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拿何容菲跟慕容涵做比较,今天何大记者到访。
“董老板,都说济水城投公司财大气粗,把济水一年的财政收入握在手里,几个亿的项目资金,怎么办公的地方,这么寒酸”
刚走进董远方的办公室,何容菲四周看了一圈,抱怨起来。
“就是办公室,还是我们临时用人家卫生局的。”
董远方,耸耸肩,从柜子里找了一个新茶杯,给何容菲接了杯水。
“何大记者,今天到访寒舍,有何贵干?”
董远方,递过茶杯,小心翼翼地问起来。
何容菲他见过几次,每次在济水都搞出不小的动作。
济水春节慰问、城南风波、方志敏牺牲后,感觉每篇报道,文字犀利,如闪电般划破黑暗,带来一丝光明。
“没事都不能找你玩了?”
何容菲也是美女,但是,跟慕容涵最大的不同。
跟慕容涵聊天,她不会多开一句玩笑,多说一句话,让你坐立不安,最多就是给你续点儿茶水,让你不敢靠近。
而跟何容菲不一样,她骨子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松弛感,让你感觉舒服和亲近。
“六十万济水人民,欢迎何记者莅临指导工作,我代表城投公司100多名员工,邀请何记者吃顿午饭”
董远方开着玩笑,准备带何容菲出去搓一顿。
“算了吧,我请你吧,本来想来吃大户,看你这寒舍,不忍心宰你了”
一边下楼,一边跟董远方开着玩笑。
“放心吧,我一个月多发了200元补助,请你吃顿饭的钱还是有的”
说罢,很绅士地拉开车门,邀请何容菲上车。
他们来了济水一个很有特色的小店,做中药炒鸡的。
据说所有的鸡,都是他们自己养的,从鸡仔开始吃中药渣长大。
吃到嘴里,浓浓的中药味,别有特色。
“不能白吃你一顿,我送你个礼物吧”
说罢,何容菲从包里拿出一张照片,递给董远方。
“你什么时候拍的?”
董远方看着照片,笑着问起来。
这张照片是那天,董远方坐在推土机上,指挥着挖地基。
“你那天在现场,我怎么没发现?”
董远方不解地问,他清晰的记得,当天从嵩州过来的,只有江原大学的几个专家,没看到其他嵩州来的人。
“我们同事老公,是江原大学建筑系的,本来我同事要跟他老公一起过来,那天她临时有事,我这边正好需要来济水办理入职,就一起过来了,正好拍下你的风姿”
何容菲有滋有味地吃着炒鸡,给董远方浅解释了一番。
“你来济水入职?几个意思”
“我上个月来这边办理了入职,江原日报济水记者站,只是省报社还有点儿事没处理,就先回去待了一个月,今天我就是来报道的,明天正式上班”
何容菲给董远方诉说了一下他们的遭遇。
原来,有个记者为了捧一个市的领导,专题报道了那个领导,在国企改革中取得的突出政绩。
他压根都没去过现场,都是那个市宣传部传过去的资料,把那个市的国企改革吹的天花乱坠。
后来,下岗工人到处上访,告到省里,才发现他们的国企改革完全是自说自话,企业改制环节漏洞百出,存在严重的资产评估不实、隐匿、转移资、违规处置国有股权的问题最后都被深挖出来。
优质资产被私人拿走,不良资产被迫推向破产。
而大部分工人,被一刀切地处理掉,低价买断工龄或者直接下岗。
最后,政府花了半年的财政收入,才堵住窟窿。
但是造成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没有办法再去弥补。
这个事情最后带到省委一号领导那里,跟之前的专题报道,南辕北辙。
“做新闻的,闭门造车害死人”的批示,传到省报社,主管领导还被处理了。
他们省报进行工作整顿,其中有一个方案,就是安排记者深入基层和一线。
以前记者站只在市里有,这次将建到县里。
而济水首当其冲,作为第一个有省报记者站的中小县市。
何容菲第一时间报名,选择的就是济水站,担任江原日报济水记者站站长。
何容菲这次来的略有突然,记者站还刚建立没多久,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宿舍。
吃完饭,董远方带何容菲到迪雅酒店,给你开了个单间,算是先安顿下来。
跟美女一起吃饭,总比官场上的应酬接待,董远方这顿饭吃的舒服、惬意。
回到家后,躺在床上,何容菲的一瞥一笑,还不时在眼前浮现。
这女孩,跟自己还挺有缘份,几乎每个阶段,都能遇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