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城沉浸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金台之上,阳光洒下,如同神只降下的光辉,将整个高台映照得熠熠生辉。
姜子牙身着庄重的道袍,头戴道冠,他的面容平静而又透着一种使命感。台下,西岐的文臣武将们整齐地排列着,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崇敬。
武王姬发站在金台一侧,他身着华丽的王袍,头戴冕旒,身姿挺拔,器宇轩昂。他的身旁是散宜生等几位重臣,都在静静地等待着这一神圣时刻的到来。
姜子牙缓缓走上金台,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他的心中思绪万千,想起自己多年来的经历,从昆仑山学艺,到下山之后的种种遭遇,如今终于要在西岐承担起伐纣的重任。
当姜子牙站定在金台中央时,姬发向前一步,手中捧着象征兵权的宝剑。他高声说道:“姜子牙,你乃贤能之士,上天眷顾西岐,遣你前来相助。今日,朕在此金台拜你为将,望你率领西岐大军,讨伐纣王那无道昏君,拯救天下苍生。”
姜子牙恭敬地跪下,双手接过宝剑,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不违天命。”
台下的将领们看到这一幕,齐声高呼:“愿听姜丞相调遣,伐纣必胜!”那声音如同雷鸣,响彻整个西岐城。
哪吒脚踏风火轮,飞到半空,手中火尖枪高高举起,喊道:“姜丞相,我哪吒愿打头阵,冲锋陷阵,在所不辞。”
杨戬也站出来,他的三只眼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丞相,我杨戬定当运用我的神通,为伐纣大业披荆斩棘。”
姜子牙看着这些英勇的将领,心中充满了欣慰。他对着众人说道:“诸君,纣王无道,他建造鹿台,酒池肉林,残害忠良,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此次伐纣,乃是顺应天命,为了天下太平。但我们也要知道,殷商还有不少能征善战之将,这一路必然充满艰辛。”
黄飞虎站出来说道:“丞相,我们不怕艰难险阻,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推翻纣王的统治。”
此时,在金台的一角,有一位年轻的士兵,他叫武吉。武吉心中充满了激动,他对身边的同伴说:“能在姜丞相的麾下作战,是我们的荣幸。我一定要努力杀敌,建功立业。”
姜子牙继续说道:“我等伐纣,需以仁义为本,不可滥杀无辜。每到一处,要安抚百姓,让他们知道我们是为了解救他们而来。”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拜将仪式结束后,姜子牙带着将领们来到营帐之中,开始商讨伐纣的战略。
姜子牙指着地图说:“我们首先要拿下的是金鸡岭,此处地势险要,由孔宣把守。孔宣神通广大,他的五色神光可刷万物,是一个劲敌。”
杨戬说道:“丞相,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姜子牙沉思片刻说:“我们先派人前去探查虚实,再做定夺。同时,我们要加强军队的训练,提高士兵的战斗力。”
众人在营帐中热烈地讨论着,从粮草的供应到战术的运用,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而在西岐的百姓们,得知姜子牙金台拜将后,也都充满了信心。一位老者对自己的孙子说:“孩子,姜子牙丞相是上天派来拯救我们的。有他带领军队,纣王的末日就不远了。”
在姜子牙的带领下,西岐大军如同一只即将觉醒的巨龙,蓄势待发。他们带着对正义的追求,对和平的渴望,即将踏上伐纣的征程,去书写一段惊心动魄、流传千古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