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的消息首先传到了南京兵部,赵辉叹息良久,这个柳升果然如历史上一样,丢光了明军在交趾的最后主力。
接下来如果还按原本的历史走向,文官们肯定会撺掇朱瞻基放弃交趾。
平心而论,此时的大明朝再困难还有清末困难吗?光绪时,还有左宗棠收复新疆之举。虽说朱棣连年北征是耗费了不少国力,但大明朝此时还处于巅峰时期,国力就好比女人的沟,挤一挤还是有的。
赵辉急忙跟郑和一同回京覆命,此间事已了,必须尽快赶回京师,阻止文官们胡搞。放弃交趾固然一时痛快,贻害却是千年。
与赵辉几乎同时到的,还有安南陈朝后裔陈暠的奏表。
朱瞻基看了奏表后,召张辅、赵辉奏对。
张辅看了陈暠的奏章,脸上气愤之情难以克制。他急道:“文皇帝平定安南,郡县交趾,二十年之功,不可在陛下手中放弃啊!”
原来陈暠在奏书中说:“国人逼我上书,求封国王,以后世代职奉大明。”意思就是咱安南就不消大明来管了,封我个安南王,我便向大明永世称臣。
奏章传阅到赵辉手中,赵辉看完,冷笑道:“此必是黎利诡计,假借陈王后裔讨封,他好自立为主。”
与之同来的,还有王通与黎利的使者,说是王通已经私自与黎利议和,约定明军撤军,黎利和平接收交州城。
王通这家伙应该是实在顶不住了,不想白白死在交趾。黎利也不想再强攻交州城,毕竟惹恼了大明朝,这仗还得再接着打,也希望达成议和。
张辅坚决反对议和封王,是他辛辛苦苦四征交趾,为大明朝打下的这片疆土,如今要拱手送出去,就跟从他身上割肉一般心痛。
“陛下,万万不可啊,太宗皇帝平定此方,劳费多矣。二十年之功,不可弃于一旦。”张辅眼含泪水,苦苦进谏。
朱瞻基连忙起来搀扶张辅起身。
他其实也不舍得放弃交趾,叹道:“我朝屡次兴兵讨伐,兵不可谓不多,将不可谓不广,奈何数次征讨,皆遭大败,朝野这才有退兵之议,容朕再思之。”
朱瞻基此时心思有些松动,便问道:“几次征讨,大将折戟数次,若是再讨交趾,又派谁去合适?”
张辅有心毛遂自荐,但一想到朱高煦写信给自己一事,皇帝对他已有戒心,要不然就不会派柳升去了。
张辅看了一眼赵辉,进奏道:“当年复讨交趾,唯臣、柳子渐(柳升字)、赵都尉三人。赵都尉有勇有谋,进退有度,统兵有方,抚夷有术,是我等三人中最佳,臣举荐由赵都尉领兵进讨。”
赵辉心中一喜,按理征讨交趾肯定是张辅最熟悉,但张辅举荐自己,虽然明知他有夸张的成份,但这么被夸心里还是挺舒坦的。
赵辉也希望能由自己征讨交趾,毕竟在他心中,大明丢失交趾是一大遗憾,如若能在自己手中弥补,那简直是太好了。
不过朱瞻基没有立即答应,说这事还需要商量。
两人也只好识趣地告辞。
出了乾清宫,两人一前一后,默不作声,一直走出了东长安门,张辅才开口道:“都尉觉得此事有戏吗?”
赵辉摇摇头,“很难,文官们一定不会答应的。”
张辅气愤道:“汉唐故地,文皇帝一朝收复,何等伟业,怎可一朝弃地千里?”
见赵辉没回答,张辅又牵怪起赵辉来,“我进谏时,你怎么也不帮个腔呢?”
赵辉苦笑道:“国公,我还有一桩更讨人嫌的事情,正要提出来,要不是刚好撞上交趾出事,这事我这几天就要上奏章。”
张辅忙追问。
“开海禁!”
张辅看了看赵辉,竖了竖大拇指,赞道:“你厉害!”
开海禁,就是要在江南士绅集团口中夺食,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赵辉如果提这个出来,非被文官们撕了不可。
“中官们同意?”张辅问道。
赵辉告诉他自己已经征得了郑和的支持,只要郑和同意,宦官们应该问题不大。
两人分别后,赵辉决定去拜会一下杨荣。杨荣的发迹更多来自于边功,每次朱棣北征都带他,杨荣应该更热衷于开边才是。
不想拜帖递进了府里去,没一会门房就来报。
“对不住了,都尉,我家老爷出门去了。”
赵辉问道:“出门了?有说干什么去了么?”
门房谄笑道:“我这做下人的怎好盘问老爷呢,您说是不?”
赵辉没说什么,转头策马绕到杨家的后门巷子口,暗暗盯着。
果然没多久,有仆人便牵出了两匹马来,杨荣与一名健仆一人一骑,往巷口骑来。
赵辉一笑,连忙策马,假装与他不期偶遇。
“元翁可好。”赵辉率先向他行礼。
赵辉是驸马,国初驸马地位可是很高的,杨荣连忙还礼。
杨荣毕竟是首辅,脸皮已经修得十分深厚,但被赵辉当场抓住,老脸还是红了一下。
“老夫正有要事,都尉请便。”
赵辉忙笑问:“元翁去哪儿?”
如果杨荣任意回答去哪里,赵辉必然打蛇随棍上说是同路。
杨荣也是聪明过人,立即答道:“都尉去哪儿?”
赵辉含笑道:“我去元翁所去之处。”
杨荣心说你脸皮真厚,无奈答道:“我去内阁值房。”
赵辉笑道:“我去都督府,正好与元翁同路。”内阁在大明门内,五军都督府在大明门外,倒确实同路。
两人并行,杨荣对赵辉道:“我知道都尉所为何事,恕老夫无法帮忙。”
交趾之事实在太大了,连续损兵折将二十万,换个朝代指不定就崩盘了,得亏是朱重八朱棣攒下的家底厚。
文官们对于丧师失地也十分心痛,但他们更害怕朱瞻基成为像朱棣那样穷兵黩武的皇帝。
如果朱瞻基执意要再次兴兵交趾,群臣们一定会群起而反对的,杨荣作为首辅,也没法冒犯众怒。
他有不足为外人道的苦衷,杨士奇倚仗回护仁宗之功,已经威胁到了他的首辅大位,此等大事上,更没办法不随大流。
“老夫虽然也不忍放弃交趾,但怎料屡兴大兵都未能讨平,如之奈何啊。”
“非也非也,我来找元翁,是说另一件事的。”赵辉笑眯眯道。
“现在不是罢停了下西洋嘛,我欲上奏,请陛下允准东南开海禁,允许民间下海经商。”
这话把杨荣吓得一惊,从马上跳了下来。
“啊?你说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