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戴宗来到了东京,并在第一时间找到了曹军师。
说是公明哥哥已经带着队伍,从梁山至东京而来,再有几日就要到东京了。
而他戴宗此次前来,就是要提前通知郑居中,也就是梁山泊的招安大使。
司马懿闻言,表示要一起去见一见这个郑居中。
戴宗自是不会拒绝,这本就是吴军中暗中给他隐喻的意思。
于是二人便趁早一同前往郑府,以求见郑居中。
在经通报之后,二人来到了府中厅堂。
司马懿有看到,在这厅堂之中,除了正坐在上首位的郑居中以外。
在客首位处,还坐着一位留有短髭,体型偏胖?,却又尖嘴猴腮,髌骨冒起的青年人。
一见这般奇怪的面相,就知不是一般人等。
“姑父,既然有客来,那小婿便先离开了。”
此时那青年人已经站起身来,向郑居中拱手告辞道。
郑居中知道来此的是梁山信使,这是当下的重要之事。
对于他本人而言,更是要中之要。
继而便看向那青年人点头应道:“如此也好,关于你进入尚书省的事情,我自会安排,你且先回去做好准备吧。”
“是,姑父,小婿告辞。”
青年人拱手应道,随即又向堂中来的二人浅施一礼后,便转身离开了厅堂。
“哈哈哈.......”
待那青年人走后,郑居中当即笑说道:“这是我的一个外侄女婿,现为太学学正,如今正想着入尚书省担个一官半职的。”
“来来来,二位义士快请坐.......来人上茶。”
司马懿与戴宗二人在施礼道谢后,便各坐一旁。
司马懿端坐在左边,他在想着。
郑居中刚才说他这个外侄女婿的事情,究竟是何意图,明明这与他们没有一丝关系。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不可能是废话。
甚至还将求官这种不太光彩的事情,给他们当面说了出来,这又代表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个郑居中,他还有着更大的野心。
他如今虽然是枢密院事,在没有枢密使的情况下,枢密院就是他为大。
然而事实是,他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很有限,所以他只能跟在蔡京后面。
所以他需要四处拉拢力量,特别是像他们梁山泊这种,在朝堂上毫无联络的势力,就成为了他郑居中的首选。
毕竟其他力量,不是属于蔡京一派的,就是属于王黼一派的,焉有他插手的余地。
想到这里,司马懿倒也放松起来。
既然你郑居中还有这样的心思,那一切就好说了。
根据之前得到的消息来看,这个郑居中的势力虽然不算很强,但也绝不算弱。
毕竟他可是,昔日有着三旨相公之称的宰相王奎的女婿。
而先前明明听说这郑居中是蔡京的人,今日看来,并不完全如此。
不过坐在他对面的戴宗,显然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过于上层的东西,这显然在他的认知以外。
戴宗看向郑居中,拱手禀告道:“启禀郑大使,梁山泊一行人等,已经收拾好东西,正往东京而来,算算时日,不过四五日即可抵达。”
“好好好.......”
郑居中摸着胡须,显得十分高兴的笑说道:“没想到那宋义士的动作如此之快。”
“这才过去多少时日,就已经做好了这些复杂的繁琐事宜,看来这梁山义士们的迅捷之势,果然是不同凡响啊。”
说着还忿忿不平的抱怨道:“可惜之前在招安过程中有奸人从中作祟,不然这等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你们梁山众义士的好事早就定下了。”
戴宗连声笑应道:“好在这一切都已过去,如今有郑大使招安我们,我们自是感激不尽。”
“宋头领还说了,待来到东京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要来拜谢郑大使,此等恩情犹如再造之恩。”
“哈哈哈.......”
郑居中又是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显然这话很符合他的心意。
还止不住的摆摆手,谦虚的说道:“戴义士你言重了,这招安本就是在朝堂上定下的事情,本使也不过就是多跑这一趟罢了,当不得什么再造之恩,要谢也需谢官家才是。”
“待明日一早,本使便入宫求见官家,也好早些向官家汇报这个好消息.......”
说着又将目光投向,坐在左边那人的身上。
郑居中半眯着眼睛,略显疑惑的说道:“这位义士倒是面生,似乎当日在梁山忠义堂上不曾见到过,不知这位义士是.........”
戴宗连忙解释道:“郑大使真是好记性。”
“这位是我梁山泊排名第四的上头领,名叫曹懿,主要是负责一些梁山以外的事宜,故而当日并不在梁山泊上。”
“哦?”
郑居中闻言便知,这个名叫曹懿的上头领当是不一般。
主要负责梁山之外的事宜?
梁山之外有什么事宜?
司马懿见状,连忙起身拱手施礼拜见道:“在下曹懿,拜见郑大使,当日在外不曾拜见,还望郑大使恕罪。”
“免礼免礼.......”
郑居中看向曹懿,稍显疑惑又看似随意的问道:“不知刚才戴义士所言是何意思?”
司马懿平声应道:“在下不敢隐瞒郑大使,在下其实早就只身来到了东京。”
“哦?”
郑居中听着不禁缓缓坐直了身子,这里头似乎还有点东西,“继续说下去。”
司马懿继续说道:“且说上次梁山招安失败之后,我宋头领便知是朝中有人在从中作梗,于是便派遣在下前往东京调查此事。”
郑居中此时的兴趣就更大了,又问道:“那可有调查出什么结果吗?”
司马懿闻言,便转头看了看厅堂上一旁伺候的丫鬟小厮们。
郑居中见状,不禁紧锁起眉头来。
看这样子,难不成还真让这个名叫曹懿的人,调查出什么事情来了吗。
关于上次招安的事情,他自然是清楚得不能再清楚了,甚至还与他自己有一些关系。
所以他必须得知道,这曹懿到底是调查出了什么来。
于是便挥了挥手,让厅堂上的下人都先下去。
待清完人之后,司马懿才促声说道:“启禀郑大使,就这段时间的调查来看。”
“在下已经肯定,此事必是那蔡京在背后指使,进而又指使那高俅所为,就是因为这俩奸逆,才引得招安出现了不必要的误会,还进而导致冤送了那么多条性命。”
司马懿说着,不禁泪如雨下。
只见‘砰’的一声,就跪倒在郑居中面前。
紧接着又‘砰砰砰’磕了几个响头,大声喊道:“还望郑大使能为我们我们主持公道,为那些冤死的人洗刷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