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教导大家钓鱼知识,一边偶尔看向罗建国,期望今天的成果能超过他,以解心头之快。
然而罗建国依然专注于用浸润灵泉水的钩子钓鱼。
这时沈幼甜眨着眼问道:“建国你没有鱼饵怎么钓上鱼呀?”
“我用罗太公的招数:愿者上钩!”
罗建国笑着解释道。
罗建国刚一开口,鱼钩突然一震,瞬间就拽上来一条重达三十斤的大鲤鱼!四周的人立刻爆发出一阵惊叹声:“哇,这么大的鱼,简直是鱼王了啊!”
阎埠贵嫉妒得眼睛发红,手腕微微一抖,结果新下的鱼饵又被鱼吃跑了。
他心里五味杂陈,后悔自己站队易中海是不是个错误的选择。
“嗨,小伙子,你可终于来了!自从上次钓鱼后,我一直在这里等了十几日,盼着你能再来。”
罗建国回头看到上次买他鱼的那位老大爷。
罗建国:“大爷,实在抱歉,年前家里太忙了没空过来,您还想要鱼吗?”
“要,当然要!我拿上回那条大鱼回去显摆,他们都不相信是我钓的。
最近这段时间我都没钓到大鱼,他们别提多得意了。
今天你非得再给我钓上几条大鱼不可,好让他们心服口服!”
罗建国看着老人天真无邪的表情,无奈地笑了:“行,好吧。”
“小伙子,我姓叶,你是哪个?”
叶老大爷又问。
“万一以后想吃鱼了,我该怎么找到你呢?”
这叶老大爷每次见罗建国,都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却一直说不出来究竟像谁。
为了找寻这份记忆,叶老大爷决定再多跟罗建国碰几次面,说不定哪天就忽然明白了!
罗建国说:“我姓罗,不过我现在也开始工作了,不常来钓这么多鱼。
这样吧,每个月十号我一定来一趟,你觉得怎样?”
“成交!今后每月见!还有,我才五十多岁,喊‘老大哥’就好。”
叶老大爷认真说道。
于是,一个忘年交就这样结下了。
灵泉水让鱼情大好,半天工夫罗建国钓上来整整四百多斤鱼。
他留下少数几条小鱼和一网小泥鳅,其他全都卖给了路人赚了一百二十元。
阎埠贵不再冷哼,转而谄媚道:“建国,你到底是怎么能钓到这么多鱼?有没有什么秘诀,咱们交流下心得。
我把我多年钓鱼的秘诀也教给你如何?”
罗建国回答说:“不用了,老人家,做人要稳当,来回摇摆终究不会有好的结果。”
阎埠贵脸黑如锅底,扭头就走,虽然他心中愤恨被一个人民教师指点了一番,但对罗建国的收获羡慕至极。
仅仅半天功夫,罗建国竟然赚了一百多块,比易中海一个月的工资还多。
往后不仅有了工作,还能打猎、钓鱼,生活肯定越来越富足了。
想起这一切,阎埠贵叹了口气:“真是秦淮茹自作聪明,捡西瓜丢了芝麻,可惜了……”
回家的路上,罗建国发现沈幼甜鞋湿透了,于是拉着她去供销社给她换了一双新棉皮鞋及一双新袜子。
“坐下,把脚递出来我给你换上!”
罗建国温柔地要求道。
沈幼甜脸颊泛红,“我...不用,烘干就好了!”
但她还是听话地在凳子坐了下来,由罗建国给她脱下湿鞋旧袜。
看着沈幼甜的玉足,纤细白皙,趾甲整洁美观,仿佛珍珠一般,罗建国忍不住愣了一下神。
罗建国情不自禁地用力掐了沈幼甜的脸颊,惹得她双颊绯红,却不敢吭声。
给沈幼甜换上干净的鞋袜后,她像个小鸵鸟似的躲到朵朵和果果旁边。
回到家中,罗建国把买来的鱼递给罗慧珍。
晚上,罗慧珍摆出一桌丰盛的菜肴,红烧肉、清蒸鱼、麻辣豆腐、油炸泥鳅应有尽有。
罗建国打开收音机,一家人边听边享受美食,充满温馨与欢笑。
“来,为建国今天找到了工作,我们干杯!”
饭菜的香味和悠扬的音乐弥漫在整个四合院里。
前院的阎埠贵闻着这香气,望着自家桶里的三条小鲫鱼,沮丧地躺在床上,毫无食欲。
中院的贾张氏咒骂着:“大爷啊,你怎么能不管不顾呢?罗建国家每天都大吃大喝,就不能救济救济我们吗?我的孙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饿得直哭,奶也不够。”
看着窝窝头,贾东旭感到胃里一阵难受,从未觉得这么难以下咽。
易中海叹了口气:“贾婆婆,请稍等一下吧。
等大家都找到工作,再商量召开个全院大会,听听大家的意见。”
现在毕竟是新春正月,若是要捐款给贾家,就像是上门讨债,届时他也难免受到指责。
秦淮茹坐在床上,望着儿子因为饥饿哭泣,自己却因为没有足够母乳而流下眼泪:“东旭,我的奶不够孩子吃,怎么办?”
