后的焦虑。待早朝例行事务议毕,他从容出列,手持一封奏折,语气沉稳却不失力度地说道:“陛下,微臣近日收到一份密报,言称有人在翰林院暗中联络地方势力,图谋不轨,实为朝廷隐患。微臣斗胆,恳请陛下派锦衣卫彻查此事,以肃清朝堂风气。”
皇帝坐在龙椅上,眼眸微眯,略带深意地扫视众臣。张维平的话语如同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一池涟漪,百官面面相觑,朝堂瞬间静谧无声。
听闻张维平之言,沈正华面色一沉,但他很快恢复镇定,拱手出列,声音铿锵:“陛下,微臣以为,若真有此等大事,应由三法司共同审理,方能确保公正。若仅凭密报便启动锦衣卫,恐致使朝堂动荡,百姓疑虑。”
此话一出,张维平嘴角微扬,带着些许嘲讽的笑意:“沈尚书所言虽有道理,但此事关系重大,三法司运转繁冗,恐怕难以及时制止隐患。再者,锦衣卫乃陛下亲军,其忠诚毋庸置疑,岂能让流言肆意传播?”
沈正华回以一礼,不卑不亢:“张大人所言甚是,只是陛下治国之道在于民心。若朝廷大肆排查,未必能稳住人心。微臣提议,不如先查明密报来源,待确认后再行处理,岂不更妥?”
皇帝微微颔首:“二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既如此,朕命三法司协同锦衣卫共同调查此事,务必速查速结,不得惊扰朝堂运转。”
朝堂散后,张维平回到府邸,立即召集心腹密谋。
“沈正华这老狐狸果然不好对付。”张维平眉头紧锁,“三法司的介入显然是他争取来的,但只要锦衣卫主导,这局我仍能掌控。”
一名锦衣卫头目拱手道:“大人放心,我已派人加紧盯住赵青云和沈正华等人。他们任何异动,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
另一心腹官员试探着问:“大人,若此事继续发酵,是否需要动用更直接的手段?”
张维平冷冷一笑:“必要时不惜一切代价。但眼下,我还不想撕破脸。我们要让沈正华他们知道,凡是与我作对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与此同时,在东宫,太子与数位心腹密议。
“张维平此人野心勃勃,处处压制清流,他若不倒,父皇何以信任清正之臣?”太子语气冷然。
一名太子幕僚建议道:“殿下,张维平与锦衣卫相互勾结,力量过于强大。若想动摇他的根基,必须找到他在边疆的罪证,或在朝中揭露他的暗中交易。”
太子沉思片刻,道:“我记得翰林院的赵青云,与沈正华关系密切,此人年纪轻轻便能取得进士头衔,且敢于与张党周旋,或许可以成为我东宫的助力。”
幕僚点头:“若能争取赵青云,或许能联合清流势力,共破张党。只是殿下需慎重行事,免得打草惊蛇。”
太子露出一抹冷笑:“放心,本宫自有分寸。张维平的嚣张气焰,该是削弱的时候了。”
张维平在自己的势力几乎无往不利时,突然被太子和沈正华等人形成的反对势力严重威胁。他能感受到自己所掌控的局势开始发生微妙变化,虽然朝堂上的各方势力依然在明面上互相牵制,但他能感受到从内外传来的压力。
张维平沉默了片刻,逐渐冷静下来。他深知,太子和沈正华的联盟背后,必定藏着他们对自己不满的根源。而今,若不采取果断的反击措施,不仅朝堂上的权力将被削弱,连自己曾经积累的根基都可能一夜间土崩瓦解。
“既然如此,我就要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这朝堂的真正主宰。”张维平低声自语,他的眼神渐渐凌厉,仿佛一道寒光透过窗外的月光,刺向远方。
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阵轻微的敲门声,随即一个穿着锦衣卫制服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行礼后说道:“大人,沈正华和太子一派的活动越来越频繁,看来他们已经开始有所动作。我们也得提前做好防范。”
张维平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笑:“让他们先闹,我们就让他们知道,究竟谁能掌控朝堂。即便他们联合起来,又能翻起什么大浪来?”
