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喜放下筷子,看向前方的靳亮,等着他后面的话。
“各位教授,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对潜艇比较熟悉的?尤其是仿苏式潜艇?”
靳亮话音一落,便有一位教授举起手,说道:“我有研究过,就是不知道你们需要的’熟悉’要达到什么程度。”
“胡教授,是这样的,有艘执行任务的核潜艇不知怎么回事,舱内气压出了点问题,一下沉到任务位置,气压便快速增高。维修人员检查过,没查明问题原因。
他们听说诸位科技界泰斗齐聚在此,就让我过来问问,看看诸位能不能帮上忙的。”
“虽然不知道具体什么问题,但我可以去看看。”胡教授站起身说道,“小靳同志啊,咱们走吧。”
四喜见状,急忙跟着站起身,“靳老师,我能去看看吗?”
黄玲看着突然站起身的四喜,低声问一旁的郑路先,“师哥,四喜学习过维修核潜艇?”
“我哪知道!不过她过目不忘,脑子里藏了不少好东西,也许就有和核潜艇相关的。”郑路先说道,“而且她是要去看看,也不一定去维修,小孩子嘛,对看过或者没看过的,都会有些别样的兴趣。”
“看过,兴许能帮忙。没看过,就当涨涨见识,年轻人,就该多表现表现嘛。”王智说道。
“哎,王老头,你这说法我赞同。”郑路先说道。
黄玲见这两人嘴上都没个准话,便懒得搭理他们,而是将目光放到四喜身上。
见四喜要去看看核潜艇,靳亮便问道:“林同学,你是见过潜艇设备,能修?”
“没见过实物,但是见过苏式一比一百的还原模型,并且拆卸过。”四喜说道,“模型里的每个零件,每条线路都刻在我脑子里,我去看看,兴许能帮上忙。”
靳亮皱着眉头想了想,随后点点头,“好,你也一起来吧。”
四喜和胡教授跟着靳亮,被带到一间会议室,会议室里坐着七八个人,也不知道在那里等了多久。
“靳研究员,这位教授能解决压力问题吗?”一位身穿军装,肩头扛星的男人问道。
“张少校,这位是胡教授,对核潜艇有过研究。这位是林研究员,曾拆卸过一比一百的还原模型,对潜艇内部零部件比较熟。”靳亮说道,“潜艇的问题,恐怕得去舱内才能发现,所以我们需要进去潜艇内部,下沉海底,去检查原因。”
张远航看着眼前一老一少两人,心下有些纠结。
“潜艇下沉对舱内人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这两位不知道能不能承受刚下潜时的压力?”
胡教授抬了抬眼镜,脸色平平,“不设身处地,怎么能发现问题呢?”
四喜翘翘嘴角,说道:“试一试,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
张远航见一老一少两人坚持要下水,干脆心一横,说道:“好,那我们进舱下潜。”
胡教授和四喜跟着进了潜艇内部,靳亮随行跟着,准备若有危险,便第一时间要求上浮。
这两位可是科研界的泰斗和新星,可不能在他手上出了岔子。
潜艇缓缓的下潜着,众人聚在操作舱内,仔细观察着各种仪表和数值。
“报告长官,还有一百米就到达下潜的目标位置。”
“好,知道了。”张远航说道。
随后转身对四喜和胡教授说道:“两位,潜艇马上要到目标位置,到达目标位置后,舱内气压会快速增高,你们只有十分钟时间发现问题,希望两位顺利。”
四喜闻言没说话,只是胡乱点点头,一双眼睛紧紧的盯着仪表上的数值。
“十米,七米,三米,一米,到达位置。”
四喜闹钟警铃大作,随着表盘上数值的快速变化,立刻行动了起来。
时间快速流淌,眼见时间过半,四喜和胡教授都没有找到原因。
四喜看着略有着拥挤的控制舱,突然闭上眼睛,脑子里快速的过着之前模型中的控制舱。
从中心仪表盘开始,她一点点的回想舱内的设备。
脑子里形成两张并排的页面,一张是现在的潜艇内部图,一张是模型的内部图。
四喜一点点的对比着,突然,她发现了一处不同之处。
她迅速睁开眼,随后蹲下身子对一处设备的螺丝帽看去。
果然,现在这里比之模型少了0.2毫米厚的垫片。
“这里缺一个垫片,0.2毫米,潜艇里应该有储备,赶快换上去。”四喜催促道。
“快去快去,拿一块垫片来。”张远航吩咐道。
不一会,一张垫片被送了过来。
四喜接过垫片一看,立马发现不对劲,“你这个垫片厚度不对,这个太厚了,快拿锉刀来。”
很快,一把锉刀被送到四喜手里,四喜干脆一屁股坐下,开始打磨手上的垫片。
四喜忙着磨垫片,胡教授则是把整个舱内设备都看了一遍,虽然这潜水艇有很多问题,可惜现在不是解答问题的时间。
他巡视了一遍,并未看到影响气压的问题。
他虽然有听过四喜的大名,可是对于她凭借一个模型,就能动手维修核潜艇,他是不相信的四喜有这能力。
锉刀又挫了两下,四喜才停下手上动作。
四喜把锉刀递回去,而后拧开螺丝帽,将原先垫片的位置清理干净,随着垫片放置螺丝帽的拧紧,舱内的气压停止了增长。
“报告长官,舱内气压已经停止增长。”
林远航听着汇报,惊讶的看向四喜,没想到一个女娃子,居然能动手维修核潜艇,而且还是在这么短时间,仅凭借一个模型,便动手能修,而且还将诸多设备一一记在脑海里。
这种能力实在格外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