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署狐
诸城的丘公被任命为遵化道员。他的官署中向来有很多狐狸出没,最末尾的一座楼,更是被一群狐狸占据,当作它们的家。这些狐狸时常出来祸害百姓,想要驱赶它们,它们却更加猖獗。在此为官的人,只能准备祭品向它们祈祷,没人敢去触犯。
丘公到任后,听闻此事,十分恼怒。狐狸们也畏惧丘公的刚烈,便化作一位老妇人,告诉丘公的家人说:“希望能向大人转达:请不要与我们为敌。容我们三天时间,我们会带着幼崽离开这里。”丘公听后,沉默不语。
第二天,丘公检阅完军队,下令士兵们不要解散,让他们把各军营的巨型火炮全部扛来,迅速集中到那座楼周围。随后,千座火炮一起发射。那几丈高的楼,瞬间就被摧毁成了平地,狐狸的皮毛、血肉和毛发,像下雨一样从天上掉落下来。
只见在浓浓的烟尘和有毒的雾气之中,有一缕白色的气柱,冲破烟雾,冲向天空而去。众人望着那白气说道:“跑掉一只狐狸。”不过,从那以后,官署中就再没出现过狐狸作祟的事,平安无事。
两年之后,丘公派遣一位得力的仆人,携带一定数量的银子前往京城,打算谋划官职的升迁。事情还没有办成,仆人暂且将银子藏在衙门差役的家中。
忽然有一位老头到朝堂上喊冤,声称自己的妻子儿女惨遭杀害,还揭发丘公克扣军粮,并且通过攀附权贵谋求升官,那些用来行贿的银子,如今就藏在某户人家,可以前去查证。皇帝下旨派人前去查验,到了差役家后,里里外外仔细搜寻,却一无所获。这时,老头只是用一只脚点了点地,众人领会了他的意思,顺着那处挖掘,果然找到了银子,银子上还刻着“某郡解”的字样。不久之后,再去找那个老头,却发现他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按照老头提供的籍贯和姓名去寻找这个人,竟然也查无此人。丘公因此遭遇灾祸,被牵连定罪。这时大家才明白,那个老头就是当初逃跑的那只狐狸。
张诚
河南有个姓张的人,他的祖先是山东人。明朝末年,山东大乱,他的妻子被北方的军队掳走了。张常客居河南,便在那里安了家。他在河南娶了妻子,生下儿子张讷。没过多久,妻子去世,他又娶了一个继室,生下儿子张诚。
继室牛氏为人凶悍,总是嫉妒张讷,把他当奴仆一样对待,只给他吃些粗糙恶劣的食物。她让张讷上山砍柴,每天要求砍够一担柴,要是达不到就用鞭子抽打,还恶语咒骂,张讷苦不堪言。牛氏却偷偷藏着美味的食物给张诚吃,还送他去私塾读书。
张诚渐渐长大,生性孝顺友爱,不忍心看着哥哥如此辛苦,便私下里劝母亲。母亲根本不听他的话。
一天,张讷进山砍柴,还没砍完,就遇上了狂风暴雨,他只好躲在山岩下。雨停的时候,天色已晚,他肚子饿得咕咕叫,只好背着柴回家。母亲检查他砍的柴,嫌太少,生气地不给他饭吃。张讷饥肠辘辘,心中仿佛有团火烧着,走进屋里,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张诚从私塾回来,看到哥哥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便问:“哥哥,你生病了吗?”张讷说:“我只是饿了。”张诚问明原因,心里十分难过,转身就走了。过了一会儿,他怀里揣着饼回来给哥哥吃。张讷问饼是从哪里来的,张诚说:“我偷了些面粉,请邻居家的妇人帮忙做的,你只管吃,别声张。”张讷吃着饼,叮嘱弟弟说:“以后别再这样了,事情要是泄露,会连累你的。而且每天吃一点,饿不死的。”张诚说:“哥哥向来身体瘦弱,怎么能砍那么多柴呢!”
