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苗也跟着说道:“是啊,婉兮说得对,咱们多上心就是了。而且婉兮现在懂医术,有她在,有问题也能早发现问题早应对。”
沈砚在一旁懂事地点点头,说道:“那咱们下次去的时候,多给外祖母带些补身子的东西,让她能方便着吃。”
沈书听了,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夸赞道:“还是咱小弟想得周到,是得这么做。咱们呀,不光要从吃食上多照顾着,还得多抽时间去陪陪外祖母,咱们就外祖母一个老人家了,咱们去了,陪她说说话,她心情好了,对身子也有好处。”
沈婉兮应道:“大哥说得没错,我觉得咱们可以有时间了就去一趟,哪怕待的时间不长,也能让外祖母知道咱们惦记着她。
而且我也可以把我新学的那些养生的法子,慢慢教给大舅母,让大舅母平日里帮忙照看着外祖母。”
冯苗赞同道:“这主意好呀,大舅母细心又孝顺,有她帮忙照应着,咱们也能放心不少。总之,外祖母的身体咱们可得放在心上,一家人健健康康的,比啥都重要。”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着,都把外祖母的身体状况当成了头等大事。
大家聊着天,手上的功夫也没停。
沈婉兮在厨房灶前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生火、炒菜,动作十分娴熟,冯苗则在一旁帮忙切菜、递调料,配合得相当默契。
沈书和沈砚也没闲着,把桌椅摆放好,又去井边打了水,好做洗漱。
半柱香左右,饭菜就陆续熟了。
桌上摆放着几盘热气腾腾的菜肴,有清炒时蔬,那嫩绿的颜色看着就清爽可口;还有一道豆腐煲,豆腐炖煮得软嫩入味,汤汁浓郁鲜香;再加上一碟凉拌小菜,酸辣开胃,让人食欲大增。
沈婉兮解下围裙,笑着招呼大家:“大哥、大嫂、三哥,饭菜好了,快来吃吧,忙活了一天,可得好好填填肚子了。”
在沈婉兮她们做饭的时候, 大丫带着弟弟们去大姑家找柳恒和二丫玩。
一进院子,就瞧见二丫在角落里干什么,等走近了,才看清楚。
角落里有个小巧的兔笼,里面有一只毛茸茸的小兔子正活蹦乱跳着,那白的似雪,模样好多可爱。
二丫认真的喂着兔子,察觉面前突然有阴影了,转头就瞧见他们仨来了,赶忙转过身去拉着他们的手,指着兔笼兴奋地说道:“你们快看呀,这小兔子可好玩了,是小姑送给我的,我可喜欢了。”
沈轩一听,眼睛立马亮了起来,凑到兔笼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小兔子,那小手都忍不住伸出去想摸摸它们,嘴里不停地说着:“哇,好可爱呀,我也好想要一只。”
五表兄妹蹲在兔子旁边,一个个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新奇与欢喜。
那只小兔子也不怕生,在笼子里蹦跶着,毛茸茸的身子一耸一耸的,可爱极了。
柳恒伸出手指,轻轻碰到了碰兔子柔软的耳朵,笑着说道:“这小兔子的耳朵好软呀,摸着真舒服。”
大丫也跟着伸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兔子的身子,嘴里说道:“是呀,软乎乎的,像个小毛球一样,怪不得二丫这么喜欢。”
二丫则从一旁揪了几根青草,透过笼子的缝隙递进去,嘴里唤着:“小兔叽,小兔叽,快来次草,可好次啦。”
那小兔子像是听懂了似的,凑过来闻了闻青草,便张嘴嚼了起来,三瓣嘴一动一动的,把几个孩子看得哈哈大笑。
沈兰听着外面动静从屋里出来,一眼就瞧见了大丫姐弟三人,脸上立马露出和蔼的笑容,说道:“大丫你们来了呀。”
大丫听到声音,赶忙转头,乖巧地对沈兰说道:“大姑新年好!对呀,我们刚从曾外祖母家回来一会儿,这会儿我娘和小姑在做晚饭,我们就想着来找二丫玩。”
沈兰一听他们刚从外祖母家回来,脸上多了几分关切,连忙问道:“你曾外祖母身体可还好?”
大丫脆生生地回答道:“大姑,您别担心,小姑给曾外祖母把过脉了,说没有大碍,都是些小问题,小姑会给曾外祖母调养的呢。
小姑现在可厉害了,跟着神医学了不少本事,会医术,还会做好多好吃的,今天中午在曾外祖母家,小姑做的饭菜可把大家都给香坏了。”
沈兰听了,脸上的担忧之色这才褪去了些,笑着夸赞道:“哟,咱婉兮这丫头真是出息了呀,那敢情好,有婉兮帮忙照看着,咱们也能放心不少。你曾外祖母年纪大了,就盼着她身子骨硬朗,能健健康康的。”
大丫连连点头,应道:“嗯嗯,小姑说了,会常去看看曾外祖母,让她一直好好的。大姑,您就别担心了。”
正说着,二丫跑过来拉着大丫的手,说道:“姐姐,咱们别光站着说话了,再去和小兔子玩会儿。”
大丫笑着应道:“好呀,不过我们也不能玩太久了,等会儿还得回家吃晚饭。”
说着,便跟着二丫往兔子那边走去了,沈兰看着几个孩子的背影,脸上满是笑意,站在那儿又叮嘱了几句注意安全的话,这才转身回屋去了。
沈轩想把兔子抱出来抱抱,他伸手打开笼子门,刚要去抱,大丫赶忙拦住他,说道:“小轩,可不能这么抱,会吓到小兔子的,得轻轻托着它才行。”
沈轩吐吐舌头,不好意思地缩回了手,说道:“姐姐,我知道啦,我就是太想抱抱它了。”
他们就这么围着兔子,一会儿摸摸,一会儿喂喂草,叽叽喳喳地说着话,欢快的笑声和小兔子偶尔发出的动静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充满童趣的乐章。
大丫看看天色,见天边的晚霞已经黯淡了下去,暮色开始笼罩着大地,便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对柳恒说道:“阿恒,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去了,不然家里人该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