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选秀之日临近,宫中气氛亦愈发凝重起来。
如今宫中暂无皇后,选秀一事自然也是由太后和慧贵妃负责。
清欢步伐轻盈地踏入殿中,微微欠身,她的声音犹如清澈的泉水流淌而过,温婉而恭敬地说道:“臣妾给太后请安,太后万安。”那声音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深敬意。
太后端庄地坐在上首,身穿深色华服,展现出无尽的威严和庄重。然而,当她再次看到清欢时,面容上却增添了几分柔和与亲切。
太后微微点头示意,轻声问道:“快坐吧。今日怎么来得如此之早呢?”
这三年来,清欢经常前来请安,并陪伴在太后身边,两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亲密无间。
寿康宫内,香烟袅袅升腾而起,原来是点燃了檀香。
清欢闻着这股香气,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这三年间,她对太后虽然最初怀有利用和寻求庇护的意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内心深处也渐渐掺杂了真挚的情感。
毕竟,太后对她非常好,赏赐源源不断地送入永寿宫,给予她庇护,让她避开了许多暗处的箭矢。她又怎能不真心感激呢?
清欢优雅起身,莲步轻移,缓步行至太后身旁。她微微垂首,目光中满是敬重。“臣妾挂念太后凤体,特来请安。再者,这选秀一事将近,臣妾想着还需与太后商议商议,方为妥当。”清欢的语气轻柔,却又透露出坚定。
太后微微眯起双眸,一只手轻轻搭在座椅的扶手上,陷入沉思。
一旁的姑姑眼尖,瞧见太后杯中的茶已浅了几分,连忙上前,动作轻柔地为太后添茶。添完茶后又悄然退至一旁,时刻留意着殿中的动静。
片刻后,太后缓缓开口:“选秀乃是后宫大事,关系到皇家子嗣繁衍。欢儿你身为贵妃,又是后宫最高位,此事你当多费心。至于商议,倒也没有必要,哀家相信你会做好。只是,这选秀的标准,需得仔细斟酌。”
太后的话让清欢心中一喜,但她并未表露出来,依旧恭敬地站在太后身边。
太后继续说道:“如今的后宫,妃嫔众多,但子嗣稀少。这次选秀,不仅要挑选容貌出众、品行端正的女子,更重要的是她们的家族背景和势力。后宫需要一些能够帮助皇上巩固皇位的女子,而不仅仅是花瓶。”
清欢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太后的意思。
太后接着说:“另外,对于那些已经入宫的妃嫔,你要好好约束她们才好。让她们知道自己的身份和责任,不要因为个人的欲望而影响到宫廷的和谐。子嗣才是重中之重啊!”
清欢认真聆听着太后的教诲,微微点头,轻声道:“太后所言甚是,臣妾受教了。秀女当有端庄之容貌,不可过于妖艳,亦不可过于平庸,要恰到好处,方能显皇家气度。再者,品德贤良更是重中之重,如此方能在后宫中为皇家增添福祉。不过才情也必不可少,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若能精通一二,也可为后宫增添雅趣,如此可为皇上分忧,也利于子嗣。”
“嗯!”
太后满意地点点头,“选秀之事,务必谨慎,不可有丝毫马虎。容貌、品德、才情,缺一不可。还要考察其家世背景,不可让品行不端之人混入后宫。”
清欢浅笑着点点头“是,臣妾明白。”
太后微微颔首,随着她的目光缓缓地落在了清欢身上,眼中流露出几分关切和期待。
太后轻轻叹了口气,语气柔和地说道:“说起子嗣来,你入宫已有三年之久,哀家一直看着你,觉得你事事都尽心尽力,可就是这子嗣一事,却迟迟没有动静。你可得好好调养身子,为皇家开枝散叶才是啊。”
清欢听后,面色不禁有些尴尬,她低下头,轻声应道:“是,臣妾知道了。”
太后见状,轻轻地叹息一声,接着说道:“哎,这秀女若是入宫,只怕皇上的恩宠又要被分散不少。不过哀家注意到你最近的打扮与往常有所不同,显得格外清丽可人,这正是皇帝所喜欢的样子。所以近些时日,你也要多抓紧些机会啊。”
清欢听到这里,脸上微微泛起红晕,她羞涩地低下头,轻声回答:“是,臣妾多谢太后关怀,臣妾自当努力。”
清欢请安后回到永寿宫,宫内静谧雅致,她端坐软榻之上,蛾眉微蹙,神色凝重。
华岁恭立于侧,轻声开口:“娘娘,奴婢以为太后所言不必太过上心。子嗣一事,不可操之过急啊!”
