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兵败如山倒,1949年年底,解放军几十万人分多路向四川行进, 1949年12月初,杨森正式将第20军交到了次子杨汉烈手中。当杨森宣布这一任命后,遭到了景嘉谟、肖传伦等为首的一些老部下暗中抵制。为后续20军的起义带来了一些波折。
再说,重庆沦陷后,国府即迁往了成都,一行人员下榻于黄埔楼。也着手准备撤往宝岛。
12月9日,撤离计划推进之时,云南省主席卢汉宣布起义,震惊全国。国民党内部哗然,西南防线随卢汉起义崩溃。此消息令国党高层震动,国府最后一张牌被彻底打掉。
面对解放军逼近与卢汉起义,令胡宗南部速攻武侯祠,清除新津机场路上的障碍。
当晚,胡宗南接令,即召部署制定作战计划。武侯祠位于成都南,为撤离关键。控制此地即掌撤退主动,故胡宗南集精锐,拟速夺该区。
12月10日凌晨,天色尚暗,胡宗南部队借夜色向武侯祠秘密推进。然武候祠已失守。黄埔楼中,获知武侯祠失守,遂下令全体撤离。
天空破晓之即,专机载着其与随行人员起飞离地,成都景致在窗外速缩,隐没云间。
从此,国党退到台湾省,开始了长达26年的“战备状态”。在撤退前,带走了大量的人和物,其中有些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有些是他个人的私欲所致。这些人和物究竟有多贵重呢?我们一一来看看:
兵力和人口:70多万兵力,包括:约60万陆军、3.7万海军、8.4万空军,还有400多架飞机、50艘舰艇,以及70万随军家属,平民200多万人。这些人口对台湾省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有些是中华民国的忠诚拥护者,有些是为了生存而逃难的普通百姓。他们在台湾省与本地人民的关系也是复杂而微妙的。
国宝:大量的文物、图书、档案等国宝,其中最着名的是故宫博物院和南京中央博物院的藏品。据说,从故宫博物院带走了320箱文物,其中包括文物3409件,古物295箱,图书18箱,文献7箱,大量价值连城名人字画;
从南京中央博物院带走了220箱文物,中央图书馆珍本书籍60箱,主要以明朝以前的刻本、校本、手抄本为主;
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历史研究所带走了120箱文物,主要是最珍贵的甲骨与金石古文物;
还有晚清至民国时期各国条约档案60箱。这些国宝中有些是中国历史上的艺术杰作,如翡翠包菜、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等;有些是中国文化上的精髓,如《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等;有些是中国政治上的见证,如《辛丑条约》、《南京条约》等。这些国宝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黄金:带走了大量的黄金和外汇,其中有些是中华民国政府的正常财产,有些是他通过不正当手段搜刮来的。据说,有400余万两黄金、282万两白银、316万枚银元、1500万美元左右的外汇和1.6吨其他外币现钞等。
他还利用美国对抗战欠款4亿美元购买百万两黄金;接收日军和汪伪49.5万两黄金;发行金圆券、从老百姓搜刮184万两黄金。这些黄金和外汇相当于800万两黄金,相当于中国15年的开采量。这些财富对于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省的建设和维持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才:带走一批人才,其中有些是中华民族的传承者,有些是学术界的权威,有些是文化界的名人。例如,孔子的第77世孙孔德成,道教第63代天师张恩溥,藏传佛教第七世章嘉呼图克图等宗教界的领袖;历史学家傅斯年(后任台湾大学校长)、双语大师林语堂等学术界和文化界的名人。
这些人才在台湾省为中华民国政府服务或从事学术研究和文化创作,对于中华民国政府的合法性和影响力有着一定的作用。
这些人和物对于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省的建设和维持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对于中国大陆的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希望台湾能早日回归,这样我们能更好地利用尚存的历史文物,做更多价值的研究!
11月21日,二野向西南地区国党人员发出忠告,号召大家接受“约法八章”,停止抵抗,听候改编,保护公共财产,维持地方秩序。在我军强大政治攻势下,国民党军卢汉、刘文辉等,于12月9日率部分别在昆明、雅安、彭县等地通电起义,云南、西康两省宣告和平解放。此时,成都之敌已是瓮中之鳖。12月22日,胡宗南在新津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主力分路向西昌方向突围,自己却乘飞机逃往海南岛,导致敌人内部陷入极大混乱。
国民党第5兵团作为胡宗南的嫡系部队,依然负隅顽抗。24日下午,司令官李文指挥所部7个军分两路向雅安方向突围,当即遭我军阻击。25日凌晨,李文指挥4个军,绕过邛崃转向蒲江以北的寿安、西来、复兴一线。我第16军立即调整部署,以攻为守,迅速对敌实施分割包围,以6个团的兵力与敌展开激战。经3天激战,国民党军第5兵团7个军约5万人被我军击溃。27日下午,李文率20多名将领和残部万余人向我军投降。同日,驻扎成都地区的国民党军第18兵团和成都城内的部队等相继起义,成都宣告解放。30日,我军在成都举行隆重的入城仪式。
杨森也带着1200多斤黄金及上百万美元,携副官、女秘书等,也一同坐飞机逃到台岛去了。在走之前,杨森把第20军传给他儿子杨汉烈,还暗示儿子可以带着部队起义。可这事儿让第20军里的老人们特别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