贾东旭烦躁道:“我怎么知道该怎么办?你怎么这么让人头疼!”
贾张氏插话:“鲫鱼汤最下奶了,刚刚我见罗建国提了好几条小鲫鱼回家。”
秦淮茹请求:“东旭,要不去罗家借两条鲫鱼?”
贾东旭却不屑地说:“你不就跟我关系不错吗?你去问问建国吧。”
秦淮茹感到一阵胸闷,为什么当初会选这个窝囊废丈夫,孩子饿了他都不管。
但她正值坐月子,出门找人借东西显然不妥,落下病根是终身的事情。
因此,贾家人只能憋屈地啃着窝窝头,喝着玉米糊。
隔壁刘海中家则是一片怒火,刘海中闻到香味后生气地摔了筷子:“罗建国家在炫耀什么啊?整天大鱼大肉的,还让不让其他人活?”
四合院里的人家形色各异,罗建国对此并不在意,用过晚餐便早早地上床休息。
第二天清晨,罗慧珍为罗建国准备好了早饭,沈幼甜将毛呢列宁装整整齐齐地烫平,又用搪瓷缸装好热水。
准备好这一切后,罗建国骑上自行车上班去了,引得邻居们羡慕不已。
“当年罗寡妇收养建国真是聪明之举啊!”
南锣鼓巷派出所,年前办完入职手续的白玲今天第一天上班。
一进门,所长张庆便带着白玲来到办公室,“各位,这是我们的新同事白玲,刚从 留学回来,往后我们都是同事了,她先在那边坐下吧!”
白玲看了一眼靠窗的小窗户问道:“所长,那位置没人坐吗?”
张所长说:“有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
白玲只得不情不愿地坐在角落里,盯着那个靠窗的座位,心里充满了不满。
她可是在大毛子留学的高材生,并且立过功的。
凭什么自己就不重要了?
这时,孙连成走到大家面前,介绍道:“白玲同志,你好,我是咱们派出所的队长,孙连成!”
“您好,孙队长,请问这个位置是哪位同志的呢?”
孙连成解释说:“这位也是一位新人,虽然我没见过他,但他今天也开始上班了。”
白玲不禁心想,到底是什么人这么有派头,还没到岗就成了单位的重点人物?难道背景还比她更深厚?虽然心中不爽,但白玲还是默默决定了,在工作中她一定要凭实力重新赢得那个位置。
白玲坐着,不经意间看到窗外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
“这真是奇怪了,怎么又看见罗建国了!”
她嘀咕着。
紧接着,张所长走进来,说道:“各位同事们,我要向大家介绍另一位新同事。”
随着张所长的话音,他带着刚刚报到的罗建国进了办公室。
“这就是前不久帮助烈士遗属解决了巨大采购难题的罗建国同志。
从今天开始,他是咱们南锣鼓巷派出所的采购员,大家热烈欢迎!”
整个办公室的人都兴奋地站起来鼓掌。
罗建国有些不知所措,这才刚来就备受瞩目了?更让他惊讶的是在场众人的热情程度。
相比之下,白玲则显得更为错愕。
当年正是因为罗建国当时没有稳定的工作,才让她被四合院的人挑拨退婚。
她费尽千辛万苦才成为一名警察,如今却眼睁睁地看着曾被认为是“一无是处”
的罗建国顺利成为了警察并且得到高度关注。
张所长继续说道:“建国,这里是你特别准备的位置,先暂且凑合几天吧。
之后我们会腾出单独的办公室给你用。
你的主要工作还室负责采购,这是这个月要采购的食材清单。”
罗建国接过清单答谢道:“好的,感谢张所长。”
张所长继续说道:“我代表所有居民以及牺牲英雄的家属感谢你,罗建国。
如果没有你,我们很多人都要面临困难。”
随后在众人的一片掌声中,每个人都纷纷向罗建国致意,大家都十分尊敬与感激。
张所长将罗建国介绍给孙队长后,让孙队长带他熟悉一下环境与业务内容,还给他送去了新的制服和日用品。
入职第一天起,罗建国就知道了由于之前打的猪肉帮助了很多同事的家庭以及烈士遗孀度过了肥美的新年,因此深受大家欢迎与关爱。
他在单位受到了特殊待遇,办公桌上始终放满了茶水与餐点;每次有琐事时大家总会抢着替他分担,这一切都让他感到无比温暖与荣幸。
罗建国依旧没注意到白玲的默默存在。
而白玲看到罗建国今天的成就,不禁心酸难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