清欢轻叹一声,神色中落寞带着些纠结:“太后所言不无道理,不过本宫都明白,如今子嗣之事恐难成就。但汝妃处处与本宫作对,此番选秀,本宫定要设一局,令其在新人面前栽个大跟头,否则如何能解本宫心头之恨啊!”
适时,盛泉眼睛滴溜一转,小心翼翼开口:“娘娘所言甚是,但此事还需慎重啊。汝妃在宫中亦颇具势力,倘若事败,恐于娘娘不利。”
清欢想着汝妃背后的家世心里就一阵烦闷。
一个计划浑然天成。
她微微眯起双眸,眼中闪过一丝算计:“此事本宫自有思量。此次选秀,新人众多,汝妃自恃甚高自是会去观选,但以她的性子断不会将这些新人放在眼中。到时本宫可从中挑选几个聪慧机灵之人,稍加提点,令其在恰当之时引汝妃注意。”
她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只要容色稍加适宜徘徊些许,汝妃所见,定会心生不满,以为其故意卖弄。彼时,那秀女便要做出楚楚可怜之态,以引他人同情。”
说到此处,她的眼神变得越发犀利:“接着,再安排另一秀女亦或是想个法子让姝答应不经意路过,她们定会为先前那秀女求情,而言语之中虽会有出自对高妃之敬重,但更多的是会觉得她咄咄逼人过于严厉。”
她的声音渐渐低沉下来:“如此一来,便可让汝妃陷入两难境地,若汝妃敢严惩求情之人和那秀女,则会被人认为太过苛刻;若轻饶,则会失了自己的体面。而本宫则可以借此机会,坐收渔利。”
到时此事在稍加散播一番,汝妃必定是哑巴吃黄连,叫不出苦,也好锉锉她的锐气。
至于其他新人也自会对她心生畏惧或不满,本宫也不必担忧她能拉拢谁。
后宫啊!就要热闹起来了呢!
汝妃也好,那传闻中的皇后也罢,本宫倒是要看看她二人会有怎样的结果。
清欢冷哼一声。
华岁听后,微微颔首,但眼中却露出一丝忧虑:“娘娘,此计虽妙,但高妃亦非愚钝之人,万一被其察觉,我们该当如何呢?”
盛泉嘴角一咧,眼珠一转,忙道:“这有何难。娘娘,奴才倒有一策。若汝妃起了疑心,我等可早些着手安排人于汝妃宫中散布谣言,就言汝妃嫉妒新人,到时故意刁难便是板上钉钉。如此,汝妃害怕皇上知晓,必定忙于应付谣言,无暇追查此事。再者,还可暗中拉拢一些与汝妃不和的妃嫔,令其在适当之时为娘娘说话,以混淆视听。那个时候就算汝妃有八只脚,也逃不过娘娘的手掌心啊!”
盛泉话落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清欢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满意之笑容:“嗯,小泉子此计甚妙。那便交由你去办。不过,此事务必做得隐秘,不可让人抓住把柄。”
盛泉连忙点头,拍了拍胸脯:“娘娘放心,有奴才在,定能将此事办的十分漂亮。”
此事已定,清欢心中的石头稍稍放下了些来。
她暗道至少这些时日也可分点精力去应付皇上以获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