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说来乡里开会,到乡办公室一看,大门紧闭也没见老宋的影子。
心急如焚的傻柱娘又重新折返到集上,逢熟人就问看到老宋没,都说没看到,这说明老宋和刘二媳妇根本没来赶集。
这俩人到底去了哪里?傻柱娘想起以前,来赶集的时候,老宋曾带她去了一个地方。那是离乡镇不远的一座院子,是老宋在镇上新买的,说将来给儿子住的。
傻柱娘又急匆匆的赶到老宋在镇上的新房,关着大门,外面的锁开着,说明院里有人。
傻柱娘使劲推了一下没推动,扒着门缝往里看,果然看见了老宋的摩托车停在院里。
傻柱娘气得头晕目眩,骂道,“这个天杀的老宋,你到底带了多少女人来这里啊!”
想想自己跟了他几十年,现在人老珠黄他也不待见自己,傻柱娘越想越气,可她知道现在敲门不但不会开,还打草惊蛇,以后可没自己好果子吃。
不行,得好好治治这对不要脸的男女。
傻柱娘此时也失去了理智,正好看见过来几个孩子,傻柱娘给了他们一块钱买糖吃。孩子们很高兴,然后又按照傻柱娘的说法,去了乡派出所,说这里有人在家搞破鞋。
不一会儿,一群孩子带着两个帽子叔叔,来到了老宋的家门口。傻柱娘则躲在旁边的胡同里看情况。
只见两名帽子叔叔使劲的敲着门,敲了七八分钟后,院子里有动静了。老宋边整理衣服边开了门,看到帽子叔叔站在门外,吓了一大跳,“同志,有啥事啊?我可是老实人呐!”
帽子叔叔亮了一下证件,说接到有人举报,这里有人在搞破鞋。
“胡说八道,同志,我这可是民宅啊,怎么可能出现那种事呢!”
帽子叔叔进了屋,没发现有别人,东屋也看了,西屋也瞧了,确实没有看到其他人。
老宋一脸委屈地说道:“同志,肯定是有人在搞恶作剧。”
帽子叔叔把那几个小孩叫过来问话,“是你们亲眼看到的,还是有人指使你们?”
小孩子们如实回答,说是一个奶奶给我们了一块钱,让我们买糖吃的,还让去找帽子叔叔。
帽子叔叔狠狠的教育了那几个孩子一顿,并向老宋道歉准备离开。
这时,傻柱娘忍不住从胡同里冲了出来,大声喊道:“同志先别走,这屋里肯定有女人。”
帽子叔叔看向傻柱娘,眼神里充满疑惑。老宋一见傻柱娘,顿时明白了一切,恼羞成怒地指着她说:“原来是你在捣鬼,你这疯婆子,我今天就是累了,自己在这里休息,哪有什么女人?”
傻柱娘不信,进到房间四处搜,床底下,窗帘后,橱柜,都找了,还是没有。傻柱娘心里踏实了些,至少老宋没干坏事。
帽子叔叔把傻柱娘教育了一通后离开了,老宋也把她骂了一顿,还当场提出了分手。傻柱娘吓得连连道歉,说自己是太在乎老宋了,我这么多年跟着你,没功劳也有苦劳啊!
傻柱娘边说边哭,还说离不开老宋,太爱他了。
老宋点了根烟,往屋里看了一眼后说,“不散伙也行,就是以后我的事你少掺和,我媳妇都不管我,你有什么资格管我。”
傻柱娘咬了咬牙点头答应,行,我不管你。
“那还不快离开这里。”
在老宋的呵斥下,傻柱娘灰溜溜的走了;然后,老宋又重新把门关上,反锁后进了屋,对着橱柜喊了声出来吧,人都走了。
这时,橱柜门开了,刘二媳妇从里面出来,脸憋的通红,接着就是一顿狂咳;确实憋得不轻,使劲忍着不咳出来。
刘二媳妇瞪了一眼老宋,委屈的大哭。这一哭梨花带雨的,把老宋心疼的不行,赶紧抱在怀里安慰。
安慰光打嘴炮有啥用,刘二媳妇深知这是要钱的好机会。
委屈巴巴的说,“没跟你之前我可是一个良家妇女,就因为你,变成了人人喊打的破鞋,躲在橱柜里跟贼一样,这要传出去以后我还怎么活。”
说完又哭了起来,老宋让她小点声,别被邻居听到。
刘二媳妇往院里看了一眼,说听到就听到,你都不怕丢人,我更不怕。
见一时安抚不好,不出点血是不行了,老宋从包里掏出了五十块钱递给她,让刘二媳妇去集上买件衣服。
“呵呵,你给傻柱娘那个老女人,一出手就上百,给我就几十几十的,难不成我在你心里,还赶不上那个老女人?”
老宋叹了口气,又从包里数了五张十块的给她,刘二媳妇这才破涕为笑。
这说来也怪,给傻柱娘钱不心疼,怎么给这小媳妇钱还有点肉疼呢!可能是和傻柱娘有感情了,心里也把她当成了家人。
这个老宋,还挺有“责任心”。
这场闹剧,以老宋出了点血而落下帷幕。自从跟了老宋后,刘二媳妇隔三差五从他那里得到点小恩小惠,这让她特别受用。
给了这边,就减少了那边的开支;傻柱娘这段时间倍受冷落,老宋也不来找她了,傻柱娘天天魂不守舍,楼红英看在眼里,安慰婆婆凡事别放在心上,至少公公心里是有你的。
本想借此机会和婆婆搞好关系,人家傻柱娘不领情,还让楼红英少说话,少管闲事。
拉倒吧!这一家人,没有一个有感情的,至少婆婆还有人给钱花。
楼红英想自己赚点钱了,她想到了一个好门路。
她的手工做的不错,尤其是喜欢纳鞋垫,用花钱在鞋垫上绣上各种花,鸟,鱼虫等,特别漂亮,栩栩如生。
楼红英进了一趟城,发现路边有人摆摊卖鞋垫,她随即想到了自己的手工鞋垫,拿到城里卖一定受欢迎。
可是纳手工鞋垫很麻烦,一天最多能纳两双;不过,这些年,从当姑娘时就存了一些,现在楼红英手里的鞋垫有上百双。
在农村到了冬天,地里就没活了,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就开始猫冬。楼红英就以纳鞋垫打发时间,几年间,光鞋垫纳了一百多双,有的送人,有的自己用。
和谁关系好就送谁两双,为了对齐梁表达谢意,楼红英也送给了他两双。
齐梁如获至宝一般不舍得垫,简直是太漂亮了,埑在脚底多可惜啊!
所以,齐梁把楼红英给他的鞋垫,放在了抽屉里,时不时的拿出来欣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