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发终于舒了一口气。
看着几大部门的得力干将齐刷刷地站在面前,再浏览过完整的改造方案后,他甚至有点儿小冲动。
如果再年轻几岁说不得立即拍案叫好了。
“快去把华铁的专都找过来,确认没有问题的话下周开工。”
今天是周五,下周也就是还剩下两天多一点儿的时间,这段时间当然不能什么都不做,而且可以想象的相当忙碌。
“这个方案是工先锋的李墨曜连夜做出来的。”邹纹不想独吞功劳。
姜金发的脸微微一沉,当然这不是表示不满,久居上位,他难得进行自我反思,这一次的教训太大了,险些误了开工时间。
久久地,姜金发长叹一声:“后生可畏。”
几大主管部门的领导也都松了一口气,这标志着项目可以按时开工了,只要再紧一紧,第一台盾构机可以在两个月后下线,虽然时间上与汪承宇提出的人海战术并没有太大优势,但这意味着不用进行二次改造,节约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对盾研太重要了。
十几分钟后,会议室里聚齐了国内盾构产业界的精英,沪上盾研与华铁智隧两家联手,将打造全国第一条小盾构智能生产线,这在行业内乃至整个工业领域内都是一颗重磅炸弹,会让国际上惊呼——中国速度!
下午,李墨曜的身影出现在盾研的会议室。
很多人对他已经不陌生了,尤其是在邹纹发了那条《为工业软件插上智能翅膀》的文章后,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冗长的会议纠结的是更多的技术细节,虽然繁复,但会议气氛并不紧张,大家可以喝茶喝咖啡,像谈天说地一样轻松地交流。
那个曾经在车间里见过的高个子领导的身份终于知晓了,他就是国内盾构界的名人,国产第一台大盾构的总设计师汪承宇。也许是在车间里曾经同仇敌忾过,汪承宇对李墨曜的态度格外的好,间休的时候,他甚至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个年轻人的喜爱,亲切地揽住对方的肩膀,一副老朋友的样子。
“早知道直接用你们就好了,也不用绕这么大一个圈子了,说来我自己都想笑,差一点儿使出华铁当家老本行儿了。”
“啊?”
李墨曜还从来没被一个中年男人这么热情的抱住,表情有点尴尬。
“人海战术啊,当年我爷爷打隧道的时候,铁道兵战士就是靠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没有钻不透的山,也没有拦得住的河……”
“行了行了,在公司显摆显摆就行了,你跑这儿来和年轻人吹什么老黄历!”
一个美艳的中年女性一边挤眼一边跺脚地数落着这个傲气的中年男人。
“没事的,没事的……”
李墨曜摆着手,他觉得这个大个子有点儿可爱,活脱脱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不过这并不让人烦感,反而在刚才开会的时候,这个男人展露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你们一个是小盾构专家,一个是大国工匠,如此伉俪,让人羡慕。”李墨曜的脸红扑扑的,不知道是不是咖啡又喝多了的缘故,但他很兴奋,能够亲手参与到这么一项伟大的工程里是他的荣幸,将来历史上书写到这一篇的时候一定会重重地的记上一笔。
史家有言,青史留名,单凭这一点就足够自己骄傲好久的了。
“将来的城市改造要大量应用到小盾构,技术要不断的进步,我也不敢想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高薇的心情不错,她也很开心能在这样的大工程里大展拳脚,不枉她当年弃商从工那一番伟大的志向。
“未来就在我们手中,有一位前辈说得好,创意和想象力才是决胜的关键。”李墨曜的眼中充满期待。
“说得好哇,是哪位前辈说的?”汪承宇一副好奇心害死猫的样子,表情有点儿贼兮兮的。
“是ASS的总裁江伦说的。”
“是他!”汪承宇眼前一亮,“我与他有一面之缘,是个人才啊,动动手就解决了难题,差一点儿就酿成一场事故啊。”
说到当年,汪承宇仍然心有余悸。
“什么当年,才过了不到五年,我看你是又想摆谱了。”
“哈哈哈……”
欢笑过后,大家又重新投入工作。
升级过后的Smw展示出了强大的功能,令在场的技术专家和骨干叹为观止,其中就是早晨想偷懒的那位技术组长,他一开始就是打算混事儿的,但这个会越开越让他冷汗淋漓,脸色是一会儿青一会儿白,抽出了一个空档,他单独找到邹纹。
“对不起,我向邹经理道歉。”
邹纹以为是白天这家伙被领导教训过了,没太在意,但接下来她开始正视了。
“如果没有邹经理的果决,我可能还在混事儿呢,今天这个会幸好是参加了,不然连自己就要被淘汰了也不知道,太先进了,我感觉自己就快没用了。”
原来是这样。
邹纹暗暗地想,自己也算是因祸得福吧,如果那天接待的人不是自己,那可能就没有今天。
又是夜半,散会的时候与平日里加班的气氛截然不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带着兴奋,一些年纪稍大的还略带沉思。这一天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人都感触颇深,技术变革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那些有着压箱底本领的老专家们感触尤为深刻,今后他们的本领可能不会再称其为本领了,智能集成系统解决难题的效率比他们这些人快了不知多少倍,究竟是该活到老学到老还是激流勇退呢?
兴奋之余,心结也在更多人心底系下。
这是一个让每个人都身受洗礼的日子,盾研的明天会不一样吧……
“还是没有车?”
邹纹的明眸扫过李墨曜的脸,灯光下他显露出些许疲态。是啊,长达七个小时的细节会里只有他表现得最抢眼,也最积极,一个人对那么多人,精力消耗可想而知。
李墨曜摇了摇头。
“我送你。”
“不用啦,也不看看几点了,你们马上就要开工了,这两天肯定忙飞了,早点回家吧。”
李墨曜的语气里没有情感,但仍然能让人感受到贴心。
“不忙啊,市场部的工作告一段落了,剩下的是项目部和技术部门的工作了,何况此前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准备,不要小瞧盾研的组织能力。”
“我哪儿敢小瞧啊,工先锋的前景虽然不错,但仍然是一家小型的服务公司,前路漫漫啊。”
“前路漫漫……我们就慢慢走……直到天荒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