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成化犁庭”:
矛盾激化
- 朝贡受阻: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明辽东边臣提出苛刻的马市贸易条件,导致马市难以进行,切断了女真和明朝的经济联系。建州女真总首领董山对此不满,于次年率诸部侵犯明边九十七次。
- 入贡生事: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正月,董山主动提出归还所掠边人,明廷同意其进京入贡。四月初,董山、古纳哈等率领大小头目一百六十多人入京,明宪宗对他们加以训诫,但未提及边臣过错及恢复马市,董山等人不满,行为无礼,还索要赏赐,并扬言回去后要纠合海西野人女真抢掠边境。明廷将董山等一百一十五人押送广宁。
- 馆驿叛乱:七月二十七日,一行人抵达广宁帅府馆驿。靖虏将军赵辅命令通事向董山等人宣布上谕,董山等人破口大骂,还用刀刺伤通事,与押送人员厮杀,最终二十六人被杀,其余人被捕获。
出兵准备
- 明廷备战:董山等人叛乱后,明廷决定惩戒建州女真,一边备战,一边派人告诫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不要与建州女真结盟,并敕谕朝鲜参战。
- 朝鲜响应:朝鲜在敕谕到达前已获知明廷将要对建州女真用兵,做好了出兵准备。
战争过程
- 明军出征:成化三年九月二十四日,明廷派出提督辽东军务左都御史李秉、总兵官武靖伯赵辅、都督佥事王英等统兵两万九千人,分为左、中、右三路,由太监黄顺、少监张林督军,从抚顺关出境,兵分五哨进攻建州三卫。左路军从出浑河、越石门、经土木河到分水岭;右路军从鸦鹘关经喜昌口,过凤凰城、黑松林、摩天岭到婆猪江;中路军由李秉、赵辅率领,自抚顺经薄刀山、粘鱼岭,过五岭渡苏子河至古城。
- 朝鲜出击:朝鲜派中枢府知事康纯、鱼有沼、南怡等统兵万人,兵分两路从东路出击。右路自朝鲜慈江道满浦进攻婆猪江的建州卫驻地,左路自朝鲜慈江道高沙里入攻兀弥府。
- 战斗经过:九月二十六日,朝鲜军率先攻入兀弥府,建州卫首领李满住及其长子李古纳哈等二百七十名女真人被杀,擒获二十四人,焚毁九十七处屋舍。明中路军二十九日在薄刀山附近遇到建州女真人,用火枪将他们击退,次日追击至五岭。十月初四,各路明军先后袭杀到建州左卫的董山老营费阿拉城,战斗至十月七日结束。
战争结果
- 女真损失惨重:经过一个月的剿杀,建州女真被杀者千余人,明军夺回奴隶一千多口,破寨四五百座,缴获大量家畜。建州女真余部逃到深山密林之中。
- 首领伏法:同年十一月,明军还朝,董山从广宁押送入北京处死,其弟及几百名幼年男子被发配到广东充军。
- 明朝论功行赏:成化四年正月,明廷对征讨建州将领论功行赏,总兵官武靖伯赵辅晋武靖侯,左都御史李秉加太子少保,朝鲜王也受到嘉奖。
——————
第二次“成化犁庭”:
背景
- 经济依赖与矛盾加深:建州女真经济对明朝依赖大,马市贸易受限或不稳定时,物资获取困难,为获取资源常扰边,双方矛盾不断积累。
- 女真势力恢复与扩张:第一次“成化犁庭”后建州女真势力恢复,其首领企图扩张势力范围、增强实力,对明朝边境安全构成更大威胁。
- 明朝内部稳定与战略需求:成化年间明朝内部相对稳定,有精力和实力处理边患,明宪宗为保边境安宁、维护统治威严,决定再次对建州女真采取军事行动。
- 周边局势与外交因素:朝鲜作为明朝藩属,对建州女真发展有所担忧,愿配合明朝行动,以保自身边境安全,也想借此削弱建州女真势力。
过程
- 筹备阶段:成化十五年(1479年),明宪宗任命抚宁侯朱永为总兵官,汪直监督军务,陈钺参赞军务,调集大军准备出征。明军从各地调集,包括辽东当地驻军及其他地区军队,人数众多。同时,明朝派使者前往朝鲜,要求出兵协助,朝鲜国王李娎接到敕令后,派右议政尹弼商为都体察使,领军从东路配合明军。
- 进攻阶段:明军分多路从辽东出发,向建州女真地区推进。汪直率一路明军从喜峰口出塞,与其他路军形成合围之势。朝鲜军队渡过鸭绿江,进入建州女真东部地区。明军与建州女真在多个地点遭遇,建州女真据险抵抗,但明军装备精良、兵力占优,逐渐突破防线,深入其腹地,对营寨、聚居地发起攻击,给予重创。
- 战斗高潮:在深入建州女真领地后,双方展开激烈战斗。明军凭借火器和骑兵优势,在山谷、河流等地与女真军激战。朝鲜军队也与建州女真东部势力交战,攻克多个营寨。建州女真虽顽强抵抗,但难以抵挡联合进攻,其首领组织的抵抗被瓦解,大量人员伤亡,部落被打散。
- 战役结局:此役建州女真损失惨重,大量人员被杀,众多营寨被摧毁,物资被掠夺,势力被极大削弱。许多女真族人流离失所,被迫逃往深山密林。明朝和朝鲜军队取得重大胜利,明军班师回朝后,明宪宗对朱永、汪直等将领论功行赏,朝鲜军队也得到明朝嘉奖。
——————
总结:维护边境安全
- 遏制侵扰:建州女真此前频繁侵扰明朝边境,烧杀抢掠,致使边境百姓生命财产损失惨重。
通过两次“成化犁庭”,建州女真遭受重创,势力被极大削弱,很长时间内难以对明朝边境构成重大威胁,为明朝边境换来了相对安宁的局面,如第一次“成化犁庭”后,建州女真消停了一段时间,第二次后,直到努尔哈赤崛起的近百年间,辽东不敢轻易挑衅明朝。
- 稳定边疆局势:减少了因女真侵扰引发的边境冲突和战乱,使明朝东北边疆的局势得以稳定,明朝得以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放在其他方面,而不用长期在东北边境维持大规模的防御力量。
巩固政治统治
- 彰显国家实力:向周边少数民族及藩属国展示了明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维护统治的决心,强化了明朝在东亚地区的宗主国地位,使其他少数民族部落和藩属国不敢轻易对明朝的权威产生质疑,有利于维护明朝的朝贡体系和政治影响力。
- 增强内部凝聚力:成功的军事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明朝政府的威望,增强了民众对朝廷的信心和认同感,有助于凝聚人心,巩固明宪宗的统治地位,使国内政治环境更加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
- 保障生产:边境的安宁使得边境地区的百姓能够安心从事农业生产、贸易等活动,避免了因战争和侵扰导致的生产停滞和经济破坏,有利于东北边境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恢复贸易:减少了建州女真对边境贸易的破坏和干扰,使明朝与东北地区的贸易活动得以正常开展,促进了双方的经济交流和物资流通,推动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缓解民族矛盾
- 以战促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建州女真的扩张野心和掠夺行为,使双方的矛盾和冲突得到阶段性的缓解,为后续双方关系的调整和改善创造了条件,此后明朝与建州女真之间有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双方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