他深知,在这个权力的漩涡中,只有不断增加自己的力量,才是保住一切的唯一办法。张维平心中暗自盘算,自己必须彻底消除掉沈正华和太子的威胁,同时还得防止外界势力的干预。
于是,他指示手下去布置锦衣卫的密探,加紧对沈正华、太子等人的监视,并寻找机会挤压对方的空间。
在锦衣卫的密探反馈中,张维平发现沈正华和太子近期在私下里进行了几次接触,并且有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官员与他们关系密切的迹象。张维平立即让自己的手下将监视的力度加倍,并派遣信使去边疆联络刘世安,进一步加强对外的控制。
“沈正华,太子,你们以为能够通过联合对我进行打压吗?不过是自寻死路罢了。”张维平在心中冷笑道。
然而,就在张维平准备加大对太子与沈正华的打压时,他的一个秘密计划却被意外泄露。
正如张维平计划的那样,他在背后密切联系刘世安,试图加大对边疆的控制。而刘世安也曾是他的重要棋子,过去因张维平的资助和支持,刘世安的权力不断壮大。可就在张维平满以为一切顺利的时候,刘世安的部队突然发出了几封不寻常的信件,内容似乎暗示刘世安有所隐瞒。
这几封信的内容并未送到张维平的手中,而是被锦衣卫的探子从边疆直接截获。赵青云和薛逸风通过联系获得了这些信件后,迅速将其递交给了沈正华。沈正华看过信件后,意识到这里有巨大的问题,他开始怀疑刘世安的忠诚,而刘世安这一行为可能意味着他已经开始背离张维平。
“若真如这些信件所言,刘世安已经叛变,那张维平的底牌岂不是早已动摇?”沈正华心中隐隐有所察觉,立刻召集了赵青云和许文端,商议如何将这个消息进一步调查清楚。
“若刘世安真的背叛了张维平,那我们的机会来了。”赵青云眼中闪烁着光芒,暗自策划着接下来的行动。
经过几日的密切观察和调查,沈正华和赵青云终于确定了刘世安与张维平之间的裂痕,双方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刘世安的确在背后有自己的小动作,和边疆的部分将领私下达成了协议,甚至试图与某些敌对势力进行接触。
“刘世安果然没有忠诚可言,这一切都暴露在了我们的眼皮底下。”沈正华沉声说道,“如果把这一切公之于众,张维平的根基将会受到沉重打击,甚至可以引起整个朝堂的动荡。”
赵青云点了点头:“一旦这一切被揭发,张维平将毫无立足之地,朝廷和百姓必然会对他产生巨大的不满。我们必须尽快策划行动,趁机借此机会彻底改变局势。”
但这时,赵青云却又皱了皱眉,心中略有顾虑:“但我们也不能急于行动,毕竟刘世安的力量和影响力仍然很大,若贸然行动,恐怕会引来更多的麻烦。”
沈正华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压制刘世安,而是要寻找切入点,利用他和张维平之间的矛盾,慢慢将张维平的影响力压制下去。”
张维平收到锦衣卫刘坤的密报后,神情阴沉。他知道,太子近期频繁与清流官员接触,沈正华一派正在暗中集结力量,而边疆的证据随时可能成为致命一击。
他冷笑道:“太子还是按捺不住了吗?不过,他想撼动我的根基,未免太天真了些。”
张维平立即召集心腹,秘密布置反击计划。他心腹之中,以礼部尚书王三川和锦衣卫指挥使刘坤最为得力。
第二日早朝,张维平一改往日隐忍姿态,上奏皇帝道:“陛下,臣近日收到密报,边疆有部分官员私通敌军,意图谋逆。这些人居心叵测,甚至企图挑拨朝廷内部的和谐。臣以为,必须立即派遣锦衣卫清查此事,并惩治相关人员,以正朝纲。”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沈正华出列反驳:“张大人所言无凭无据,岂能以捕风捉影之事轻言谋逆?朝廷大事,需以民生为本,而非制造恐慌。”
张维平眼中闪过一丝得意,转身对皇帝说道:“陛下,沈大人言重了。臣并无意挑起朝堂纷争,只是此事关乎国本,若不彻查,恐怕外敌会趁机渗透。”
皇帝沉吟片刻,并未直接表态:“此事确实重大,需慎重处理。张爱卿,可有确凿证据?”
张维平躬身道:“臣愿以锦衣卫之名担保,绝不诬告无辜之人。”
皇帝目光扫过朝堂众臣,淡淡道:“既然如此,就命锦衣卫负责彻查此事,限期三月,务必交出结果。”
沈正华眉头紧锁,心中暗想:“张维平此计太过毒辣,他是要借机抹黑我等清流一派,甚至可能趁机清除异己。”
太子在自己的东宫内,接到了朝会上争执的消息。他握紧手中的玉笏,冷声道:“张维平果然早有准备,他想借边疆问题反击清流派,简直无法无天。”
东宫讲官郑承叹道:“殿下,张维平的势力盘根错节,连锦衣卫都在为他所用。若想扳倒他,必须寻求更多支持。”
太子目光坚定:“孤已联络沈正华等人,接下来,便要在皇父面前争取主动。张维平能借锦衣卫行事,我便以御史台和东宫的名义调查其旧部之事。凡有不法之举,务必让其暴露无遗。”
郑承点头道:“殿下所言极是,微臣会联络御史台的几位同僚,与东宫合作。”
与此同时,刘坤按照张维平的命令,加派人手监视沈正华、赵青云等清流官员。他将一封密函递到张维平手中,恭敬道:“大人,边疆的证据尚未流出京城,但薛逸风的行踪已经被发现。属下建议立刻下令擒拿。”
张维平冷笑一声:“薛逸风不过是个江湖浪子,抓他太容易,只是此刻不能惊动太子和沈正华那边。传我命令,先稳住边疆局势,再寻找确凿证据反击他们。”
赵青云从沈正华府上回到住处时,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提到,薛逸风已被锦衣卫盯上,请他务必劝阻薛逸风冒险。
赵青云读罢,心中一紧:“薛师兄若落入锦衣卫之手,一切努力便会前功尽弃。”
他连夜赶往沈正华府,将此事告知沈正华和许文端。沈正华皱眉道:“锦衣卫对薛逸风下手,意在威慑。赵贤侄,你需尽快通知他,立刻隐匿行踪。”
当晚,张维平独自觐见皇帝。他伏在地上,语气低沉:“陛下,太子频繁与清流官员接触,恐怕是对臣下的提议有所不满。臣担忧,这会影响朝堂的稳定。”
皇帝缓缓说道:“朕自有分寸。张爱卿,记住,无论你如何争斗,若再惊动东宫,朕也容不得你。”
张维平低头叩首:“臣万死不敢。”
走出御书房后,张维平脸色难看。他知道,皇帝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已对他与太子的斗争感到不满。“看来,必须更谨慎些了。”
风暴中的朝堂,势力此消彼长,而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