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边小次郎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深深地震惊了。
然而,在他来得及反应之前,已经身中数弹,重重地倒在了血泊之中。
冲锋队的队长紧握冲锋枪,枪口喷出的火焰在夜色中跳跃。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紧紧锁定站台上的敌人,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随时准备扑向猎物。
“兄弟们,冲啊!”冲锋队长振臂高呼,身先士卒地从火车上跳下,带领103师的精锐冲锋队员们向鬼子们发起了迅猛的冲锋。
站台上的鬼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
他们看着眼前这些身着土八路军装的战士们,脸上写满了惊愕与难以置信。
他们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这些土八路究竟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伪装成关东军精锐的。
然而,他们并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
冲锋队员们的子弹如同暴风雨般倾泻而来,将站台上的鬼子们一一扫射在地。
他们的思维永远地陷入了黑暗之中。
随着枪声的响起,整个津城火车站陷入了一片混乱。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也惊动了驻扎在火车站附近的津城第三警备中队。
中队长山田一郎从睡梦中被惊醒,他听到枪声后立刻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他一边匆忙地穿上军装,一边冲出宿舍,大声呼喊着集合队伍。
然而,当他们急匆匆地赶到火车站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呆了。
站台上到处都是手持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的土八路精锐部队。
他们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队伍的尽头。
粗略估计,这支部队至少有四五千人之多。
面对眼前这群如狼似虎的土八路精锐部队,山田一郎心中清楚。
自己的警备中队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他迅速扫视了一眼混乱的站台,然后果断地做出了决定。
“通讯兵!”他大声呼喊着,“急电总部,津城火车站将陷落土八路之手,速告之!”
通讯兵应了一声,立刻转身跑向通讯室。
山田一郎则开始组织起剩余的兵力,试图建立起一道临时的防线。
“诸君!听吾号令!”他挥舞着手中的指挥刀,“务必坚守此地,待援军至!”
然而,103师的精锐冲锋队员们并没有给他们太多准备的时间。
在冲锋队长的率领下,他们如猛虎下山,迅猛地清扫了站台上的残余敌军,紧接着对他们的防线发起了雷霆万钧的攻势。
山田一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防线在土八路的猛攻之下逐渐瓦解,士兵们接连倒下,他心中充满了无力与绝望。
他明白,这次土八路的袭击是精心策划的,而他们则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他挥舞着指挥刀,试图激励士兵们顽强抵抗,但无奈双方实力差距太大,他的中队很快就被秋风扫落叶般全歼。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山田一郎仍然不甘心地瞪大了眼睛,看着土八路精锐部队从自己的眼前掠过。
他的心中充满了悔恨和不甘,但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但好在,通讯兵已经趁着这点时间赶回了通讯室,消息应该已经传达回总部了吧?
想到这里,山田一郎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与此同时,在通讯室内,通讯兵正焦急地等待着总部的回复。
他已经成功发送了紧急电报,但总部那边却迟迟没有回应。
“八嘎!”他愤怒地一拳砸在桌子上,“总部到底在搞什么鬼?为何迟迟不回电?”
然而,就在他焦急等待的时候,一支八路军的精锐小队突然闯入了通讯室。
他们迅速控制了通讯兵,夺取了通讯设备。
\"班长,鬼子已经把求救信号发送出去了,怎么办?\"
班长听到队员的报告后,眉头紧锁,但他迅速做出了决策。
\"先对鬼子的电台进行监听,看能否收到有价值的消息,王猛,你去把消息汇报给师长!\"
王猛得令后,迅速离开了通讯室,而其余队员则按照班长的指示,开始对鬼子的电台进行监听。
他们静静地等待着,耳朵紧贴着耳机,生怕错过任何重要的信息。
然而,电报员把电台按照缴获的密码本调到特定频率后,收听到的却全都是杂乱无章的乱码。
原来,在103师展开行动的那一刻,吕华便监听到了鬼子开始发报。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采取了行动。
吕华巧妙地占用了鬼子的通讯频道,通过发送大量的垃圾乱码,对鬼子发送的电报内容进行了有效干扰。
直接导致鬼子的电报内容全部变成了无法解读的乱码,使得其总部和其他部队无法接收到任何有效信息。
这一精妙的干扰策略,不仅成功地切断了鬼子与外界的通讯联系,还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混乱和恐慌。
“八嘎!又是这种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鬼子华北总部通讯室内,电报员望着手中持续输出乱码的电报机,内心充满了惊愕与不解。
这并非这几天来第一次出现此类情况,但每次发生时,他们都感到束手无策。
“马上检查设备!确认是不是设备出了问题!”通讯室主管大声命令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急切。
然而,经过电报员们仔细的检查,设备并未发现任何故障。
他们尝试更换了通讯频率,但问题依旧存在,接收到的仍然全是乱码。
“这一定是有人在干扰我们的通讯!”一位电报员突然提出了这样的猜测。
“干扰通讯?这怎么可能?”通讯室主管一开始并不相信。
他摇头道,“通讯内容只能被截获,怎么可能被干扰呢?”
由于吕华所采用的干扰手段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因此主管对此表示怀疑。
“但理论上,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提出猜测的电报员坚持自己的观点。
“如果我们的通信频率被泄露,有人在我们发送电报的同时故意发送大量垃圾内容进行干扰,确实能够造成现在的结果。”
“之前已经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每次都是在我们发送重要电报时收到乱码。
这绝非偶然,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一可能性。”听完电报员的分析,主管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他迅速做出了决策:“你说得对,我们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立即启动备用通讯系统,并通知技术部门全力排查干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