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带人来到杨家庄园,杨国昌亲自到门前迎接,看到朱江带着如此规模的队伍,吓了一跳。
而且朱江的人身上都背着货物。
因为青龙山山寨没有骡马,朱江为了节约时间,见出行的士兵人数多,包括马奎带的人,有一百多人,就把烟土分给部下一路背到腊戍。毕竟烟土价值大,体量小,分到每个士兵身上并不多。
但长途贩运肯定是不行的,还是得请马帮。
朱江和杨国昌商量,这次他是商家 ,聘请杨家马帮运输,佣金照付。他需要一百匹骡马,主要是回来运输武器。
为了保证安全,朱江这次不走景栋,而是先南下到东枝,然后从东枝转向,往东到大其力。
杨国昌暂时并没有货物要送到大其力,但为了减轻朱江这趟运输成本负担,他叫朱江暂时不急动身,他到腊戍城打听一下,看有没有要到大其力的商家。
于是杨国昌叫杨国明安排朱江的手下休息,朱江不好意思这么多人进入庄园,坚持不让士兵进入庄园,就在外面安营扎寨。
朱江顺便说了需要买地建房的事情,杨国昌叫杨国明带朱江到附近选地,自己先到腊戍打听消息。
杨国昌走后,杨国明带朱江和马奎到这附近一带察看地形。
杨家庄园附近大都是民居和农田,朱江希望找到一处相对偏僻的地方,而且最好没人使用,被人废弃的那种。
“这么说的话,还真有这么一个地方,就是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要。”
“只要地方合适就行。”
杨国明带着朱江和马奎来到一个地方。
这里已经是道路的尽头,距离杨家庄园大概两三里路。
路的尽头是围墙围着的一个大院,围墙和大门都已经破败不堪,从外面可以看到里面院子的情况,里面长满了一人高的杂草。
几人走进院子,只见里面有几重房屋,院子里面还套着一个院子,但房屋都已经残破,屋顶的瓦稀稀落落,房屋里面的地上都长出了很高的野草。
前后院子里种了很多铁力木树,院子荒废了,但树木却很茂盛。
朱江估计这个院子的面积超过一千多平方,建个军营,住几百人都没问题。
“这地方是什么情况?这么好的院子,为什么没有人住?”
“这家人都死完了,唉,说起来太惨了,一般我们都不愿意到这里来,今天不是你们说要一个偏僻的地点,我们都不会想到这里。”
“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家人姓苏,以前是大户人家,这周围的田地以前都是他们家的,在腊戍城,他们也有生意。
这家以前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最大,嫁到腊戍城一户人家。
有一年,苏家的大儿子,出门吃喜酒,回来的路上摔死了。但浑身上下到处是伤,不像是摔死的伤,有人说是被人打死的,嫌疑人是腊戍城的一家王姓富商的公子,但没有任何人作证。
苏家大儿子安葬后,二儿子血气方刚,不甘大哥被人打死,就蓄意报复王家。
二儿子暗中盯着王家。一天,王家公子从酒馆里出来,周边无人,苏家二儿子冲出去,拿着刀朝着王家公子乱砍,王家公子身中数刀 ,但没有伤到要害,二儿子一心要王家公子的性命,这时王公子的母亲跑过来护住儿子,最终被苏家二儿子砍死。
苏家二儿子被官府抓住,关到东枝监狱。苏家为了保二儿子的性命,到处打点,又要赔偿王家,家里的田地房产都卖光了,最终二儿子在法院没有判决之前,就在监狱被打死。
苏家的小儿子受不了大哥二哥惨死的冤屈,后来就精神失常了,一个人经常到处疯疯癫癫乱跑,最终失踪了。
苏家的父母遭受如此惨痛打击,身体和精神都垮了,不久就先后去世,这家人就这么完了。
苏家女儿女婿害怕王家报复,就全家搬到曼德勒去了。”
“那这房子如果买卖的话,不是要到曼德勒找苏家女儿?”
“不需要,据说苏家女儿搬到曼德勒之前,把处理房屋的事情委托给苏家家族的其他长辈了的,家族长辈是有权代为处理的。这几年,也不是没有人来这里看过房,但最终都没有成交。
这家人都命运太悲惨,人们都说是这里的风水不好,买房置业的都图个吉利,所以这里就迟迟卖不出去。”
“风水这东西嘛,肯定是有,但也要看是什么人,镇得住,就是好地方,镇不住,就是风水不好。我想试试,看自己能不能镇得住。”
“恐怕还是先请人看看。”杨国明突然有点担心,怕自己介绍的地方,给朱江带来霉运就麻烦了。
这个时代的人,不相信这些东西的人,是很少的。
即使是后世,相信的人也不在少数。
“我就看好这个地方,请放心,不管出什么事,我都不会怪罪你二锅头,有什么事我自己承担。”朱江安慰杨国明。
“而且,”朱江对马奎说,“这里要建成一个军营,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押运站。我建议把你的一营全部驻防在这里,把这里当成我们在腊戍的根据地,我们也要从农村向城市发展。
我动身之后,你请杨大锅头协助,把土地手续办好。房屋如果能维修,就进行修缮,如果无法维修了,就拆除重建。就按一个标准营的人数准备房屋。”
几个人又在院子四周转了转,然后返回杨家庄园。
晚上,杨国昌从腊戍城回来,告诉朱江,正好有个客商,需要把烟土送到大其力,经杨国昌介绍,客商同意请杨家马帮运输烟土,并请自卫队押运。
经杨国昌居间协商,朱江雇请马帮的佣金和给客商押运的佣金相抵扣,朱江不用给杨家马帮支付费用。
杨国昌还说,客商这次不派人随行,由马帮负责交货,自卫队只需要负责押运。
当天晚上,客商把烟土送到杨家马帮。
朱江这次经过东枝,还有一个事情,就是定做军服。
他问杨国昌,东枝城有没有熟人,杨国昌说有,还把熟人的姓名和地址写给朱江。
杨家马帮还是杨国明带队。
第二天早上,朱江带队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