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曹操目光如炬,冷峻地盯着司马懿渐行渐远的背影。
他的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够洞穿一切阴谋与真相,让人感到一种无法形容的压力。
司马懿被押解离去的背影在曹操的视野中逐渐消失,天幕却依旧保持着沉寂,没有如预期般展现出新的动态。
荀彧等属下们纷纷向曹操告退,他们或是低头沉思,或是窃窃私语,但曹操似乎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他的思绪早已飘向了远方。
不久后,荀彧再次出现在曹操的视线中,他的表情复杂而深沉。
他走到曹操面前,目光坚定地说:“主公,您心中早已有定夺,无论天幕如何启示,您都会坚持自己的选择。这段时间的沉默,只是在思考如何应对后果。”
曹操听后并没有露出惊讶之色,反而淡淡地回应道:“这朝堂之上,能看穿我心思的人寥寥无几,即便有人知晓,也会守口如瓶。你此番前来,定有他事。”
荀彧深吸一口气,问道:“主公,你最后还是称帝了吗?”
曹操沉默不语,没有回应。
荀彧似乎从曹操的沉默中读出了答案,他转身离去。
曹操目送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同样的三国时期,新野
诸葛亮在和刘备秉烛夜谈,讨论天下大势。
诸葛亮在说完自己的看法后,加了一句:“只不过……”
刘备很配合地问道:“先生,只不过什么?”
诸葛亮反问:“不知道主公对天幕怎么看?”
刘备一愣,倒是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他嘴上说道:“天幕说了很多将来的事情,但是对于孤帮助不大。虽然知道孤可能失败了,但只会激发孤的斗志。只不过曹贼居然也会被司马氏夺权,倒是有些意思。”
诸葛亮说:“主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天幕有一天会不会说曹操的事情?到时候曹操取其不足,以正克奇,我们的办法就少了。”
刘备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这些天在天幕的影响下,天天基本上在逃亡,哪里有时间分析天幕。
诸葛亮说:“我们需要加快节奏了,剩下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刘备说:“有先生在,孤相信一定可以兴盛汉室。”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犯了难。分封诸王又怕威胁到太子朱标的地位,不分封吧,感觉出了问题,又有可能被一窝端。
于是,他问太子朱标:“你怎么看?”
朱标说:“父皇,我觉得什么事情应该有个度。”
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
……
【第四位——隋朝杨勇】
【提起杨勇的悲剧,必须提一下他的父母】
【杨勇是家里的老大,他父亲杨坚一生有5个儿子,全是独孤皇后所生】
【他对此很得意,都是嫡出,就不会发生历朝历代那样夺嫡的事情了】
三国,
曹操正在看着天幕,突然上面冒出了字:“各位,谁知道八王之乱后,晋朝结局怎么样了?”
曹操定睛一看,落款是司马懿。
许褚说:“主公,你看,好像可以发弹幕了。”
曹操正准备发送,就又看到了一条消息:“司马家的罪人们,翻滚吧。”
落款是朱棣。
后面又有不少人附和。
曹操很开心。
三国某界面
司马懿阴沉着脸看向一边,他不太明白,政变的又不是他一个,为什么他这么不受欢迎,难道……他的思绪逐渐飘远。
【然而事与愿违,他的5个儿子的下场都不怎么好。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杨勇,一个老实的人。】
【作为长子,杨勇勤奋好学,性格宽厚、善良。581年隋朝建立后,他就被立为太子,接触政事,并且经常对杨坚的一些政策提出意见,且得到认可。杨坚对此很满意。】
【然而600年,杨坚却在朝堂上公开宣布将杨勇及其子女全部废为庶人,并将其监禁。604年,杨广即位,杨勇被赐死。】
【这其中发生了什么?让我们走进杨勇的一生。】
隋朝,杨坚虽然知道该说到自己的孩子了,心里还是忐忑不安。当看到杨勇被杨广杀了之后,再一想到自己当初说的话,感觉脸上火辣辣的痛。这下好了,万界都知道了。
“传太子和晋王。”杨坚说道,独孤伽罗在一旁,脸色严肃。
而此时的天幕依旧播放着,映照着杨坚阴沉的脸庞。
【杨勇虽然有性格善良等优点,但是人无完人。杨勇不拘小节,对于一些排场,还是比较重视的。】
【杨勇在自己的一套铠甲上加花纹,事情虽小,但被杨坚知道了。杨坚担心自己的继承人生活奢靡,为此刻意进行训斥。】
【但是杨勇没有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