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凌主动提议加强边疆的防御工事和兵力部署,以防敌军再次大规模入侵。
萧凌的提议很快得到了皇帝的批准,一场轰轰烈烈的边防加强行动就此展开。他亲自指挥士兵们日夜施工,修筑高大坚固的城墙,深挖护城河,设置陷阱和障碍。
同时,他积极招募新兵,扩充兵力,并对士兵们进行严格的训练。萧凌深知,只有拥有一支强大而训练有素的军队,才能真正保卫边疆的安宁。
在加强防御工事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物资的运输时常受到敌军的骚扰,恶劣的天气也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但萧凌毫不退缩,他身先士卒,与士兵们同甘共苦,激励着大家克服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苏锦绣在京城也积极奔走,为边防筹集物资和资金。她与各地的富商和名门望族联系,呼吁他们为国家的安危贡献力量。在她的努力下,源源不断的物资和资金被运往边疆。
然而,就在边防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朝廷中却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一些大臣认为萧凌此举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他们向皇帝进言,要求召回萧凌,停止边防建设。
皇帝对此犹豫不决,一方面他相信萧凌的忠诚和能力,另一方面又担心国家的财政压力。
萧凌得知此事后,立即上书皇帝,详细阐述了加强边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表示,虽然当前投入巨大,但从长远来看,只有确保边疆的安全,国家才能稳定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皇帝被萧凌的奏折打动,决定继续支持边防建设。
但敌军并没有给萧凌太多的时间。他们集结了更多的兵力,准备对边疆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萧凌临危不惧,他迅速调整部署,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在他的指挥下,士兵们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恶战。
大战前夕,萧凌在军营中巡视,鼓舞士气。他告诉士兵们,这是一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尊严而战的战斗,他们必须英勇无畏,保卫家园。
战斗终于打响,敌军如潮水般涌来。萧凌亲自上阵,奋勇杀敌。士兵们在他的激励下,士气高昂,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苏锦绣则将精力放在侯府属地的民生发展上,推行一系列利民政策,促进经济繁荣。
苏锦绣深知,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侯府属地才能真正稳定繁荣。她首先着手改善农业生产,引进新的耕种技术和优良种子,兴修水利,确保农田灌溉。
为了促进商业发展,她降低了商户的税收,鼓励商人开展贸易活动。同时,她还设立了集市,为百姓提供了更多的交易机会。
在教育方面,苏锦绣开办了学堂,聘请有学识的先生授课,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读书识字。她还设立了奖学金,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地方豪强和旧势力对苏锦绣的政策表示不满,他们暗中勾结,试图破坏改革。
苏锦绣察觉到了他们的阴谋,果断采取措施。她收集证据,将那些违法乱纪的豪强绳之以法,毫不留情。
在苏锦绣的努力下,侯府属地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苏锦绣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但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在蜀地蔓延开来。许多百姓染病,生命垂危。
苏锦绣心急如焚,她立即组织人手,设立隔离区,寻找名医研制药方。她还亲自到疫病区安抚百姓,为他们送去食物和药品。
在这个过程中,苏锦绣遇到了重重困难。药材短缺,人手不足,还有一些人因为恐惧而逃离。
但她没有放弃,她四处奔走,寻求各方的帮助。终于,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疫病得到了控制,百姓们逐渐康复。
正当苏锦绣为属地的发展感到欣慰时,却传来了边疆战事吃紧的消息。萧凌的军队在抵御敌军的进攻中遭受了重大损失,急需支援。
苏锦绣毫不犹豫地决定,将侯府属地筹集的物资和资金送往边疆,支援萧凌。
然而,这一决定却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反对。他们认为应该将资源留在属地,保障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