第二天,吃完饭后,张诚偷偷跑到山里,来到哥哥砍柴的地方。哥哥看到他,惊讶地问:“你来干什么?”张诚回答说:“我来帮你砍柴。”哥哥又问:“谁让你来的?”张诚说:“我自己想来的。”哥哥说:“且不说你不会砍柴,就算你会,也不能这么做。”说着就催他赶紧回家。
张诚不听,动手用手和脚折断树枝帮哥哥,还说:“明天我带斧头来。”哥哥赶忙上前阻拦,只见他手指已经磨破,鞋子也磨穿了,心疼地说:“你要不赶紧回去,我就用斧头自杀!”张诚这才往回走。哥哥送他到半路,才又返回继续砍柴。
砍完柴回到家,张讷来到私塾,嘱咐老师说:“我弟弟年纪小,您要看好他,山里虎狼多。”老师说:“上午不知道他去哪儿了,我已经用戒尺打过他了。”张讷回到家对张诚说:“叫你别去,不听我的话,挨打了吧。”张诚笑着说:“没有挨打。”
第二天,张诚怀揣着斧头又去了山里。哥哥吓了一跳,说:“我都说了你别来,怎么又来了?”张诚不答话,只顾着急匆匆地砍柴,汗水布满脸颊也不停歇,差不多砍够一捆柴后,才不声不响地回去了。老师又因为这事责备他,张诚这才如实说了缘由。老师感叹他的品德贤良,就不再禁止他了。哥哥多次劝阻,张诚始终不听。
有一天,张诚和几个人在山里砍柴,突然一只老虎出现,众人吓得趴在地上。老虎竟然叼起张诚就走。老虎叼着人走得慢,张讷追了上来,他奋力用斧头砍老虎,砍中了老虎的胯部。老虎吃痛,疯狂奔跑,张讷没办法继续追赶。他痛哭着返回,众人纷纷安慰他,他却哭得更伤心了,说:“我弟弟,和别人的弟弟不一样,况且他是为我而死,我还怎么活下去!”说完就用斧头自刎脖子。众人急忙上前抢救,斧头已经砍进脖子一寸多,鲜血如泉涌,张讷一阵眩晕,昏死过去。众人惊慌失措,撕开他的衣服包扎伤口,一起把他搀扶回家。
母亲哭着骂道:“你杀了我儿子,想用自杀来推卸责任吗!”张讷呻吟着说:“妈,您别烦恼。弟弟死了,我肯定也不活了!”众人把他放在床上,伤口疼痛让他无法入睡,他只能日夜靠着墙壁坐着哭泣。父亲担心他也会死,时不时到床边喂他点东西吃,牛氏却总是责骂。张讷于是不再吃东西,三天后就去世了。
村里有个能往来阴阳两界、替鬼差做事的巫师,张讷在路上遇到了他,便详细诉说了自己往日的种种苦难,还询问弟弟的下落。巫师说没听说过,张讷便转身带着巫师一起去寻找。
他们来到一个繁华的都市,看见一个穿着黑色衣衫的人从城中出来,巫师拦住他,替张讷询问。黑衣男子从佩囊里拿出文书查看,文书上记录的男女一百多人,并没有姓张且有犯事的。巫师怀疑记录在别的文书上,黑衣男子说:“这条路归我管,不会有差错。”张讷不信,硬拉着巫师进入内城。
城中新鬼、老鬼来来往往,十分忙碌。张讷看到一些相识的鬼魂,便上前打听弟弟的消息,可始终没人知道。忽然,众人喧哗起来,喊道:“菩萨来了!”张讷抬头望向云端,只见一位身形高大的伟人,身上光芒万丈,从上到下照耀着,顿时感觉整个世界都明亮起来。
巫师祝贺张讷说:“大郎你有福啊!菩萨几十年才来一次阴曹地府,拯救众生脱离各种苦难,今天恰好被你赶上了。”说着就揪着张讷让他跪下。周围的鬼囚犯们纷纷嘈杂起来,合起手掌齐声念诵着慈悲救苦的声音,哄闹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菩萨用杨柳枝到处洒下甘露,那些甘露细如灰尘。不一会儿,雾气消散,光芒收敛,菩萨也不见了踪影。
张讷感觉脖子上沾上了甘露,之前被斧头砍伤的地方不再疼痛。巫师仍旧带着他一起往回走,看到家乡的村子大门时,才分别离开。
张讷已经死了两天,此时却突然苏醒过来,他把自己的经历详细说了一遍,还说弟弟肯定没死。母亲认为他是编造谎言欺骗人,反而骂了他一顿。张讷满心委屈却无法辩解,可摸了摸脖子上的伤口,确实已经好了很多。他自己用力站起身,拜别父亲说:“我要去穿云过海寻找弟弟,如果找不到,这辈子就别指望我回来了。希望父亲就当我已经死了。”父亲把他拉到没人的地方,相对哭泣,却不敢挽留他。
张讷就此离家,每到交通要道,就打听弟弟的消息。一路上,他的盘缠用光了,只能靠乞讨前行。过了一年,他来到金陵,身上的衣服破旧不堪,打着无数补丁,像只羽毛零落的鹌鹑,在道路上弯腰驼背地走着。
偶然间,他看到十几名骑手疾驰而过,赶忙躲到路边。队伍中有一人像是官长,年纪四十岁左右,身边的健壮士卒骑着剽悍的骏马,在前后奔腾跳跃。其中有个少年骑着一匹小马,屡屡看向张讷。张讷觉得他是贵家公子,不敢抬头直视。
