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刻意讨好之下,太后与他的交流很是舒心。
孝庄则在一旁静静的听着,眼睛里都是温和的笑意。
如果说她这辈子最对不起谁,琪琪格绝对算是其中之一。
当年她与多尔衮不顾儿子反对强硬的将侄女许配给了儿子,导致两人成了怨偶,侄女更是在两年之后被废其后位,不到半年便郁郁而终。
可她当时若不答应多尔衮的要求,福临从皇太极手中接过的皇位根本就坐不稳当。
侄女死后,为了安抚科尔沁,她又与兄弟商议,选了侄孙女琪琪格作为继后嫁入京城,以显示满蒙之间的亲密,好震慑住当时各怀心思的满族各旗主。
为了保住福临的皇位,她费尽心机殚精竭虑,最终却换来了儿子的恶言相向。
他满脸狰狞的质问自己为什么要强迫他娶自己不喜欢的人,为什么不能成全他和那个贱人,最后更是指责她为了权力做尽了肮脏事,他说他为有这样的额娘感到恶心。
不堪的记忆再次涌进脑海,孝庄眼底浓雾渐起。
琪琪格入宫之时才十三岁,从她入宫的那天起,福临就从未给过她好脸色,大婚之夜也没有在坤宁宫留宿,让她成为了这紫禁城里最大的笑话。
后来,福临为了讨那个贱人欢喜,竟又想废掉琪琪格的后位,给出的理由竟是可笑的不孝不悌。
若非那贱人还有两分眼界,知道福临若是成功了,对董鄂一族没什么好处,便跟着满朝文武一起强硬的反对,才打消了福临的那个念头。
再后来,她使了手段要了那贱人母子的性命,哪知也一并带走了福临。
于是琪琪格二十出头就坐上了这太后之位。
皇太极崩逝之时她才三十岁,在这深宫生活的几十年,叫她清楚的知道,人若是没有什么盼头,光是这枯燥乏味的日子都能将人逼疯。
于是她问康熙要来了胤祺给琪琪格,让她养着,也算是有个盼头。
如今胤祺大了,搬去了阿哥所,琪琪格的日子好似又回到了过去,一眼就能看到头。
她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最放心不下的,除了保成,就是琪琪格了。
她害怕自己走了之后,琪琪格会受不了这样乏味的日子,从而失去活下去的念头。
今日瞧着胤礽对待琪琪格亲近的态度,孝庄心安了不少。
胤礽陪着太后和孝庄说了会儿话,那边康熙派人过来,叫胤礽去乾清宫伴驾。
胤礽无奈,只能坐着轿辇去了乾清宫。
伴驾的内容也很简单,康熙批折子的时候,胤礽就在旁边看着,康熙时不时的询问两句胤礽的看法。
这样的待遇上辈子好像没有,胤礽觉得 哪里有些不对劲,但又想不通哪里不对劲,最终归结于自己神经敏感。
晚膳是在乾清宫陪着康熙一起吃的,比胤礽自己的膳食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就分例而言,康熙委屈他自己,都不会委屈胤礽。
只是……
胤礽费了一上午的脑子,此刻正是饥饿的时候,但跟着康熙吃饭每一道菜都要太监试过之后才能吃,不仅如此,每一道菜只能吃个几口,再想吃是不可能的。
他和康熙的饭量内务府都是记录在册的,吃到七分饱的时候,伺候他用膳的小太监就不再给他布菜了,胤礽心底的怨气达到了顶峰。
‘规矩规矩规矩,什么都得按规矩,吃个饭都不给吃饱,这是哪个脑残制定的规矩,皇帝才需要约束自己克制自己,我一个皇子凭什么跟着受罪,我特么才十二岁,吃不饱怎么长个儿……’
胤礽在心底不停的咒骂着当初制定这条规矩的傻逼,听的康熙的脸色一黑再黑。
宫里的规矩是冗杂了一些,可这些规矩都是开国之初沿袭明末的规矩定下来的,就算制定这些规矩的人不是他的祖父,那也是祖父点头同意的,这小子如此咒骂,岂不是将祖宗一并骂进去了。
“胤礽。”
康熙实在听不下去了,出言打断。
“嗯?阿玛?”
胤礽的咒骂声戛然而止,随即又在心底泛起了嘀咕,
‘又叫大名?爷今日又犯了什么错?’
康熙有些闷气,还犯了什么错,咒骂祖宗可是大罪!
可是这从心声里听来的“罪状”他没办法说出口,否则他铁定得把这小子拉出去打板子。
“无事,坐了一上午想必你也乏了,跟朕一起去尚书房看看老三他们。”
康熙说着,接过梁九功手中的湿帕子擦了擦嘴,随即便站起身朝门外走。
胤礽瘪瘪嘴,站起来跟上,
‘本以为高三那时候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就已经够离谱了,这里倒好,几乎每天都要面对自己亲爹的严查,啧,不得不说,老头子可比后世的教导主任狠多了。’
康熙在前头走着,听到胤礽心底的吐槽之后,眉头皱的死紧,
高三?
大考?
小考?
后世?
教导主任?那是什么玩意儿?
康熙默默将这几个词记下来,打算后面有机会再行试探。
至于“狠多了”这三个字被他自动忽略了过去。
经过昨日和今天上午的洗礼,康熙的承受能力已经增加了许多。
要是昨日他刚听到胤礽心声那会儿,胤礽的屁股绝对不要想完好的走出乾清宫。
皇帝仪仗已经在门口等着了,浩浩荡荡几十个人,顶着大太阳站的笔直。
胤礽的太子仪仗在另一侧。
两相对比之下,太子仪仗就有些不太够看。
胤礽捏了捏下巴,
‘去哪都摆这么大阵仗,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来了似的,除了抬轿子的太监,其他人跟着起了啥作用?难不成是气氛组?……’
康熙上轿子之后,胤礽站在原地看着仪仗走远,然后等着自己的轿子走到跟前,坐了上去。
轿辇慢慢悠悠的晃着,康熙坐在上头,随着与胤礽的距离渐渐拉开,他的心声也逐渐消失。
康熙沉吟。
——看来距离太远是听不到保成的心声的。
这两日的试探下来,除了验证了胤礽对自己的政绩与战功比较认可之外,其他的,比如吃穿用度、皇子的教育、各地官员上的折子、宫里冗杂沉重的规矩都叫他数落了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