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蒸笼仿若蓄积已久的小火山,“噗”地一声,热气裹挟着浓郁醇厚的香气汹涌喷薄而出,宣告着包子已然熟透。
那股热气猛地冲出来,带着一股强大的力量,仿佛要将周围的空气都点燃。
张淑婷赶忙熄了柴火,抬手轻轻抹了抹额头细密的汗珠,嘴角不自觉地噙着一抹满足的笑意。
她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如同清晨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
张淑婷不疾不徐地揭开蒸笼盖子,刹那间,氤氲的白气如决堤洪水般汹涌而出。
又仿若云开雾散,露出里头一排排白胖胖、圆滚滚的包子,个个褶子细密均匀,皮儿晶莹透亮,宛如精美的艺术品。
白气浓烈而滚烫,瞬间弥漫了整个空间,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王玉兰早在一旁眼巴巴地候着了,此刻哪还按捺得住,欢呼一声便伸手抓了一个。
王玉兰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蒸笼,双手迫不及待地伸了过去。
刚出锅的包子滚烫无比,烫得王玉兰“嘶”地倒吸一口凉气,双手却也不舍得放下。
王玉兰的手指被烫得通红,但仍然紧紧地握着包子。
只能左右手来回倒腾着,一边吹气,一边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王玉兰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热气从嘴里冒出来。
瞬间,那鲜美的汤汁在口中爆开,萝卜丝的清甜与肉馅的醇厚完美交融,冲击着味蕾。
那汤汁浓郁鲜美,在王玉兰的口腔中四溢开来。
王玉兰吃得眉眼弯弯,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含糊不清地嘟囔:
“哎呀,淑婷姐,这手艺绝了,我这辈子都吃不够。”
王玉兰的脸上沾满了包子的汤汁和碎屑,看起来十分可爱。
张淑婷看着王玉兰狼吞虎咽的模样,笑着递过去一块手帕,让王玉兰擦擦嘴角的油渍。
那手帕绣着精美的花纹,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随后,张淑婷自己也轻轻拈起一个包子,小口品尝着,眼中满是对这平凡烟火滋味的享受。
张淑婷的动作优雅而缓慢,仿佛在品味一件珍贵的宝物。
吃了几个后,张淑婷惦记起隔壁的戏人,手脚麻利地捡了满满一盘包子,用干净的布盖好,端着走向隔壁。
那盘子里的包子摆放得整整齐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来到隔壁院门前,张淑婷微微侧身,腾出一只手轻轻叩响那扇紧闭的门,叩门声在清晨的静谧中传得格外清晰。
张淑婷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门板,发出清脆的声响。
随即,张淑婷弯下腰,熟稔地将盘子稳稳搁在门口的石台上,又直起身,仔细地把盖在包子上的布角掖好,确保热气散得慢些。
张淑婷的动作小心翼翼,充满了关切。
清了清嗓子,声音轻柔且带着笑意,朝着门缝轻声说道:
“小兰!早起蒸了些包子,给你放门口了,趁热吃,味道还不错。”
张淑婷的声音温柔而亲切,如同春风拂面。
语毕,张淑婷并未久留,转身欲走。就在这时,紧闭的门后传来一个悦耳动听的女声:
“太感谢您了,大清早的还惦记着,闻着就香,辛苦啦!”
那声音清脆悦耳,充满了感激之情。
那声音宛如春日里的微风,拂过耳畔,满是真诚与暖意,同时也带着满满都惊喜。
张淑婷嘴角上扬,回了句:
“别客气,小兰记得和你姐姐一起慢用!”
说完,张淑婷便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自家小院。
回到院子,张淑婷坐在院子里,一边吃着包子,一边和王玉兰闲聊,不时地朝院门口张望,嘴里小声嘟囔着:
“臭蛋这孩子,往常早就到了,今天怎么还没来?”
