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长叹一口气,脸上露出惋惜之色,忍不住对着远处鞠躬行礼。
一旁的弟子们见状都傻眼了,其中一个弟子忍不住开口道:“夫子,这……不可啊!”
孔子却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沉声说道:“吾已经看出来了,这纣王的传言大概率是假的。他敢于反抗神权,就凭这一点,他就值得尊敬。”
弟子们闻言互相对视了一眼。
孔子接着说道:“如果不是因为纣王的反抗精神,又怎会有咱们的今天?”
弟子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三国
府邸里,原本安静祥和的气氛被一阵喧闹声打破,“什么!司马老贼死了?消息可靠吗?”
姜维一脸严肃地看着面前的人,眼中闪烁着兴奋和期待的光芒。
“大人,这消息千真万确,已经多方核实过了。”
底下的人恭敬地回答道。
“好!”
姜维猛地一拍案子,站起身来,脸上露出激动的神色,“真是天助吾也!没有了司马老贼,谁还能挡住吾前进的步伐!”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激动,然后说道:“立刻准备车马,随吾进宫面圣!”
随着姜维的命令,府邸中的众人迅速行动起来,很快就准备好了一切。
.........分界符.......
自从上次天幕更新后,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
这期间,天幕一直保持着沉默,没有再推出任何新的内容。
这种情况让人们感到有些失落,仿佛生活中缺少了某种重要的东西。
许多界面的皇帝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尽管他们对天幕所展示的信息感到震惊,但他们并不希望看到一个完全无法控制的局面出现。
毕竟,对于这些皇帝来说,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天幕所播出的内容的确给各个界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这一天,天幕突然出现了新的变化。
一道神秘的光芒从天幕中射出,照亮了整个世界。
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事情,仰头望向天空,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随着光芒逐渐消散,闪过一个标题-【孙文】
【天幕上出现了一个人,正庄严地发誓,内容是:“倾覆满洲专制政府……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谨以此誓于国民。”】
【底下标注着时间:1912年】
晋朝
司马衷说:“啥?”
他怎么听着好像有人说反了?
旁边的贾南风则用一种无奈的表情看着司马衷,轻声说道:“陛下,先喝口水压压惊吧。”
她端起一杯水递到司马衷面前。
司马衷瞪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杯水,然后摇了摇头,表示拒绝。
他的脸上露出一丝倔强的神情,仿佛对这杯水有什么不满。
贾南风的脸色变得有些僵硬,她的笑容也渐渐消失不见。
她紧咬嘴唇,强忍着心中的不悦,问道:“为什么不喝呢?”
司马衷眨了眨眼,像是在思考什么似的,过了一会儿才回答道:“侍中说,不要无故吃喝。”
他的声音里带着些许天真无邪,但却又显得格外固执。
贾南风的脸色瞬间一僵,她瞪大了眼睛,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狰狞起来。
她咬牙切齿地低声咒骂道:“又是那个嵇绍!”
然而,无论贾南风如何劝说,司马衷都坚持不肯喝水。
贾南风感到十分恼火,过了几分钟,只见她气冲冲地离开了大殿,留下司马衷独自一人躺在地上,仿佛进入了梦乡一般,衣服上还残留着一些水渍。
【如果说纣王是推翻神权的代表,那这个就是推翻皇权的代表】
唐朝
李世民感觉到了一阵牙疼,原本几个月不见,天幕重启他还比较开心,结果这天幕一来就给了一个“惊喜”。
这话题也是能讨论的吗?
他看向朝堂下的大臣们,发现他们也都沉默不语,显然被这个问题吓到了。
李世民心想:“算了,还是不要问了。朕这个自认为不错的皇帝都有压力,何况其他人呢?看看再说吧,反正着急的也不止朕一个人。”
李世民继续看着天幕,只不过表情越来越严肃。
【这些话的信息量是不是很大?这还要从明朝说起】
【明朝后期,由于沿海边缘出现了倭寇,他们不仅抢劫财物、掳掠人口,还对当地居民造成了严重伤害】
【尽管有戚继光等将领积极抗击倭寇,但明朝仍然采取了闭关政策,限制对外贸易和人员往来,以防止倭寇入侵】
明朝
众人看到天幕上显示的信息后,很有默契地忽略了前面的一段话,这段文字包含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他们可把握不住。
这时,朱元璋突然问道:“倭寇、沿海……这又是怎么回事?”
他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和愤怒。
朱元璋原本就对天幕展示的明朝后期皇帝们的行为感到不满,现在又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让他心中更加不爽。
底下的群臣沉默不语,开玩笑,这说的好像是后期吧?
但朱元璋那态度,要是今天不说个一二三出来,好像没完。
于是有人推测:“会不会是东洋那边的人干的?”
朱元璋一听,脸色变得阴沉起来。他拍案而起,大声说道:“可恶!”
不管怎么说,找到了一个发泄的地方。
随后,朱元璋转头看向底下的兵部尚书,命令道:“朕命你立刻着手处理此事!”
兵部尚书连忙跪地领命。
【到了清朝时期,闭关锁国政策更是被推向了巅峰】
【清朝政府实行严格的海禁,禁止民间与外国贸易,并设立关卡限制外国人进入内地】
【同时,清朝政府也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以维护国家的安全】
【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了清朝与外界的隔绝,错过了很多东西】
【此外,清朝的“天朝上国”思想却深入人心】
【清朝皇帝认为自己的国家是天下的中心,其他国家都是附属或朝贡的对象】
【这种观点是否有道理呢?其实,如果从数据来看,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
【在康乾盛世期间,清朝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生产总值一度占据全球的三分之一。这一数据听起来相当惊人,似乎显示出清朝的繁荣和强大】