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我是这么想的,小五爷和刘叔作为窑厂的管事,下面教几个学徒,既然我们有这个技术,那就多生产”
“将来把陶瓷玻璃销往我们大南朝的各个州府,让所有人都能用上,让我们的玻璃陶瓷扬名立万”周子墨眼里都是雄心壮志。
李奶奶吓一跳,直摆手“你们需要我们,我们就跟着干,你们年轻还能折腾,能给你们帮把手我们也很满足了”
“是啊,周少爷,生意做大成名肯定要担风险,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一切也都是你们安排的,我们都听你们安排”
这件事也就皆大欢喜完美落幕,具体人员还要等周子墨把这段时间生产出来的陶瓷与玻璃在京城先试试水,看看大多数中等人家的具体需求再进行调整。
当然了,说是让每一层级的人用上,但最有钱的世家大族和腰缠万贯的商户提供的产品质量与样式肯定不一样。
顾小溪只是在他们讨论的时候,提一些自己前世的经验,其他具体事宜还是要周子墨去做。
周子墨带着顾小溪跑了一趟,把山脚下的庄园买了下来,顾小溪还给重新起了个中规中矩的名字,叫顾家园。
之前种在屋后面一大片的辣椒也移栽了过去,顾小溪之前都没想起来,就算是火锅底料什么的,也都是李大虎教的。
反正之前看顾小溪弄一次他也就会了,没必要再让顾小溪折腾。
培训员工除了新产品是顾小溪,李大虎也是跑前跑后比顾小溪要忙的多。
还有之前养的野鸡野兔什么的,现在住的院子也不适合养这些了,全都移居过去,地方大,还有周子墨指派的几个管事住在那里,也能给小山上的窑厂作掩护。
顾小溪想到食材保存的问题,现在正是物资最丰富的时候,把之前买的20个小子从铺面叫回来,在庄子里后面连接小山的地方修建了一个占地将近两百平的地下窖。
用时将近半个多月,才把最基础的地基墙面全部用石材与砖石铺盖好,后续又添加了一些木材把每个分隔开来,大差不差也够用了。
顾小溪翻书查看了许多储存的方式,断断续续先把经久耐放的风干晾晒往地下窖里搬运。
自己也偷摸往空间藏了许多当季新鲜的食材,保证冬季店铺里面也能正常营业,自己也能满足一家人的口腹之欲。
前世啥都没有,这一世还是有喜欢藏东西的习惯,几个夫郎也有所察觉,但是也没多想,只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足不能给自家妻主安全感,只能更加努力干活表现。
没多久,几人送别周子墨,生活恢复了平静,反正店铺窑上几个管事打理一切事项,顾小溪也乐得轻松。
两个小的每天学院家里两点一线,她就带着李大虎在城里闲着到处逛,大多数时候还是喜欢往许郎那里跑。
当然了,家里还有两个走科举的呢,他们也不能大摇大摆往窑子里跑,两人做一番伪装,别人也识别不出来。
周子墨走的时候又把赵谦带上了,谁让这家伙就是专业走镖的,安全可靠,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许郎也有些受够了这家伙的磨人程度,早就想把人踹出去了。
知道周子墨要回京城,需要找镖局看护,当即把赵谦的行李连夜打包好,连人带包裹直接关在了门外,还不许小厮放人进来。
哀求好久的赵谦见人没有一点回转的余地,只能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的跟着周子墨走了。
当然赵谦是镖局的少爷,县城里也有他们的分店,他想什么时候接活就什么时候接活,也就只有许郎也能管住他了。
很快,李小满的童生第一场考试就要来了,顾小溪第一次参加科考,虽然上场的不是她,但也激动的不行。
虽说一家人就住在县城,也不用费劲巴拉从村里往考试地点赶。
但顾小溪还是催着几人去考试现场溜了圈,大门还是关着的,从外面看也看不出来个啥,几人悻悻而归。
无聊的日子实在太无聊,顾小溪带着李小满跑了自家书铺准备了一些考场需要的东西,还根据周子辰和李牧有过的经验准备了雨伞和油布防止阴天下雨什么的。
说起来顾小溪竟是现在才知道李牧和周子辰都在竹溪贡院求学,之前见两人见面也不说话,还以为两人并不认识呢。
李牧小声解释“他这样有身份有背景的,跟自己明显不是一路人,想要上前讨好的太多,根本轮不到他”
“再说他也没资格往周子辰面前凑,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如周少爷的眼的”
“小溪你是不知道周少爷在学院有多高冷,对同窗爱答不理也就算了,一般的夫子给个笑脸,他都不一定给点反应”
“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周少爷,还是学院的风云人物呢”看顾小溪一脸不信,李牧笑呵呵的“可能在你跟前是不一样的吧,我们都戏称他为高冷男神”
顾小溪惊诧,就周子辰这黏糊的死样子,还高冷呢,她就算不夸奖,给个好脸色,这家伙就能热情的跟个摇头摆尾的大狗狗一样贴上来了。
更别说他们的床笫之间,跟有皮肤饥渴症一样,折腾下来就喜欢满身臭汗往她身上贴。
咳,这就扯远了,回到家顾小溪就扯着周子辰的大脸,没好气的捏来揉去,整张脸都变形了,才算解气。
“你在学院的高冷劲儿呢,拿出来给我看看”
周子辰委屈“我要是不高冷,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贴上来上门送礼求人办事呢,这不是自找麻烦么”
确实有道理,同在一个学院,出门在外那就是可以打通的关系网,周家这样的大户,要是与之交好,干什么别人都能卖个面子。
还有两天就是童生试的第一场考试,城里明显多了很多学子打扮的,除了城里的几个私塾,大多数还是开设在村里或者族里私塾出来的学子。
各个年龄段的都有,有几岁的小孩子还有白了头发的老翁,这年龄差真是让让顾小溪叹为观止。
当然这也是各个大小酒楼最好赚钱的时候,房间价钱翻了好几番不说,还特别抢手。
当然,最好的去处还是顾小溪的那一条街,因为生意太火爆,学子们散学最好的去处,他们该给这条街改了名字叫顾氏美食街。
还给了顾小溪一些启发,在庆祝一些重大节日的时候,也可以装扮一番,搞个特价活动美食街什么的。
现在整座县城都知道了,城西那条有名的美食街,还别说,老人小孩朗朗上口名字还挺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