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举办斗蛐蛐大赛的消息不胫而走,把朱瞻基也吸引了过来,从来都是他玩,这回破天荒的女人也玩了起来,实在是有意思。
斗蛐蛐的场地在西苑的太液池旁,大光明殿前,那里的湖边有一连廊,端的是景色秀美又遮风挡雨,实在是斗蛐蛐的好去处。
六宫的嫔妃们凑了十几只蛐蛐出来,各自捉对厮杀。
最上头坐的是皇帝与皇后,贵妃胡氏侍坐,下面是两两捉对厮杀的嫔妃们。
当然了,蛐蛐斗起来也不用嫔妃们亲自动手,自有善于侍弄蛐蛐的小太监代为操刀。
打赢了的,皇后还会赐下些簪子、钗子之类的小首饰,赢了的千恩万谢,输了的垂头丧气,跟民间的赌场是一样一样的。
最后,在那十几只中,角逐出了两只最厉害的蛐蛐。
一只名曰“三段锦”,贾似道所着的《促织经》中,还有关于这类蛐蛐的诗文,有道是“麻头青项翅销金,体白牙长六足明。更有异常腰背阔,蜀川三段锦花名。”
说的是“三段锦”腰背有力,牙长腿粗,战斗力强。
另一个名为“绣花针”,《促织经》中也有诗文道“佳名唤作绣花针,口内锥儿毒气深。嘱咐诸虫回避好,交口不慎即伤身。”
说的是它的口锥尖尖的好像是有毒一般,很容易就把别的蛐蛐给咬死。
两只都是强者,谁都不好对付。
皇后孙氏笑道:“胡妹妹,不如我们俩一人一只,挑个对手,决个胜负如何?这样决出最强的两只来,再做最后之决战,胜者就是最强的那个了,皇爷也在这儿,不如让陛下给赢了的封个蛐蛐王之类的诨号。”
朱瞻基哈哈笑道,“有趣,好,好得很,便依皇后所言。”
于是乎,皇后的“大将军”便挑中了“三段锦”为对手,两只蛐蛐一放在同一个罐子中,刚一个照面就厮打了起来。
皇后的“大将军”果然名字威风许多,战斗力也占上风,三两下就扭住了“三段锦”一顿厮咬,将“三段锦”的一条前腿给撕咬了下来。
裁判立时宣布皇后的“大将军”获胜。
孙氏脸上现出微微的笑容来,便气定神闲地看起胡贵妃的“促织王”与那“绣花针”的争斗。
哪知道两只蛐蛐放进了斗盆中,也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两只蛐蛐竟然不斗,瞪了半天的眼睛,就是不打,可把两个小太监给急坏了。
他们各自将蛐蛐拿起来,放到手上,然后用另一只手拍打手腕,让蛐蛐跃起,然后又接住,以此来激发蛐蛐的斗志。
就这么折腾了一番过后,又喂了颗黄米,让蛐蛐吃饱喝足,这才放入斗盆中。
到了盆中,两只先是继续干瞪眼了一会,然后各自左右挪动身躯,作出威吓之状,接着,两条后腿一蹬,撞在了一处,然后拼命的撕咬起来。
约莫打了有上百个回合,终于“绣花针”不敌,狼狈逃窜,裁判便宣布胡贵妃的“促织王”赢得了胜利。
打来打去,终于还是皇后与贵妃的蛐蛐打擂台。
其实蛐蛐这玩意,七分靠挑,三分靠养。强弱胜负,懂行的人看一眼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剩下的不确定因素只是斗场中的发挥。
皇后与胡贵妃的蛐蛐都是万里挑一的斗将,那些嫔妃们的小玩意,那自然是斗不过的了。就好比一米六的普通瘦小男生,是决计打不过二百斤一米八大汉的,都是一个道理。
不在一个段位,战斗力天差地别。
闲话不提,皇后的“大将军”与贵妃的“促织王”便放到了一个斗盆中,决斗正式开始。
斗盆中有隔板一块,决斗开始后,便撤去了隔板,让两只蛐蛐相互能闻到味道。
隔板一撤,两只蛐蛐果然感受到了“自己的”领地上来了异客,便摆动着触须,向前摸索着,寻找那个闯入的敌人来。
等到相互摸索过了,两只蛐蛐也相互厮打了起来。
打斗的过程,还有伶牙俐齿能说会道的小太监全程“直播”。
“促织王率先发起了攻击。它身形一跃,直扑大将军而去!”
