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张禟和袁绍就来到蔡邕府门口。
两人才刚刚下马车,就有三个人迎面向他们走来。
张禟一看原来是曹孙刘三人。
曹操本来就是有计划来的;刘备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拜访名士的机会;孙坚本来没想来,但是张禟、刘备他们都来了,于是孙坚也就跟来了。
当张禟看到曹孙刘三个人手上提的东西,瞬间意识到自己忘了一件事。
自己空手而来,没有带任何礼物来!
正当张禟想要先离开去买礼物的时候,袁绍似乎看出了什么,拦着张禟离开。
随后袁绍从马车上拿出了一个礼盒,小声地说道:“匡胤,我看好了两样礼物给蔡郎中,一直纠结不知道该送哪个。”
“我两个都想送给蔡郎中,但又怕蔡郎中觉得我送得太多,不肯收。”
“匡胤,不如你就不要送礼物了,你就替我一份,就当你送给蔡郎中的。”
“这份恩情,我袁绍记下来了。”
袁绍这一番话下来,给了张禟极大的面子。
既解决了张禟没带礼物的困境;又充分给了张禟面子,是我袁绍求着你张禟把礼物给蔡邕,而不是你张禟求着我袁绍借你一份礼物。
有这种好事,张禟当然是同意的。
反正我就收你的礼,承你的情;但想让我帮你做事,那就要看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再决定要不要做。
正当张禟想要开口接下来的时候,不远处的曹操不知道是会唇语,还是会顺风耳,仿佛听到袁绍的话一样。
只见曹操一边迈着步子走过来,一边面带笑容地打趣道:“匡胤,你从宫里来得急,是不是没带礼物来,想让本初借一份礼物吧?”
张禟还没有说话,袁绍却抢先一步,说道:“孟德,你这……”
只是这回袁绍话还没有说完,张禟就打断了袁绍的话,笑道:“孟德兄,你这说的哪里话,礼物是讲究心意的,如果借用本初兄的礼物送给蔡郎中,那还不如不送。”
接着张禟指了指自己的头,笑道:“我准备的礼物,是在脑子里,不在手上。等会你们就知道了。”
本来张禟是没有准备的,但是看到曹操,张禟就想到该送什么了。
……
此刻的蔡邕府中,刚刚吃过午饭的蔡邕正在跟一年轻人有说有笑着。
突然有家丁来报说有人来访,并且递上一份拜贴。
蔡邕看过拜贴之后,吩咐说道:“带他们进来吧。”
一旁的年轻人似乎不满有人扰乱他和蔡邕的交谈,便问道:“伯父,是谁来了,也不知道等伯父午休之后再来。”
蔡邕抚须道:“无妨,是袁氏的子弟和曹家的子弟携几个好友来拜访于老夫。”
年轻人闻言,有些惊道:“袁氏?莫非是汝南袁氏?”
蔡邕点了点头,回答道:“正是汝南袁氏的袁本初和曹家的曹孟德。”
“仲道,本初和孟德跟你一样也是青年才俊,想必他们的好友也都是青年才俊,你们也可以多多交流切磋。”
此人正是卫家次子,姓卫,名宁,字仲道。
卫仲道恭敬地回答道:“伯父说的是,只有多多交流才能相互提升学识。”
很快,袁绍、曹操、张禟、刘备、孙坚就来到大厅。
蔡邕看着相貌各异五人,对着张刘孙三人,笑道:“既然你们都是本初和孟德的好友,就都叫我伯父吧。”
此话一出,张禟就跟袁绍四人异口同声地拱手道:“蔡伯父。”
随后,袁绍热情地给蔡邕介绍张刘孙三人。
“蔡伯父,这位就是曾经三拳打死猛虎,倒拉八匹马,以少胜多大破毋极的黄巾贼,威震冀州的虎贲中郎将,北平侯张禟,张匡胤。”
“这位是号称江东猛虎的孙……”
袁绍正在介绍孙坚时,张禟突然打断了袁绍的话,正色说道:“本初兄,你少说了一点,我祖上乃是开国功臣。”
袁绍立刻说道:“哦,对了。蔡伯父忘跟您介绍了,匡胤祖上乃是高祖时开国功臣北平侯张苍。”
这下介绍完了张禟,袁绍又更加完整地介绍孙坚,说道:“这位是兵家至圣孙武之后,人称江东猛虎的别部司马孙坚,孙文台。文台年少之时,一人退群寇;在讨伐黄巾之乱的时候,一人先登上城,名震于贼兵。”
最后轮到了刘备。
“这位是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刘玄德,黄巾之乱中大大小小征战三十多场,战功显赫。更是在万军丛中一箭射中黄巾贼将,使得黄巾贼寇闻玄德之名,尽皆丧胆。”
随着袁绍介绍完,张禟发现袁绍的口才真是好,这介绍得给人实在是太有面子了。
张禟是开国功臣之后
孙坚是兵家至圣之后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
蔡邕见三个人各个出身不凡,便笑道:“没想到今日老夫能够再遇三位才俊,真乃平生一大喜事啊。”
一旁的卫仲道眼神之中也充满了震惊,这三个人怎么每一个都出身不凡。
不对,是这五个人都出身不凡。
袁绍祖上四世三公,曹操西汉开国功臣曹参之后(三国志里有记载:汉国相参之后)。
这么一对比,卫仲道感觉论出身不比他们五个人强多少。
这时,卫仲道突然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除了张禟身后空无一人,袁绍、曹操等四人身后都站着一个蔡府家丁帮忙提着东西。
这么一看,蔡府家丁提的应该是袁绍他们带来的拜访礼物。
而就在这时,袁绍看了张禟一眼,停顿了一下,最后还是说道:“知道蔡伯父喜欢音律乐谱,我特意派人找到一份战国时期齐国王室的音律乐谱,特送给蔡伯父。”
蔡邕就喜欢收藏古玩字画以及音律乐谱,顿时脸上一喜,也不作推辞。
曹操这边则是送上的是战国栾书缶,也就是盛酒、水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