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的朦朦胧胧读书上学一学期又一学期,一年又一年,一天天的也就过来了……
说实话当时的老师都是非常有实力底蕴的,也很负责任敬业尽责,都是住校的哪怕是皇湾本地人也是住校的,只是偶尔会回家看看老人处理一些家事。我记得当时就有黄老师谷老师夫妇,宋老师和颜老师都是女老师,他们都是学校周边的人,家中都有老人需要照顾还有土地,但他们都是坚持住校的!那时候的老师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把精力全部用在学生身上,用当时的教学俗话说:备、上、批、辅、考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备即备课,每堂课文都必须要提前备课,把一周的自己所任课程认真细致的备好课,才能走上课堂;一般都是用晚间在校办公室集体学习交流再备课;
上即上课,每一堂课都必须要认真去引导启发带动学生学习思考,掌握课文重点还要兼顾好中差生;
批即批改作业,语文算术作文写字美术等等都必须认真细致批改,指出每个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错误问题,留下批文留着学生予以订正;尤其是作文更是要逐字逐句逐段去批改;
辅即辅导,针对不同的学生成绩优劣个性特点心里问题去予以指导指点纠正表扬或批评,要耐心用心爱心去辅导;
考即考试加测验,这个关节很关键,是对每个学生经过一阶段学习的测试验证,好便于进行把握总结以便掌握自己所任教的班级和课目结果如何;
另外学校和学区以及县乡主管部门还会经常定期不定期的组织互相抽查考核,当时的教育主管部门基本上是全心全意抓教育抓教师抓学生,不像现在教育市场化完全变味了!教育主管部门一切市场化,功利性太浓太重了;滋生了腐败和阳奉阴违大部分人一切向钱看,根本就把学生当摇钱树!
唉,对不起扯远了!
回到我们的兰滩小学,当时的教师队伍中还有好多是民办老师,每个月是拿工分加补助,每个月工资也就十几块钱,非常可怜巴巴的,但就这个还是要有些关系加个人能力过得硬才能走上教师岗位。另外还有代课老师,待遇更是可怜兮兮了;我本人也曾代课老师了十年多……
在我们当时的学校里有好多实力能力一流的老师,比如薛老师曾是当时解放前毕业于名校的师范类的非常有名的实力派老师,当时我们只知道教师都喊他老薛九……
还有正规师范类大学生年轻的女周老师,薛老师,黄老师等等都是一流的人才,可谓是人才济济!我们的学校除教学上排进县乡前列就连体育方面也是不落后的,尤其是蓝球队,教师蓝球队参加公社比赛经常获奖,学生队也不差!
后来随着学校凭实力品牌获得了上面的认可,学校硬件也得到了很多很大改善,校舍重新翻建,并配齐了课桌椅板凳,围了围墙,扩大了活动操场,添置了好多教辅用品,有点旧貌换新颜的感觉!
应该是在我读到五年级的时候,亲身经历了当时轰轰烈烈的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一些人和事了……深埋于心中无法被磨灭的!我相信是凡生在那个时代的人都会和我一样的!人都会有记忆的,有的东西会被遗忘有的事情会伴随终身的……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的我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那个时候的我懵懂无知加上生活贫困也没有精力去参与其中!
只是现在回忆起来想想都觉得恍惚在梦中……
人在童年的记忆往往很难被磨灭!
说实话出生在荒年岁月中的我们五六零后真的没能学到真正的文化知识是和当时的好多东西有很大关系的!但经历却很丰富多彩,也锤炼了我们这两代人的抗折磨抗打击抗压能力!更深知人生的艰难困苦和活着不容易啊!
呜呼悲哉!我们这两代人心性很坚强不会怨天怨地怨呜怨父母的!只有坚强坚韧坚定不移的面对一切生活中的艰难困苦酸甜苦辣咸……
活着真是一言难尽啊!因为曾看到见闻到好多同龄人同时代的人因各种原因早已年纪轻轻的离世走了,带着不甘和冤屈的有,带着穷困饥饿而逝的有,带着病痛折磨夭寿的有……
真真的是一言难尽啊!
唉,那个时候真的是活得浑浑噩噩,完全看不懂也看不透看不清方向目标了!真是不堪回首啊……
在我的少年记忆中很难抹去!
再就是那个时候的课程学习也是继继续续的不太正常,其课本也是根据当时的情况会要被变换几次;老师们也会无法淡定静不下心来教学,这样的话也就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当然直接导致我们那时候学不到什么知识了!但那时候劳动课很多,经常会被学校组织去参加生产队里面劳动,也会被公社组织到外面去参加社会实践,即拉练~师生全部步行几十里去祭扫烈士陵园或去向当时的先进人物学习致敬,想想也很有乐趣的!
……
人经历的越多人生也越丰富多彩!
坎坎坷坷曲曲折折风风雨雨看起来是令人吃苦受罪,也会导致其伤痕累累,但只要还活着就是你的经验能力和本领!
往事如烟袅袅绕绕好多好多是无法忘记忘怀的……
只有我沐浴在夕阳西下余辉中就会情不自禁的陷入往昔的沉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