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微微颔首,脸上浮现出一抹如释重负的笑容,感慨道:“这一路艰辛,总算是没有白费。蔡京这奸贼,不知害了多少无辜之人,如今也算是罪有应得。”
二人走出古寺,外面的世界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与寺内刚才紧张激烈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行至山脚下,只见一群百姓正自发聚集在此。他们听闻杨凡和小龙女成功诛杀蔡京,特意赶来迎接。百姓们看到二人出现,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一位年轻后生激动地喊道:“杨大侠、龙姑娘,你们是我们的大英雄!是你们让我们摆脱了蔡京的压迫!”
人群中一位老妇人眼含热泪,颤巍巍地走上前,手中捧着一篮新鲜的水果,说道:“两位恩公,这是我们自家种的果子,不值什么钱,就当是我们一点心意,感谢你们为我们做的一切。”
杨凡和小龙女连忙接过,杨凡抱拳说道:“乡亲们,大家的心意我们收下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往后大家好好生活,若再遇到什么不公之事,尽管说出来。”
百姓们纷纷点头称是,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感激。
朝廷得知蔡京被杨凡和小龙女等人诛杀的消息后,朝堂上下顿时炸开了锅,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几种反应。
震惊与慌乱派:蔡京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众多。他的倒台让这些依附于他的官员们如遭雷击,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他们深知自己平日与蔡京狼狈为奸,担心会因此受到牵连。一些胆小的官员甚至开始偷偷转移财产,安排家人后路,朝堂之上弥漫着一股紧张不安的气氛。
暗自庆幸派:有一部分官员平日里就看不惯蔡京的专权跋扈、结党营私,对他的所作所为敢怒不敢言。如今听闻蔡京伏诛,他们在心底暗自庆幸,觉得朝廷终于有望拨乱反正。这些官员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私下里却相互庆贺,期待着朝堂风气能够就此焕然一新。
弹劾问责派:以几位御史大夫为首的正直官员,抓住这个机会,纷纷上书弹劾与蔡京有关联的官员。他们言辞激烈,要求皇帝彻查蔡京一党的罪行,严惩相关人员,以正国法。这些弹劾奏章如雪片般飞到皇帝案前,使得朝廷不得不展开大规模的调查和整顿。
皇帝的复杂态度:皇帝一开始得知蔡京被杀,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一方面,蔡京长期把控朝政,权力过大,对皇权构成了一定威胁,他的死在某种程度上让皇帝松了一口气;另一方面,蔡京毕竟是自己曾经倚重的大臣,其势力盘根错节,骤然倒下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让皇帝不得不谨慎对待。权衡利弊之后,皇帝决定顺应民意,下令成立专门的调查组,对蔡京及其党羽的罪行进行彻查,并表示要严惩违法乱纪之人,以安抚民心,稳定朝堂局势。
招安拉拢派:随着杨凡和小龙女诛杀蔡京的事迹在民间广泛传播,他们的威望与日俱增,引起了朝廷的关注。一些大臣认为杨凡和小龙女等人武功高强、义薄云天,如果能将他们招安入朝为官,为朝廷所用,不失为一件好事。于是,这些大臣纷纷向皇帝进谏,建议派人去招安杨凡和小龙女,给予他们官职和赏赐,将他们纳入朝廷体系,既能彰显朝廷的大度和求贤若渴,又能避免他们在江湖上形成一股难以掌控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