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窈窕没有怀孕,但还是被战晨望管着养了好几天伤。
整天除了上朝,就是在清馨苑待着,偶尔还要拉着苏窈窕去风来草庐。
苏窈窕心里腻歪极了。
如果可以选,她巴不得自己找个地方待着,也不想见战晨望。
然而没有如果。
自从上次二人小吵过一次,战晨望对她越发温柔,还总是说起当初的事,有时候苏窈窕听着就会忍不住出神。
如果现在真的是原主在这,两个人会非常幸福吧。
偏偏她来了,这一切就变得荒诞可笑了起来。
幸好,不等战晨望把苏窈窕折磨疯,太后寿宴先到了。
苏窈窕的位份是贵人,礼服相比妃位要轻便许多,但她还也要早早去侯着,硬生生从寅时磨到了午时。
大半天枯坐下来,苏窈窕觉得自己浑身都在发软。
早上冷得发抖,中午又热得恨不得泡在水池里,宫里好多妃嫔都有些受不住了。
她们在宫里的尚且如此,更不要提宫外凌晨就得在宫门口排队的命妇了。
好不容易人都到位,这才奉上来午膳,苏窈窕勉强吃了两口,就吃不下了。
看她这个样子,青竹越发心疼:“小主好歹再多吃点?这会儿不吃,就得硬熬到晚上了。”
“今年还好,吃食这些东西是小主您亲自盯着的,端上来的都是简单方便,容易热的菜式,要是换了往年,端上来的都是冷了的大鱼大肉,吃着才叫难受呢!”严嬷嬷在旁边道。
这也是宫里的规矩,凡事最要紧的是面子,宫中午膳自然不能寒酸了,大鱼大肉不能堕了面子。
可是这些肉菜,一来麻烦费功夫,二来为了品相摆盘,都不能热第二次,端上来的时候基本都凉透了。
苏窈窕得知了这个规矩,当场就磨着和淑妃瑾妃商量了,这回午膳不讲究面子,务必要让人吃好喝好。
苏窈窕苦涩一笑:“我热得不行,吃多了怕更难受,不如少吃点,倒清醒一些。”
见她脸色真的不大好,青竹和严嬷嬷也不敢劝了,只是多备了些放凉的梅子汤。
这玩意酸酸甜甜的,苏窈窕还愿意多喝几口。
昭嫔看着眼前的小桌上的菜肴,嫌弃的用帕子掩了掩唇:“真是落破户小家子气,这样的菜也拿得出来!”
她声音不高,但还是被旁边的两个答应听见了。
许答应一向懦弱,自从慧答应被贬入冷宫,她越发的胆小了,平常就怕见人,现在更是恨不得缩起来。
她本来吃得挺高兴的,一听昭嫔这话,立即放下筷子不敢多吃了。
明答应瞧见了,鄙夷地撇了撇嘴,自顾自吃着。
昭嫔不敢惹妃子,可看她这样,忍不住刺了一句:“哎哟,瞧我这张嘴,倒是忘了于明答应而言,这些可都是顶顶好的了。”
明答应冷笑,不冷不热回敬了一句:“昭嫔娘娘这么多的见识,让你坐在这点评可真是委屈了。”
“有本事,去跟皇上说,也给昭嫔娘娘一个展示的机会啊?”
昭嫔手心攥紧,阴冷的盯着明答应:“我何必要去皇上面前说,只需知道明答应你上不了台面就是了。”
明答应压根不在乎,她家是不如昭嫔家有钱,可她家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家呢。
“昭嫔娘娘上得了台面,不知家中子弟今年科考高中几名啊?”
“你!”
这句话真真踩中了昭嫔的痛点了。
她家是皇商,家里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因着商人之子不许科考,便过继到了族里旁支家里头,才算拿了科考资格。
可偏偏都不争气,今年恩科别说考中了,据母亲递进来的书信所言,那是压根连门槛都没摸到!
反而是父亲资助的几个族里的学子考中了好几个。
家里后继无人,是昭嫔娘家心头最担心的事,如今被人戳中,怎能不让昭嫔气恼。
明答应得意的挑了挑唇,自顾自吃起了菜。
苏窈窕的位子在妃位以下,但是又挨着昭嫔,也把这些话听得清清楚楚。
看着昭嫔气得眼眶通红,眼泪汪汪的样子,心里也是感慨。
孩子不成器真是古往今来所有家长的痛。
看昭嫔都被明答应气哭了,苏窈窕也没兴趣再去痛打落水狗。
主要是姿态太不好看了,这边闹哄哄的,底下的命妇们已经往这边瞅了好几眼。
苏窈窕甚至看到了苏夫人,以及她身边的苏卿许。
她蹙了蹙眉,这苏家也是奇才,做出了替嫁的事,居然还敢把苏卿许往宫里带?
又想做什么幺蛾子。
苏夫人和苏卿许自然也察觉到了苏窈窕的视线。
两个人不禁紧张起来。
苏卿许照常一副清冷孤傲的模样,只嘴唇微动:“娘,她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苏夫人心里也打鼓呢,但还是安抚女儿:“莫慌,她久居深宫,身边连个伺候的贴心人都没有,不会知道咱们的打算的。”
她反而更担心自己的亲闺女,犹豫了一会儿,终究低声道:“卿许啊,要不,就算了吧?”
“你模样这般好,学问又高,大好的年华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
“你爹爹已经给你谋划了一门好亲事,就是今年的状元郎,一表人才,你就嫁了吧,啊?”
苏卿许羞恼的摇头:“娘!我不稀罕什么状元不状元的!”
“状元三年就有一个,没什么了不起的,更何况那人都成过亲有儿子了,我才不要去给人当后娘呢!”
“您别瞎想了,我都进了宫了,您还能把我撵回家吗?”
听到这话,苏夫人叹了口气,终于不再说话了。
苏窈窕看着那对母女窃窃私语,心里头预感越发不好了。
思来想去,她叫来了青竹,让她亲自去盯着那对母女:“切忌露了端倪!”
青竹轻轻应了,便借口换茶离开了寿宴。
她前脚刚走,太后和皇上便到了。
苏窈窕等一众人连忙起身恭迎。
作为今天的寿星,太后穿得既端庄大方又不失喜庆,再加上本人保养得好,一看就是很有福气的老太太。
“今日是哀家寿辰,都不必多礼了,平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