那少年突然停下马鞭,稍作停留,接着猛地跳下马,大声喊道:“这不是我哥哥吗!”张讷抬头仔细一看,竟然是张诚,他激动地握住张诚的手,忍不住放声痛哭。张诚也哭着说:“哥哥,你怎么漂泊沦落,到了这般田地?”张讷便把这些日子的遭遇一一说了出来,张诚听后更加悲痛。
骑手们纷纷下马询问缘由,张诚将情况告知了那位官长。官长下令让出一匹马,让张讷骑上,然后一行人并辔而行,回到了官长家中。到家后,大家才详细地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当初老虎叼着张诚离开后,不知何时把他放在了路边。张诚在路边躺了一夜。正巧张别驾从京城回来,路过此地,见他容貌文雅,心生怜悯,便上前查看,张诚渐渐苏醒过来。张诚说出自己的家乡住址,才发现已经离家很远了,于是张别驾就带着他一起回去。张别驾还用药敷在他的伤口上,过了几天伤口才痊愈。张别驾没有儿子,便把张诚当作亲生儿子抚养。而这次,他们恰好是出来游玩的。张诚把这些事都详细地告诉了哥哥。
正说着话,别驾走了进来,张讷连忙上前拜谢。张诚走进内室,捧出丝绸衣服,递给哥哥,接着便摆上酒席,大家一同入席叙谈。
别驾问道:“你家在河南,有多少成年男子呢?”张讷回答:“一个都没有了。我父亲年轻时是山东人,后来流落到河南。”别驾说:“我也是山东人。你老家在哪个地方?”张讷答道:“曾听父亲说过,属于东昌府管辖。”别驾惊讶地说:“我们是同乡啊!你家为什么会搬到河南呢?”张讷说:“明朝末年,清兵入境,把我的生母掳走了。父亲遭遇战乱,家破人亡,起初在西边经商,来来往往对那里很熟悉,所以就定居在河南了。”
别驾又惊讶地问道:“你父亲叫什么名字?”张讷如实相告。别驾瞪大了眼睛,盯着张讷看,低下头像是在思索,接着快步走进内室。不一会儿,太夫人走了出来。张讷兄弟俩一起上前拜见。行礼完毕,太夫人问张讷:“你是张炳之的孙子吗?”张讷回答:“是的。”太夫人顿时大哭起来,对别驾说:“这是你的弟弟啊。”张讷兄弟俩都十分疑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太夫人说:“我嫁给你父亲三年后,就流离失所,被掳到北方。我在黑固山那里待了半年,生下了你哥哥。又过了半年,黑固山去世,你哥哥因为顶替官职,在旗籍中迁到了这个地方为官。如今已经卸任了。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于是脱离了旗籍,恢复了原来的族谱。我多次派人到山东寻找你们的消息,却一点音信都没有,怎么会想到你父亲往西迁徙了呢!”说完,她对别驾说:“你把弟弟当成儿子,可要折损福气了!”别驾说:“之前我问张诚,他从没说过自己是山东人,想来是年纪小不记得了。”
于是,大家按照年龄排序:别驾四十一岁,为兄长;张诚十六岁,年纪最小;张讷二十二岁,在中间,是老二。
别驾一下子得了两个弟弟,心里十分欢喜,便和他们吃住都在一起。别驾详细了解了一家人离散的前因后果后,便打算回老家。太夫人担心回去后不被接纳,别驾说:“他们要是能接纳,咱们就一起生活;要是不能,就分开过。这天下哪有不接纳父亲的道理?”
于是,别驾卖掉房子,置办行装,很快就启程向西出发了。抵达老家后,张讷和张诚先飞奔回去向父亲报信。自从张讷离家后,他的继母牛氏也很快去世了,如今只剩下老父亲一人,孤孤单单,形影相吊。
突然,老父亲看到张讷走进家门,惊喜万分,又惊又疑;接着又看到张诚,更是喜极而泣,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眼泪不停地流淌。兄弟俩又告诉父亲,别驾和太夫人也来了。老人止住哭泣,一脸惊愕,既高兴不起来,也悲伤不起来,只是呆呆地站在那里。
没过多久,别驾走进家门,向老人行礼。太夫人走上前,握住老人的手,相对而泣。此时,家里到处都是奴婢、仆人,里里外外都站满了人,老人站在那里,都不知道该做什么好了。
张诚没看到母亲,一打听,才知道她已经去世,顿时悲痛得号啕大哭,几乎昏死过去,过了好一会儿才苏醒过来。
别驾拿出钱财,建造楼阁,还请了老师来教导两个弟弟。家里马槽里的马欢快奔腾,屋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俨然成了一个大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