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刚开始确实不顺利。
毕竟她也只是纸上谈兵,她让盛珣找了这里的几个老农人,把自己的想法和册子上的内容告诉他们,让他们看看能不能结合实际在这里种植树苗。
老农人被她这种想法吓到,告诉她这里种不成树,你一个小姑娘就别弄这不可能完成的事了。
曲承欢问,你们难道想让自己的儿孙、祖祖辈辈都受这风沙之苦?
但有一位年长者听到她这前所未闻的种植理念深受震撼,说他愿意试试。
他的爷爷告诉他这里曾经是有树的,这里一年四季都在刮风,风里全是泥沙,不想再让后辈们受苦,愿意一试。
后来知道他是王妃,不在京城享受,愿意来这里受苦,只是为了改变他们的困苦,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尽心呢。
大家用心研读册子的内容,再加上老农人的对这里环境的经验,竟然真的培育出树苗。
这嫩芽宛如新生,是凉州人的新生,是祖祖辈辈的新生啊。
盛珣和侍卫们也没有想到真的培育出树苗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开心,在凉州驻守多年都是一望无际的荒漠,这抹绿色是多么的令人欣喜。
京城曲府
自从这两个孩子送来之后,明珍的枯燥生活有了色彩,两个孩子都很听话,这正式学走路的时候,的确辛苦了些。
“夫人,带着两个孩子可有累着?”曲慎看明珍心情不好,关心的问道。
明珍叹了口气:“孩子们很乖,又有那么多嬷嬷看着,哪里能累着我。”
她摸着自己的肚子:“只是,咱们成亲一年多了,我这肚子怎么始终没有动静。”
曲慎把人搂到怀里:“咱们不是不着急吗?你怎么又说这个。”
明珍有些伤感:“怎么不着急,母妃都问过我好几次了,若是再没有,太医就该上门了。”
曲慎松开她,与她对视,轻轻开口问道:“就这么着急要孩子?”
明珍眼带泪花点点头。
曲慎起身,把人抱到床上:“一个人可生不了孩子,为夫帮你。”
过了两个月,明珍正在陪两个孩子玩耍,盛茵茵和盛景辉两个小娃娃拖着小短腿跑过来,奶声奶气的唤舅母。
盛茵茵手里拿着一朵小花,就往明珍手里送:“舅母、给宝宝。”
盛景辉不甘示弱也把手里的小拨浪鼓递给明珍:“娃娃、娃娃。”
侍女知道最近郡主因为要不上孩子心里难过,这两小主子又来惹郡主伤心了,哄道:“两个小祖宗,玩累了奴婢带你们睡觉。”
哄走了两个孩子,明珍摸着自己的肚子心想:孩子啊,你怎么还不来找阿娘。
呕——猛地一下明珍开始犯了恶心,还没来得及思考又呕了一下。
她颤抖着手摸了摸肚子,算了算自己的信期,才发现自己的信期早迟了半月,还以为是又不准时呢。
她让人去请太医给自己诊脉,得了太医的肯定,她高兴坏了。
曲慎知道明珍请了太医,急匆匆问她是怎么了?
明珍红着眼眶,眼中带着泪花,曲慎心一咯噔,蹲下来问她到底怎么了,
明珍拉过他的手放到自己肚子上,脸上带着幸福的笑意:“孩子,咱们有孩子了。夫君,我有身子了。”
虽然是幸福的,但是不知为何会哭泣,但两行清泪还是从脸颊落下,打到曲慎的手上。
他知道她的压力,知道她想要孩子的迫切,曲慎也跟着她喜极而泣,用手拭去她的眼泪。
第二日她就回了娘家,和母亲分享这个好消息,还把两个孩子能看出自己有孕的奇事说了一遍,自己都没发觉,孩子们倒是先看出来了。
母亲说明珍肚子里的孩子是淮王的两个孩子带去的,大好事,以后她的孩子也会聪明可爱的。
祁王妃怕女儿以后不方便看孩子,让自己身边的老嬷嬷去照顾明珍的胎,并且替明珍照看淮王的两个孩子。
曲承欢这边,培育植树弄得如火如荼,她有华国三代植树人的心血整理出的经验,怎么能不成功呢。
树苗出来的那一刻,我能切实的感受到植树人那种激动的心情,那是生命的希望。
众人没想到王妃竟带着锄头亲自开地种植,他们每个人都如同打了鸡血,看着一颗颗树苗种下,每天都期盼着自己种下的树能茁壮成长。
她们的树苗培育的越来越多,人手越来越不够,曲承欢自掏腰包让附近的闲着的人都来,男女都要,中午管一顿饭,每天两文钱。
这来的人越来越多,一天一个衣着破烂,头发枯黄干瘦的妇女跪在她面前:“王妃,我家快揭不开锅了,求王妃允许我带孩子来上工。男人去了,家中只有她和幼子。自己决不会比别人少干。”
曲承欢见她如此可怜,点头同意了。
可这边关多的是在男人战场上丢了命,剩下孤儿寡母过活的妇人。
她们活不下去的全部都求来了。
总不能收别人不收她们,总不能不管她们,这就是心软的代价。
其实这些孩子们都很乖顺,跟着种树可劲得卖力。
但这样下去不行,
她对盛珣说这群孩子们不该如此,
不如请这州里的学究前来免费教孩子们读书,不求他们做学问求官职,只愿他们能识字懂礼、明辨是非,不至于做个睁眼瞎。
过了几天盛珣下了命令,十五岁以下不论男女一律去讲堂读书,
这群活在泥土里的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怎么写,没想到自己的孩子们还能有读书认字的一天。
在这片土地上,无论是树木还是孩子们,都是新生。
土里的树种活了,总会迎来春天,
而他们的孩子们已经开始拥抱春天。
后来种下的树大获成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不要钱也愿意干,这是为后辈积福的事情。
盛珣还下令让凉州各地的官员派人前来获取经验,让凉州各地都郁郁葱葱。
十年后,第一批种下的树苗都已经长成,而且每年都有新的树苗种下,他们越种越多,越种越远,这雁门城不再是整年风沙。
“盛珣,我又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