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封地可不仅仅‘好吃’,而是‘非常好吃’!有特别多的东西呢!”
两个贪吃的姑娘相视一眼,想去的心在此刻达到了巅峰。
“郡主,这些干贝为何要铺在最下面?”
罗大厨抓紧机会不耻下问,就这道菜还没开坛呢,就已经弥漫出鲜香,他已经可以断定,这道菜,必然封神!!!
娇娇将剩下的原料也陆续放入锅中,回答道:
“干贝需要长时间炖煮才能完全释放出它的鲜味,放在最底层最合适,它不仅能吸收汤底的味道,还能让其他食材更加入味。”
娇娇刚说完,一转头看见罗大厨也跟怡宁一般,眨着星星眼看着自己。
不禁嘴角抽了抽,算了算了,看着看着,她也习惯了。
佛跳墙是一道耗时间的菜,娇娇见御膳房里还有不少新鲜蔬果,想到光武帝今日一天都没胃口,就准备再做一份五色面。
随着五颜六色的蔬菜汁被舀出来,娇娇将汁水分别加入面团,一个个五颜六色的面团诞生了。
“郡主之能,真的是巧夺天工啊!”
罗大厨觉得娇娇这一系列做法瞬间刷新了他的认知,他从未想过,还将蔬菜汁同面粉融合。
“不过是一点小技巧罢了,称不上是巧夺天工。”
这倒是真话,娇娇觉得自己无非是沾了现代美食的便宜。
华夏美食那才叫博大精深,在华夏人眼里,只有好吃不好吃,没有能不能吃!
单说厨艺,御膳房的大师傅,厨艺怎么可能会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御膳房的香味飘的老远,罗大厨的肚子都不知叫了几次后,终于,娇娇说,成了!
一碗五色面,娇娇用的是鲜鸡汤,汤底清澈却味道极鲜,娇娇架不住怡宁的撒娇,也给她准备了几筷子面条。
“就吃这点就好,不然待会儿吃不下佛跳墙了,你可得后悔着呢!”
确实,五色面随时能做,佛跳墙的材料可难集齐。
宗人府中,收到英贵人没死,并且五公主顺利出生的消息,慕容芷气得癫狂!
她感觉一切都不对,明明不该是这样的。
“怎么可能?为什么什么都跟梦里不一样!”
前太子站在门口,听着屋内慕容芷的疯狂,沉默不语。
“康王的人呢?为什么没有动手?”
“回夫人,康王的人进去了,刚一动手,就被皇贵妃的人发现了。”
慕容芷将手边茶盏砸到地上:“那婉妃的人呢?”
“婉妃......婉妃的人没出现!”丫鬟战战兢兢地答道。
话音刚落,前太子已经走了进来,他将地面茶盏踢到一边,让丫鬟收拾好先出去。
“芷儿,你为何如此执着于对付沈天娇?她已经不是阻碍!”
“怎么不是阻碍?祁宸宇,是谁前几天,每日变着法儿的去偶遇?又是谁与我欢好时都在默念她的名字?”
慕容芷定定地看着前太子:“你当真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吗?我在为你筹谋划策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哈哈哈,祁宸宇,你后悔了对吧,但是没用了,沈天娇永远不会再看你!”
慕容芷的声音渐渐变得歇斯底里。
前太子深吸一口气,目光沉沉的注视着慕容芷:
“我承认,我确实在有意接近她,但是芷儿,在我心里,你才是唯一,我接近她,只是因为父皇看中她。”
“我必须尽快回到太子的地位,否则你应该知道,我俩最后会是什么下场。”
“康王叔真的会站在我们这边?”
祁宸宇看着慕容芷的面容说道:“其实未必,对吧!”
“还有三天,就是你所说,瘟疫将会出现的日子,芷儿,你真的觉得你手里的方子,一定能解决瘟疫吗?”
“自然能!”慕容芷很坚定!
对于慕容芷做梦的事情,祁宸宇并没有像慕容芷那么的深信。
“现在父皇的目光都在康王叔身上,若是筹谋得当,这次我的皇子身份必然能够恢复。”
慕容芷狐疑地看着前太子:“你想说,你接近沈天娇只是因为她受宠?”
“哈哈哈哈,祁宸宇,你真以为我像之前的沈天娇那般傻吗?”
屋内两人各有心思。
“你放心,既然你不让动,那我自然不会再动她!”
我只会让她死!
当晚,慕容芷让人将京郊生病之人的东西,悄悄送到大将军府,瘟疫么,总要有个来源,刚从满洲回京不久的玉瑾郡主,不是正好么?!
前世,这场瘟疫,可是死了几万百姓,尤其是前期染病的人,就没有活下来的。
慕容芷就不信,没有救命的治瘟疫药方,沈天娇还能活下来!
宫中,还不知道危险降临的沈天娇正在陪着光武帝。
“皇伯伯,等参加完李相国府里的宴席,我就回满洲了。”
原本喝着佛跳墙的光武帝瞬间不香了,他儿女不少,可像娇娇这样不怕自己,还敢同自己生气的,还真没有。
“就这么急着回去?满洲到底有谁在啊!”
光武帝生气地小声说道:
“满洲那么多人,怎么就非要你回去了?”
娇娇笑着不拆穿他:“不若你早日退位,届时我陪着您,走遍大明,吃遍五十二洲!”
“退位这种话呐,也就你敢说!”
光武帝喝完一碗,再次舀了一勺:
“你说这材料是老大寄给你的?哼,怎么就不知道送给我?难不成朕还比不上你?”
“您自然是比不上我,我可不白吃大皇子的东西,如今他封地里的火锅底料、香皂,可都是最大份的呢!”
娇娇得意地说道,像是一个向自己父亲邀功的小闺女。
长春宫中,皇贵妃也在惬意地喝着佛跳墙。
只是,她看着自家长不大的女儿,更气了!
“娘亲,您就让我跟着姐姐去满洲,我保证,半年后,及笄前,我一定回来可好?”
“不好!”
皇贵妃是绝对不会同意她去满洲的,光武帝子嗣本就不多,留在身边的更少!
如今还在京中的,除了英贵人的两个女儿,也就怡宁和前太子。
此时,正是培养父女情分最好的时候。
她从来不奢求自己的这对龙凤胎儿女能独得圣宠,做那指点江山之人,但怡宁是女子,一位得圣宠的公主,远比不受宠的公主更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