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百两银子?”
陈员外闻听此言,还不太确定的询问了一遍:“你刚才说,要说三百两银子,去买那一座山?”
“正是,不知可卖否?”
“好说,好说,二位快先里面请。”
陈员外肉乎乎的脸上,瞬时堆满了友善的笑容,当即就要热情招呼。
“曹大哥.......”
一旁的杨再兴闻言,不禁颤抖着嘴角,转头看向身旁的曹大哥。
为此就要花去三百两,这......这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这就是让他杨再兴做牛做马,也还不清啊。
“无妨。”
司马懿微微笑说道:“左右不过三百两银子而已,就当是了却再兴你的一桩心愿了,你我兄弟二人无需多言。”
司马懿带着杨再兴,杨再兴拉着板车,进入了陈员外庄园内。
先是一顿吃喝之后,便开始商议起那块地的事情。
只见陈员外拿出地契来重写一份,而司马懿也从包袱中取出了三百两银子。
全程在旁的杨再兴有看到,这三百两银子,似乎掏空了曹大哥大半个包袱。
有钱好办事,说时迟那时快。
待处理好这一切,等杨再兴在司马懿的强烈要求下,在新地契上签字以后。
陈员外立刻安排庄客到县城中跑一趟,到县衙里去盖个章,如此此事就算是完成了。
等晚间的时候,那庄客便已经拿着盖上新章印的地契跑了回来。
这一夜,拿着地契的杨再兴彻夜未眠。
翌日一早。
司马懿又拿出二十贯钱来,要在那山中修一座质量上乘的墓。
这可能需要几日,于是接下来几日司马懿都在赵家庄园中休息。
而杨再兴则是天一亮就跑去监工,天黑之后才回来。
待五日之后,墓已经修成。
司马懿此时站在墓碑前,乍一看倒也有些模样。
他的身旁,还有一直久跪不起的杨再兴。
司马懿在上了最后的香之后,轻声说道:“再兴,时辰差不多了,我们上路吧。”
“这地方距离东京不远,日后我们可以每年都回来祭拜。”
杨再兴抬起头来,在重重的磕了一个响头,满脸泪水。
极为伤心悲痛的述说道:“娘,孩儿走了,您多保重,日后孩儿每年都回来看您。”
说完,擦干眼泪。
然后又转了一个方向,朝着曹大哥连磕了三个响头。
继而认真严肃的正声道:“曹大哥的恩情,小弟无以为报。”
“再兴有些武艺,愿为曹大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再兴你这是什么话?”
杨再兴话还未说完,司马懿便连忙伸手将其扶起。
又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臂膀,继续说到:“你我投缘,这世间如此之大,能够相遇便是缘分。”
“从今往后,我们便是不离不弃的兄弟,出生入死,亦不相弃!”
杨再兴正声重复道:“出生入死,亦不相弃!”
待在赵家庄园中吃了最后一次饭之后,司马懿带着杨再兴,继续朝着东京城走去。
一路上,有了杨再兴相随,司马懿也是稍显放松了一些。
在路上的闲谈中,司马懿也大致了解了杨再兴的有些情况。
自小丧父,而后跟随母亲回到了外婆家中居住。
而杨再兴自幼便喜好习武,论弓法是百步穿杨,论枪法也同样是出神入化。
走在路上时,杨再兴担心曹懿不信,还顺带着耍了几招。
是了,他一直都带着一杆长枪,就是质量有些差。
司马懿对此表示说,等抵达东京后,便找一家打铁铺子,重新打造一杆最为适合的长枪来。
他虽然很少练枪法,但是眼力是一点不带差的。
他已然看出,这杨再兴的枪法,确实是精妙绝伦。
坦白说,即便是现在的他,恐怕也不是杨再兴的对手。
司马懿相信,这杨再兴就是他将来最为得力的追随者。
至于那三百两银子,也算得了什么呢,钱物的作用不就在于此吗。
日落黄昏,二人投店住宿。
在点了酒肉之后,司马懿便问那店主人,此处距离东京城还有多远。
店主要表示,此处距离东京西城门,就只有不到五十里的距离了。
脚力快些的,明日一天即可赶到。
司马懿不禁长舒一口气,这一路走来,真是不容易啊。
想当年,速平孟达,远征辽东的时候都没这么难。
而且他也有注意到,距离东京越近,这路上的人与店就愈显多了起来。
想必在这一段路上,应该就不存在什么吃人的黑店,或者占山为王、拦路打劫的山贼了吧。
“客官请慢用.......”
片刻后,店中伙计端着一盘牛肉、一片青菜以及一壶酒走来过来,还是在一处仅靠窗户的位置上。
司马懿见杨再兴没动,便微笑着说道:“再兴,开吃吧。”
说着便率先拿起筷子,夹着牛肉开吃气起来,而后又倒上两碗酒水。
杨再兴见曹大哥动了,他才紧跟着动了起来。
赶了整整一天的路,在一碗酒下肚之后,其疲惫之感瞬时就去了十之七八。
待吃得差不多了,杨再兴才忍不住看向曹大哥。
出声问道:“曹大哥,咱们去东京做什么呀,曹大哥可是有差事在身?”
“差事?”
司马懿闻言,微微摇了摇头。
关于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有太好的回答。
而他也不好说,他此去东京,却是去寻找时机的。
或者说得更直白点,就是去找人投靠以谋位的。
毕竟就算是千里马,也需先有伯乐。
但是一匹聪明的千里马,会自己主动去寻找伯乐。
而在司马懿看来,像他这样的人也不需要什么伯乐,他只需要一位称职的马夫,能将他带上官道就足够了。
剩下的,就是拉拢或打压其他的马,就此而已。
片刻后,司马懿放下酒碗,抹了抹嘴。
看向杨再兴平声应道:“再兴,我们此次前往东京是为建功立业.......”
哐当!
而就在这时,店门突然被人踹开。
走进来十数个身穿差役衣服、手持大棍或刀刃的人走了进来。
领头那人走到店中央,大声说道:“本差接到密状,有两名通缉之人再次藏匿。”
“现在在场的所有人都不准离开这里,立刻亮明身份记录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