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文臣方面第一大功臣是姚广孝,那么张玉,便是武将方面第一大功臣。
张玉(1343年-1401年),字世美,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
—早期经历
元朝为官:出生于1343年的张玉,身处元朝末年乱世,凭借自身才能在元朝担任枢密院知院,这一职位使其有机会参与军事机密事务,积累了丰富军事与政治经验。不过,当时元朝统治风雨飘摇,农民起义频繁爆发,各地割据势力纷争不断。
...
北元任职: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明军攻占元大都,元朝灭亡,张玉随元顺帝逃往漠北。
在北元朝廷,他继续为其效力,在复杂政治与军事环境中摸爬滚打,进一步锻炼军事才能,熟悉草原作战特点与游牧民族军事策略。
...
归附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局势变化使张玉做出归附明朝的决定。凭借过往军事履历,他很快得到明朝任用。
起初,被授予济南卫副千户,虽是中低级军职,但他认真履职,展现军事素养与管理能力,很快获上级认可。
...
不断升迁:因表现出色,张玉不久后升任安庆卫指挥佥事,负责重要卫所军事指挥与防御事务。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他随朱棣北征乃儿不花。在这次行动中,张玉充分发挥对漠北情况的熟悉优势,为朱棣出谋划策。
他精准判断敌军动向,协助朱棣成功奇袭乃儿不花营地,大获全胜。此役后,张玉因功被调往燕山左护卫,成为朱棣藩邸的重要将领,开启与朱棣紧密合作的新阶段。
...
————
靖难前期,作为朱棣心腹将领,张玉深知朱棣和朝廷之间的矛盾可能会激化,因此利用日常军事训练的机会,挑选出忠诚且有能力的士兵。
期间对这些士兵进行强化训练,提升士兵的军事素质,包括战斗技能、战术配合等方面。
例如,他组织士兵进行模拟实战演练,让士兵熟悉各种战斗场景,如攻城、野战等。
...
张玉还时长与朱棣以及姚广孝等人一起分析局势。
他对当时朝廷军队的部署、各地藩王的态度等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他判断朝廷如果削藩,朱棣必然首当其冲,所以提前和朱棣商议应对策略。
在地图前,张玉为朱棣详细分析了北平周边的地理形势,指出哪些地方易守难攻,哪些地方可能是朝廷军队进攻的要道,为可能到来的冲突做战略上的准备。
张玉还负责情报收集,他安排人手,监视朝廷军队在北平附近的调动情况,以及朝廷内部对于削藩的最新决策动态。
这些情报可以让朱棣及时了解朝廷的意图,提前做出反应。
比如,当朝廷有官员被派往北平时,张玉就会设法打听他们的来意和任务,为朱棣的决策提供参考。
————
靖难开始后:
朱棣起兵,张玉率领燕军精锐迅速出击,夺取北平九门。
他精心策划了每一个环节,先是暗中联络各门守军里的同情者,然后在约定时间里里应外合,在极短时间内就控制了北平全城,为朱棣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
...
此后,张玉作为燕军先锋,在战场上屡立战功。
在袭破雄县的战役中,他率领部队趁敌军不备,发动突然袭击。
当时正值夜晚,张玉利用夜色掩护,指挥士兵悄悄接近雄县敌军营地,一声令下,燕军如猛虎下山,打了敌军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攻克雄县。
...
在月漾桥,张玉设下巧妙的伏击圈,他事先得知敌军将领潘忠、杨松率领援军赶来,便在桥两侧埋伏重兵。
当敌军过桥时,张玉下令出击,将敌军截为两段,经过激烈战斗,成功生擒潘忠、杨松,乘胜夺取鄚州。
这一系列行动打乱了朝廷军队的部署,极大地鼓舞了燕军的士气。
...
真定之战中,张玉展现出卓越的军事谋略,他建议朱棣抓住战机,迅速进击。
面对耿炳文的军队,张玉观察到敌军的布阵漏洞,亲自率领一支骑兵部队,冲击敌军侧翼,使得敌军阵脚大乱。
随后燕军主力跟进,大破耿炳文。这场战役让燕军在靖难初期站稳了脚跟,也让朝廷军队对燕军的战斗力有了新的认识。
...
白沟河之战是靖难之役中的一场大规模战役。
张玉作为中军主将,指挥若定。战场上箭如雨下,喊杀声震天,他身先士卒,激励着士兵们奋勇作战。
在战斗关键时刻,他率领中军突破朝廷军队的防线,和其他燕军部队配合,两次击败李景隆。
此役过后,朝廷军队元气大伤,燕军的优势更加明显。
...
直到建文二年十二月,燕军进攻东昌。
在这场战役中,朱棣被盛庸重重包围,情况十分危急。
张玉见状,毫不犹豫地率部冲入包围圈,奋力拼杀,成功救出朱棣。
但他自己却因为深陷敌阵,伤重力竭而死。
最终朱棣登基,追封张玉为荣国公,以表彰他的功绩和忠诚。
————
张玉子嗣:
张辅
张玉长子,是明朝初年重臣、名将。靖难之役时跟随父亲张玉参战,初封新城侯,后因平定安南之功晋封英国公。
他多次参与明朝的军事行动,如随朱棣北征等,历经四朝,地位尊崇,在宣宗朝虽被有意削减兵权但名分地位仍高,死于土木堡之变。
张輗
张玉次子,初为金吾前卫指挥使,英宗复位后,因迎立之功封文安伯,食禄千二百石,死后追赠文安侯,赐谥“忠僖”。
张軏
张玉三子,永乐年间为锦衣卫指挥佥事,跟从明宣宗征讨朱高煦,正统十三年以副总兵身份出征麓川,后讨伐贵州苗族叛乱,积功为前军都督府,总管京营兵,景泰二年因骄淫不道连坐下狱,后释放。
英宗复辟时参与夺门之变,封太平侯,食禄二千石,天顺二年去世,赠裕国公,谥勇襄。
张氏
张玉之女,为明成祖朱棣的贵妃,谥号“昭懿”。
————
张玉虽早早战死,但其后代在明朝各个时期都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与影响力。
其子张辅的英国公一脉更是直到李自成攻破紫禁城后才标志着这一脉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