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铎微微一笑,解释道:
“这便是复式记账法,它与我朝传统的流水账不同,流水账只记录收入和支出,而复式记账法则将每一笔款项都记录两次,一次记在借方,一次记在贷方,如此一来,便能确保账目的平衡,也更容易发现其中的问题。”
说着,他拿起账本,指着其中一笔记录解释道:
“比如这笔记录,户部拨款修缮城墙,一千两银子,在借方记为‘修缮城墙’一千两,在贷方则记为‘户部库存’减少一千两。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清楚地知道这一千两银子的用途,还能知道户部库存的变化情况。”
众人听得似懂非懂,但账本上清晰的记录和一目了然的表格,还是让他们感到了震撼。
一位官员忍不住赞叹道:
“妙哉!如此一来,任何贪污腐败都将无所遁形!”
另一位官员也附和道:
“是啊,有了这复式记账法,我们便能更好地管理户部账目,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费尽心思去查账了。”
李元更是激动地握住陈景铎的手。
“大人,此法真乃神来之笔!有了它,我朝财政定能更加清明,百姓也能更加安居乐业!”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对这新奇的记账方法充满了敬佩和期待。
“少拍马屁了,要重新梳理账目,所以需要大家加班了,咱们的工作还有很多!”
但他们对陈景铎的信任让他们选择相信并学习。
接下来的几天,户部灯火通明,陈景铎亲自指导吏员们使用新的记账方法。
从头整理历年的户部账本。
他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笔账目,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与此同时,陈景铎秘密拜访了吏部尚书。
“大人深夜来访,不知有何要事?”
吏部尚书强作镇定,但眼神中却掩饰不住的惊恐。
陈景铎没有绕弯子,直接说道:
“大人,你的处境很危险,丞相不会放过你。”
吏部尚书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颤抖着声音问。
“你……你知道些什么?”
“我知道丞相派人刺杀你,也知道他想要灭口。”
陈景铎语气平静,却如同惊雷一般在吏部尚书耳边炸响。
他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他怎么敢……他怎么敢……”
陈景铎平静地说道。
“我知道丞相派人刺杀你,也知道他想要灭口。你被调换牢房的事,也是我安排的,就是为了避开丞相的眼线,躲过这次刺杀。”
“换……换牢房?”
吏部尚书猛地抬起头。
他深知丞相的势力,自己一旦落入丞相手中,将不会有任何活路。
紧紧抓住椅子的扶手,嘴唇颤抖着。
陈景铎顿了顿,给了吏部尚书片刻喘息的时间,然后才继续说道:
“不过,我可以帮你。”
这句话,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让吏部尚书濒临绝望的心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
“我……我……”吏部尚书瘫坐在椅子上,浑身无力。他知道,一切都完了。
“不过,我可以帮你。”
陈景铎话锋一转,给了吏部尚书一丝希望。
“你……你能帮我?”
吏部尚书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我可以保证你的家人平安无事,并且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陈景铎提出了他的条件。
吏部尚书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同意与陈景铎合作。
他深知丞相的狠辣手段,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丞相……他做的滴水不漏,我没有他的把柄……”
吏部尚书颓然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绝望。
陈景铎微微一笑。
“大人可掌握了丞相党羽不法的证据?”
陈景铎开门见山地问道。
吏部尚书脸色一僵,眼神闪烁,支支吾吾地说道:
“下官……下官只是吏部尚书,掌管官员的任免升迁,并无……并无丞相党羽不法的证据……”
陈景铎微微一笑,语气依旧平和。
“大人,您在吏部任职多年,门生故吏遍布朝野,难道就真的没有发现丞相党羽的任何不法之事?莫非大人真的认为,丞相党羽各个都是清廉正直之士?”
吏部尚书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下意识地避开陈景铎的目光。
眼神飘忽不定,不敢直视对方。
“下官……下官确实……有所耳闻……”
吏部尚书的声音越来越小,几乎细不可闻。
陈景铎追问道:
“哦?大人耳闻了什么?不妨说来听听。”
吏部尚书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说道:
“下官听闻,丞相党羽在各地安插亲信,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甚至……甚至还私吞赈灾款项……”
陈景铎点点头,继续引导道:
“大人可有证据?”
吏部尚书犹豫了一下。
“下官……下官并无确凿的证据,只是道听途说……”
陈景铎笑了笑。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大人不妨将您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我,或许我能帮您找到证据。”
吏部尚书看着陈景铎自信的眼神,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他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事无巨细地告诉了陈景铎,包括丞相党羽的名单、他们的罪行、以及可能的证据线索。
陈景铎仔细地听着,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吏部尚书回忆更多的细节。
“大人,您提供的这些信息非常重要,我会尽快核实。”
陈景铎顿了顿。
良久,他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盯着吏部尚书,问道。
“大人,真的就这些?丞相位高权重,门生故吏遍布朝野,难道就没有托您关照一二?”
吏部尚书闻言,脸色又是一变,他下意识地想要否认。
他嘴唇嗫嚅了片刻,最终还是颓然地点了点头。
“确……确实有……”
“哦?”
陈景铎挑了挑眉。
“不知丞相都托您关照了哪些人?又关照了哪些事?”
吏部尚书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来。
“丞相曾多次暗示下官,提拔他的几位门生,其中一位名叫周桐,此人能力平庸,却屡次破格提拔,如今已是户部侍郎……”
陈景铎静静地听着,不时地追问一些细节。
例如周桐的升迁过程、丞相的暗示方式、以及其他官员的反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