张淑婷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担忧和期待。
王玉兰鼓囊囊着嘴巴,一边口嚼着包子,一边在一旁搭话道:
“许是…路上耽搁了,别…..emmm…...着急,臭蛋这孩子机灵着呢…..emmm…..不会出事儿。”
王玉兰的嘴里塞满了食物,说话有些含糊不清。
正说着,就听见院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那脚步声越来越近,带着急切和兴奋。
臭蛋一路小跑着进了小院,额前的头发被汗水浸湿,几缕发丝凌乱地贴在脸颊上,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
他的衣服被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身上。
“淑婷婶婶,玉兰婶婶,我来啦!”
臭蛋喘着粗气,声音里满是朝气。他的声音响亮而充满活力,打破了院子里的宁静。
张淑婷笑着迎上去,掏出手帕轻轻帮臭蛋擦了擦汗,淡淡说道:
“你这孩子,跑这么急,快歇歇。”
那手帕洁白如雪,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王玉兰从屋里端出一碗水,递给臭蛋。
“来,喝点水润润喉。”
那碗水清澈透明,还冒着丝丝凉气。
臭蛋双手接过,仰头一饮而尽,末了还不忘用手背抹抹嘴,憨态可掬。
臭蛋的喉咙上下滚动,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今儿个我在路上,听人说租界那边又要有大明星演出啦,到时候肯定热闹非凡。”
臭蛋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期待。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热闹的场景。
张淑婷和王玉兰对视一眼,眼中皆是笑意,沪上这地方,果真是从不缺新鲜事儿。
张淑婷笑意盈盈地将一盘热气腾腾的包子递向臭蛋,刚出锅的包子白胖胖、圆滚滚,褶子细密均匀,皮儿晶莹透亮。
那包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王玉兰在一旁叮嘱:
“臭蛋,趁热吃,小心烫,淑婷姐姐包子香的很,刚好给你妈妈尝尝!”
王玉兰的声音温柔而关切。
臭蛋赶忙伸出双手,黝黑的脸蛋上泛起憨憨的笑意,眼睛亮晶晶的,臭蛋用力点了点头,说道:
“谢谢淑婷婶婶,谢谢玉兰婶婶,闻着就香得很!”
臭蛋的脸上充满了感激和喜悦。
张淑婷轻轻拍了拍臭蛋的肩膀,又细心地帮臭蛋把包子盖好,温柔地说道:
“别忘了给你王叔送过去些,平日里也帮了我们不少忙。”
张淑婷的动作轻柔而温暖。
臭蛋再次点头,把话牢牢记住,然后拍拍胸脯表示:
“放心吧,淑婷婶婶,我这就去。”
臭蛋的胸脯拍得“啪啪”响,充满了自信。
说罢,臭蛋抱紧包子,迈着大步往外走去,小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院门口。
阳光此时愈发灿烂,洒在身上暖融融的,张淑婷与王玉兰继续沉浸在这弥漫着桂花香的温馨晨间。
那阳光如同金色的纱幔,轻轻地覆盖着整个小院。
时不时传出的欢声笑语,为小院新一天的生活添了几分悠然。
她们的笑声清脆悦耳,在小院中回荡。
至于宇道和张婉落两人,早早被王玉兰和张淑婷安排去上学了。
毕竟,年纪轻轻的,不上学难道还指望在家枯坐修炼、一朝成仙?
况且,修炼之路漫漫,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
学知识、磨心性才是当下的正途。
而这上学的事情,便是王玉兰一手操办的。
初到沪上不过几日,王玉兰便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大街小巷,勘察沪上当地的情况。
这一探,着实让王玉兰心惊。沪上,犹如一个各方势力盘踞的“江湖”。
形形色色的各家教派林,主要以道家为首,还有一些其他在大清见不得光的势力。
甚至!那些曾被大清封杀的诸子百家,也如顽强的野草,在夹缝中寻得生机。
更夸张的是,在北方人人喊打的诸子百家,竟然在沪上的不同租界地,大摇大摆地设立了自己的驻地,毫不掩饰。
历经岁月洗礼、朝廷围剿,这些传承却依旧能延续至今,其底蕴之深厚,不可小觑。
大清如今摇摇欲坠,内忧外患自顾不暇,势力范围不断收缩。
大清的手已经很难再伸向南方,更何况是满是租借地、洋人势力错综复杂的沪上。
沪上,既是危机四伏之地,也是卧虎藏龙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