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国对温宁的事情没兴趣。
但是,听见媳妇儿说她转移了目标还是挺震惊的。
疑惑道,“他们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怎么扯上关系了?”
“小陈英雄救美,温宁芳心暗许。”
林夏至把从林森林丛那儿听来的事情经过给他复述了一遍。
说完,饶有兴味道,“你说,他俩年纪相当,要是真能看对眼儿也挺不错的是不是?”
“媳妇儿,温宁的事儿你还是少插手。”
沈卫国眉头微拧,持不同意见。
林夏至问他,“怎么了?”
“温宁这人就是属狗皮膏药的,粘上就甩不掉。”
说起来当时被她纠缠时的点点滴滴,到现在都心有余悸。
无孔不入,不知矜持为何物。
他们俩当时闹离婚,能离的成这丫头‘功不可没’。
他神情凝重,“媳妇儿,我觉得这闲事儿你不能管。”
“为什么?”
“万一这是她的障眼法,其实是想接着来纠缠我呢?”
话音一落,林夏至不厚道的笑了出来。
沈卫国不解,“你笑什么?”
“拉倒吧,人家都嫌弃你是个老男人了,还当自己是香饽饽呢。”
“老男人?!”沈卫国不可置信。
手指着自己,破防道,“有这么年轻帅气,事业有成,二十八岁的老男人吗?”
林夏至一本正经的说,“人说了,你比她大了近十岁,不是老男人是什么?”
“行,行──”沈卫国破大防了。
“好了好了,是她太年轻……”
林夏至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沈卫国受伤的质问,“你也觉得我老?”
“不老不老,我男人还不到三十哪里老了?”
林夏至讨好的挽住他的胳膊,“她一个黄毛丫头知道什么,你这样的男人一个年龄段有一个年龄段的魅力。不然,我怎么被你迷的晕头转向?”
“真的?”
“比珍珠还真。”
话落,仰头在他嘴角亲了亲。
沈卫国被哄得心花怒放,嘴角上扬。
林夏至依偎在他怀中,又问,“老公,二营的那个许连长你跟他关系好吗?”
“一般吧,怎么了?”
“他老婆舍了命的给他生了孩子,他跟个死人似的。总之,这样的人你跟他少来往,不是个好的,再把你给带坏了。”
瞧着林夏至脸上的不喜,沈卫国重重的叹了口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我怎么听你这意思好像很赞同他的做法?”
“不是,我没有。”见媳妇儿要炸毛,他赶忙解释,“我就是觉得这是人家的家事,咱们这些外人少掺和。”
他话音落下,林夏至捧住他的脸。
左看看右看看,幽幽道,“你说说,当初要是你跟他似的,我妈来伺候月子的时候是不是就把你这脸挠的稀巴烂,三条腿都打折?”
“啧。”沈卫国眉头蹙起,将人往自己身上扣,“我在你心里就是这么个没担当的男人吗?”
怨念道,“还三条腿都打折,那你是想下半辈子真的用黄瓜?”
这下轮到林夏至脸红了。
脑海中想起来了那阵子为了离婚到处造谣沈卫国不行的事儿。
不过,她有理她怕啥。
林夏至扁着嘴翻旧账,“谁让你以前耳根子也那么软,就知道听你那便宜姑的话跟我闹别扭。”
两手对他的脸疯狂的蹂躏着。
沈卫国不动,任由她捏圆搓扁。
半晌。
他哀求道,“媳妇儿,能不能别总是提过去……”
“怎么?觉得往事不堪回首,认识到自己以前的傻逼行径有多可恨了?”
面对媳妇儿的控诉,他把头埋在媳妇儿颈窝处闷声应了一声。
见他这般,林夏至便不再逗他了。
本来这男人就心思重,再当真了可怎么办。
到时候,伤心难过了还得自己哄。
两人面对面的抱着。
过了一会儿,林夏至又说,“老公,明个儿我想买点儿东西跟邱婶子去医院瞧瞧那个嫂子。”
“行啊,有邱婶子在,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她。”
第二天上午,邱淑兰来家里叫林夏至。
两人去医院之前,先是去了趟供销社。
邱婶子告诉她该买什么东西,都是些实惠的。
二斤红糖,六斤鸡蛋一把挂面。
这便是去瞧产妇的常规三件套。
想着这个嫂子没婆婆帮衬,又买了些桃酥和一罐麦乳精。
渴了饿了也能垫垫肚子。
来到医院病房,产妇正在给孩子喂奶,林夏至自觉站在门口没进去。
五分钟后。
邱淑兰从里面打开门,对王彩玉说,“彩玉啊,一营长的爱人来看你了。”
闻言,王彩玉就要坐起来。
林夏至赶忙制止,“别动别动,你躺着。”
说罢,把手里拎着的东西放到了床头柜上。
问了问她的情况,嘘寒问暖了一番。
邱淑兰给倒了杯热水递过来,乐呵呵道,“夏至家的是一对龙凤胎,今年都五岁了。”
“是大安和小宁儿吧。”王彩玉虚弱的说。
“对,就是他们俩。”
小丫头吃饱就又睡了,林夏至瞧着可爱伸手点了点孩子的脸。
谁知,小手抓住了她的手指,小脸直往她手上蹭。
林夏至看的心都软了,轻声问,“给孩子起名字了吗?”
“起了,叫红红。”
红红……
林夏至不语,表示尊重。
坐下的这一会儿又有几个嫂子过来探望。
其中竟然还是有柳艳红。
几人也都听说她老婆婆干的缺德事儿了。
好心的劝道,“别伤心难过了,你这刚生完孩子身体要紧。”
“坐月子需要多吃些有营养的东西,你把自己顾好了才能护着孩子不是?”
“你该吃吃该喝喝,把自己的身体养好了比什么都重要。”
从医院出来,林夏至跟邱淑兰感慨道,“倒是看不出来柳艳红这人还挺懂得人情世故。”
“她这人也就是有点儿小家子气,其实本性不坏,”
邱淑兰跟她说了些这段时间她不在大院发生的事情。
就连这次王彩玉生产,也都是她帮忙送到医院的,“都在一个大院里住着,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个理儿她都懂。”
经此一事,林夏至对柳艳红的印象改观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