“大将军也不甘示弱,迎了上去!两只蛐蛐在空中相撞!”
“促织王身手敏捷,试图绕到侧面偷袭大将军,有没有机会?”
“好!大将军果然是大将军,体形虽大,行动一点不慢,果断发觉了促织王的意图,迅速发起了反击。”
“好的,现在促织王利用它灵活的身姿,在斗盆中快速穿梭,快打快撤,它在消耗大将军的体力!”
“哇……大将军果然不愧是身经百战的,它稳扎稳打,凭借强大的力量,一次次击退了促织王的进攻。”
众人此时已经纷纷伸长了脖子去看,哪里还来听小太监的解说。
这时斗盆之中,刚刚充满斗志的促织王体力渐渐不足,露出了疲态,动作开始变得迟缓,攻击没有那么迅猛了。
“哇!大将军猛地一跃,忽然暴起,前肢紧紧钳住了促织王的触须,促织王被控制了!难道是要决出胜负了吗?”解说的小太监也激动得不行。
促织王怎么也挣脱不开大将军的束缚,被大将军一通猛攻,促织王再难支撑,竟然扭头就逃。
围观的众人们发出一阵嘘声,古人认为蛐蛐有五德,即“鸣不失时,信也;遇敌必斗,勇也;伤重不降,忠也;败则不鸣,知耻也;寒则归宁,识时务也。”
对于信奉“五德”的斗蛐人来说,遇上打不过逃跑的蛐蛐,主人是很丢面子的。
胡氏本来对“促织王”寄予了厚望,结果竟然临阵脱逃,气得她一把把蛐蛐罐扔在了地上。
皇后见状,脸上现出笑容来,恨不得大笑三声,方能解恨。但她还要顾着皇后的仪态,只好淡淡地笑着,给人平易近人的错觉。
朱瞻基上前抚慰胡氏道:“爱妃何必动气,胜败乃兵家常事。斗蛐蛐,本就是有胜有负,改天朕挑一只最勇的蛐蛐给你。”
好说歹说,总算是把胡贵妃给哄好了。
回到了长宁宫,胡贵妃快气死了。
将几个蛐蛐罐都给摔了,并命人把促织王送到菜圃,扔给鸡吃。
王振屁滚尿流地前来告罪,伏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
胡贵妃将王振狠狠数落了一顿。
“是你自己说的斗蛐蛐解恨的呢?这下好了,本宫更恨上了,不仅恨她,还恨你了。”胡氏气道。
王振给自己连连扇了好几个耳光,“奴婢打这张臭嘴,打这张臭嘴!该打,该狠狠地打!”
这时朱祁镇听到了动静,小短腿蹬蹬蹬地跑过来,见此情此景也是吓了一跳,怯生生地道:“大伴你是怎么了,犯了什么事了?娘你饶了大伴吧?”
王振连忙让宫女将朱祁镇给抱走。
“看在阿吉(朱祁镇乳名)的份上,饶你一命,滚吧。”胡氏没好气道。
王振战战兢兢地退下,暗自懊恼。本以为这促织王已经顶顶厉害了,谁知道皇后从彭城夫人那里弄来了一只更厉害的,号称“打遍淮右无敌手”,果然技高一筹。
王振暗暗发誓,要再寻一只更厉害的蛐蛐,一雪前耻。
他知道一处所在,那里蛐蛐一点也不少,只要耐下性子寻,肯定有所斩获。
那地方不远也不近——就是城外西山的国立大铁厂。
傍晚,宫门落锁前,王振趁着今晚不当差,便借故出了城,前往西山,连夜去抓蛐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